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W-4"车辆悬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787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悬吊系统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悬吊系统包括四边形框架。所述框架的每个拐角部分具有轮坯,所述轮坯运动学上附接到所述每个拐角部分以便形成两对车轮—前对和后对。在所述框架的每个边上,纵向和横向连接线缆被附接且适应于在外壳内部沿着所述每个边移动。每个轮坯由同时连接到两个连接线缆的主体组成。平行水平臂可移动地装配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平行水平臂中的第一平行水平臂通过其中间部分附接到所述主体。具有车轮的毂的转向节附接到所述第一臂的末端和所述第二臂的另一末端,且两个连接线缆减震器附接到所述第一臂的另一末端。所述线缆的外壳附接到对应轮坯的所述主体。每个线缆的自由末端围封在减震器中。所述轮坯的车轮位置的弹簧稳定器在减震器前方装配在从所述外壳自由地突出的线缆末端部分上。每个连接线缆具有线性致动器。结果是增加了车辆的移动稳定性和平滑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AFW-4”车辆悬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结构组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常见汽车和特殊小型车辆二者的悬吊系统,所述特殊小型车辆尤其是婴儿车、轮椅、患者用手推车,或例如用于在建筑工地运输材料或在零售店运输产品的手推车。
技术介绍
AFW是以下口号的缩写:“始终在四个车轮上(alwaysonfourwheels)”。底隙或道路底隙是从地面到陆地车辆的中心部分中的最低点的距离。在某种道路速度和道路条件下,机动车辆可操控性取决于底隙值。车辆的悬吊系统或弹簧系统是发挥车辆、尤其是婴儿车或轮椅的车身与道路之间的连接链路的作用的零件、组合件和机构的组合。在多个基本特征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最接近的类似物是一种车辆悬吊系统,其包括四边形框架,其中轮坯运动学上附接到四边形框架的每个拐角区段,因此形成两对车轮—前轮和后轮[乌克兰第108091号技术专利,IPC(2016.01)B60G17/0165(2006.01);B60G21/05(2006.01);B60G11/00。于2016年6月24日在期刊#12上公开]。所公开的悬吊系统的运动学方案包括刚性臂和扭力杆。所描述的悬吊系统:确保车重量在所有四个车轮当中的恒定均匀分布,因此针对所有车轮获得恒定牵引系数,而不管道路曲率如何;具有可调节的离地底隙;当车身在转弯期间沿着斜坡驾驶时允许车身倾斜;以及还允许乘客从车辆离开。另外,所公开的悬吊系统可被配备有长度增加的车轮臂以改进越野性能,而不改变轴距的长度。然而,当越过障碍物时,例如,当仅一对后轮或前轮滚上或滚离街道路缘石时,基于所描述的悬吊系统制成的轮椅或婴儿车由于所公开的悬吊系统中的臂的自由附接而不稳定。这会显著地使操控变复杂。另外,难以基于具有刚性臂和扭力杆的悬吊系统产生例如用于在零售店运输货物的可组装和可拆卸或可折叠手推车,因此,在初始状态下,此类手推车占据大面积的商业场所,这会限制其出于上述目的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离地车辆的此类悬吊系统,当如汽车的离地车辆还有轮椅、婴儿车越过障碍物时,例如,当仅一对后轮或前轮滚上或滚离街道路缘石时,所述悬吊系统将会增加所述离地车辆还有轮椅、婴儿车的移动稳定性和平滑度。在所提出的悬吊系统中,通过以下方式达成所述目的:在车辆移动的过程中借助于使用线性致动器产生用于同步地改变纵向和横向连接线缆长度的条件,以同步地改变连接线缆外壳和结构中的对应轮坯的主体的相对位置。类似于现有技术的车辆悬吊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悬吊系统包括四边形框架,其中轮坯运动学上附接到所述四边形框架的每个拐角区段,因此形成两对车轮—前轮和后轮,同时根据本专利技术,外壳中的纵向和横向连接线缆分别附接到所述框架的边,使得所述纵向和横向连接线缆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边移动,每个轮坯由同时与两个连接线缆连接的主体组成,平行水平臂可移动地装配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臂通过其中间部分附接到所述主体,具有轮毂的转向节附接到所述第一臂的一个末端和所述第二臂的另一末端,两个连接线缆减震器附接到所述第一臂的另一末端,连接线缆外壳附接在所述对应轮坯的所述主体上,每个线缆的自由末端固定在减震器中,所述轮坯的车轮位置的弹簧稳定器安放在在所述减震器前方从所述外壳突起的线缆末端区段上,且每个连接线缆具有线性致动器,所述线性致动器的壳体刚性地附接到所述轮坯的所述主体以允许所述连接线缆外壳和所述主体的相对位置改变。所提出的悬吊系统的特征是,其被补充有U形竖直框架,所述U形竖直框架的自由末端刚性地附接到一对所述轮坯的所述主体,而所述U形框架枢转地连接到扶手,所述扶手运动学上与防止轮坯臂移动的阻挡器连接。所提出的悬吊系统拥有原型的所有优良品质且没有上述缺点。所述悬吊系统确保车重量在所有四个车轮当中的恒定均匀分布,同时针对所有车轮使牵引系数保持恒定,而不管道路曲率如何。所述悬吊系统还具有可调节的离地底隙。