【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含固体电解质的片材及全固态二次电池以及含固体电解质的片材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含固体电解质的片材及全固态二次电池以及含固体电解质的片材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具有负极、正极及夹在负极与正极之间的电解质,并且能够在两个电极之间使锂离子往复移动以进行充电和放电的蓄电池。以往,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作为电解质而使用有机电解液。然而,有机电解液容易产生液体泄漏,并且,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可能在电池内部发生短路而被点燃,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无机固体电解质来代替有机电解液的全固态二次电池受到关注。在全固态二次电池中,所有的负极、电解质及正极均由固体构成,能够大幅度改善使用了。有机电解液的电池的作为课题的安全性或可靠性,并且也能够延长寿命。而且,全固态二次电池能够设为电极和电解质直接排列并串联配置的结构。因此,与使用了有机电解液的二次电池相比,能够成为高能量密度化,并且期待应用于电动汽车、大型蓄电池等。根据如上所述的各优点,正在开发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全固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其含有:具有属于周期表第1族或第2族的金属的离子的传导性的硫化物类无机固体电解质(A)、表面被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氧化物包覆的活性物质(B)及分散介质(C),其中,所述分散介质(C)包含满足下述条件1及2的极性分散介质(C1),<条件1>具有选自下述极性基团组的至少1个极性基团,<极性基团组>羟基、硫烷基、醚基、硫醚基、氨基、酰胺基、酯基、羰基、碳酸酯基、羧基、氰基,<条件2>与上述极性基团键结的取代基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支链结构的烃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30 JP 2016-1682901.一种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其含有:具有属于周期表第1族或第2族的金属的离子的传导性的硫化物类无机固体电解质(A)、表面被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氧化物包覆的活性物质(B)及分散介质(C),其中,所述分散介质(C)包含满足下述条件1及2的极性分散介质(C1),<条件1>具有选自下述极性基团组的至少1个极性基团,<极性基团组>羟基、硫烷基、醚基、硫醚基、氨基、酰胺基、酯基、羰基、碳酸酯基、羧基、氰基,<条件2>与上述极性基团键结的取代基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支链结构的烃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分散介质(C1)为脂环式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分散介质(C1)由下述式(1)表示,[化学式1]R1-X-R2(1)上述式中,X表示-O-、-S-、-NR3-、-C(=O)-、-C(=O)O-或-C(=O)NR4-,R1及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烃基,其中,R1及R2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支链结构的烃基,R1及R2可以相互键结而形成环,R3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分散介质(C1)由下述式(2)表示,[化学式2]上述式中,Y表示-O-、-S-、-NR13-、-C(=O)-、-C(=O)O-或-C(=O)NR14-,R1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12表示烷基,R2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n为0~5的整数,m为0~2n+4的整数,存在多个R12的情况下,多个R12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R13及R1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分散介质(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野雅臣,三村智则,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