另外,当车辆沿着斜坡移动、转弯或保持静止以允许乘客离开车辆时,所述悬吊系统可维持车辆车身的水平或接近水平位置。所提出的悬吊系统可被配备有长度增加的车轮臂以改进越野性能,而不改变轴距的长度。对于臂的相互定向存在四个可能的选项,所述四个可能的选项适合于各种目的。所提出的悬吊系统可用于制造车轮之间具有可变距离的轻型车辆。在本申请准备的过程中执行专利信息研究时,作者尚未揭露拥有上述一组基本特征的任何车辆悬吊系统,这证明了所要求的技术解决方案符合“新颖性”专利性准则。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技术结果是提供一种悬吊系统,当一对车轮在移动期间越过障碍物的同时驶离道路时,所述悬吊系统维持稳定性,即,为例如轮椅和婴儿车的离地车辆提供悬吊系统。通过以下方式达成所述目的:借助于在悬吊系统结构中使用线性致动器产生用于同步地改变纵向和横向连接线缆长度的条件,此类线性致动器安装在每个连接线缆上且意图用于同步地改变连接线缆外壳和对应轮坯的主体的相对位置。作者尚未在现有技术的已知技术解决方案中揭露所指示的技术结果,因此所提出的悬吊系统可被视为符合“创造性”专利性准则。所提出的车辆悬吊系统由可使用目前已知的技术方法、构件和材料制造的结构元件组成。所述车辆悬吊系统可用于不同经济部门中的离地车辆,因此有可能断定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符合“工业实用性”专利性准则。所述悬吊系统由四个相同轮坯和具有线性致动器的四个连接线缆组成。轮坯附接到平坦四边形框架的拐角区域,且在俯视图中,其臂机构由沿着全圆的连接线缆连接。在初始状态下,轮坯的臂在平行于道路的平面中水平地定位,且被定向如下:左前臂和右前臂向前定向(相对于移动方向),右后臂和左后臂向后定向,或左前臂和右前臂向后定向(相对于移动方向),右后臂和左后臂向后定向,或左前臂和右前臂向后定向(相对于移动方向),右后臂和左后臂向前定向,右前臂和左前臂还有右后臂和左后臂垂直于移动方向定向。因此,前(后)轮轴的右轮和左轮位于同一轴线上。连接线缆连接轮坯以实现车轮臂的同步旋转。连接线缆可具有恒定或可变长度,即,其可被配备有具有电动驱动器的线性致动器,例如http://ru.aliexpress.com/item/Electric-Linear-Actuator-12v-DC-Motor-50mm-Stroke-Linear-Motion-Controller-12mm-s-1000N-Heavy-Duty/32691597311.html?spm=2114.41010208.4.209.upB7Zo、http://ru.aliexpress.com/item/Electric-Linear-Actuator-12v-DC-Motor-50mm-Stroke-Linear-Motion-Controller-12mm-s-1000N-Heavy-Duty/32691597311.html?spm=2114.41010208.4.209.upB7Zo)。在每个连接线缆的末端处存在弹簧或聚合物减震器且还存在弹簧车轮位置稳定器。当车辆在水平位置中时,相对于原始长度改变连接线缆的长度会允许使车辆的框架相对于移动方向向右或向左倾斜,以便补偿道路的斜率,从而允许乘客离开车辆或通过转弯。连接线缆的长度可根据加速度和斜度传感器信号使用车载计算机进行调节,或可根据预编程值使用连接到线性致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悬吊系统,其包括具有轮坯的四边形框架,其中所述轮坯运动学上附接到所述四边形框架的每个拐角区段,因此形成两对车轮—前轮和后轮,其中,外壳中的纵向和横向连接线缆分别附接到所述框架的边,使得所述纵向和横向连接线缆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边移动,每个轮坯由同时与两个连接线缆连接的主体组成,平行水平臂可移动地装配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臂通过其中间部分附接到所述主体,具有轮毂的转向节附接到所述第一臂的一个末端和所述第二臂的另一末端,两个连接线缆减震器附接到所述第一臂的另一末端,连接线缆外壳附接在所述对应轮坯的所述主体上,每个线缆的自由末端固定在减震器中,所述轮坯的车轮位置的弹簧稳定器安放于在所述减震器前方从所述外壳突起的线缆末端区段上,且每个连接线缆具有线性致动器,所述线性致动器的壳体刚性地附接到所述轮坯的所述主体以允许所述连接线缆外壳和所述主体的相对位置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悬吊系统,其包括具有轮坯的四边形框架,其中所述轮坯运动学上附接到所述四边形框架的每个拐角区段,因此形成两对车轮—前轮和后轮,其中,外壳中的纵向和横向连接线缆分别附接到所述框架的边,使得所述纵向和横向连接线缆沿着所述框架的所述边移动,每个轮坯由同时与两个连接线缆连接的主体组成,平行水平臂可移动地装配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臂通过其中间部分附接到所述主体,具有轮毂的转向节附接到所述第一臂的一个末端和所述第二臂的另一末端,两个连接线缆减震器附接到所述第一臂的另一末端,连接线缆外壳附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维罗迪秘罗维奇·拜林锡瑞吉·於瑞欧维奇·派特瑞恩可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维罗迪秘罗维奇·拜林锡瑞吉·於瑞欧维奇·派特瑞恩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乌克兰,UA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