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通孔的3D玻璃的抛光夹具及3D玻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732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通孔的3D玻璃的抛光夹具,包括与含通孔的3D玻璃的凹面或凸面匹配的夹具本体以及设置在夹具本体的安装孔内的柱塞,抛光时3D玻璃上的通孔中穿有柱塞且3D玻璃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夹具本体上后,所述柱塞(2)的顶面不低于所述3D玻璃的顶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相应提供一种含通孔的3D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因柱塞穿入通孔中对3D玻璃进行辅助固定而使得3D玻璃的抛光难度降低,3D玻璃不再容易在高速抛光的条件下飞出抛光夹具以外。另一方面因柱塞的阻挡,使得3D玻璃通孔的孔边不再容易被抛光扫磨得塌陷,因而所得产品完全可达到生产品质要求,且玻璃加工良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通孔的3D玻璃的抛光夹具及3D玻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机玻璃前后3D面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通孔的3D玻璃的抛光夹具及3D玻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3D玻璃是指含多个不同弯曲方向的曲面的玻璃,常用的3D玻璃为四边被压弯而中心为平面的四边弯3D玻璃。最开始使用的3D玻璃面板上都不含有通孔,只是在玻璃面板(具体是用做手机背盖)的凹面上丝印油墨时留出一个或多个透明的孔状图案不设置油墨,例如在摄像孔位置和闪光灯位置留白,实现无孔式拍照功能。而随着人们对于手机拍照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透过3D玻璃背盖拍照的方式大大制约了高清光学镜头的成像功能,因而开设通孔的3D曲面结构玻璃必将成为流行趋势。目前在3D曲面玻璃的手机前面板或后背盖板上开设的通孔包括单摄像通孔、双摄像通孔、按键通孔,指纹通孔、闪光灯通孔、听筒通孔等,这些通孔的形状例如为方形、圆形、腰形、长条形等。要得到这种含通孔的3D玻璃,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步骤先后包括:精雕外形、热弯成型、抛光、精雕扩孔、清洗、中检、镀膜和包装出货。在这种方案中,是先对精雕外形和热弯成型后的3D玻璃抛光再在抛光后的玻璃上精雕扩孔。这样的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以下缺点:1、先抛光再精雕扩孔使得在精雕扩孔形成所述通孔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玻璃被划伤和夹具夹伤,因而加工良率低下。2、在制备较薄的3D玻璃时,在高速抛光过程中因真空吸附力不足,使得3D玻璃产品易于从夹具飞出,进一步加大了玻璃制备难度或降低玻璃加工良率。但若是采用先精雕扩孔再抛光的方式时,因3D玻璃的抛光不像平面玻璃那样属于面抛光,而3D玻璃抛光实质上属于点抛光,例如四边弯3D玻璃的四个外凸的弯曲面和一个平面需要在同一个抛光夹具中同时抛光。点抛光的去除量远大于面抛光,因而这对通孔的影响很大,在抛光时会将已经精雕形成的通孔的孔边扫塌,这样就难以满足菲林贴合时通孔边缘吻合平整的效果,也难以满足手机摄像头及闪光灯部件镶入通孔位置后没有间隙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使得含塌边通孔的3D玻璃只能作废处理。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含通孔的3D玻璃的制备方法,相应的本领域还需要一种新的抛光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通孔的3D玻璃的抛光夹具,所述抛光夹具用于抛光含通孔(011)的3D玻璃(01),所述抛光夹具包括与含通孔的3D玻璃的凹面或凸面匹配的夹具本体(1)以及设置在夹具本体(1)的安装孔(11)内的柱塞(2),抛光时3D玻璃上的通孔中穿有柱塞(2)且3D玻璃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夹具本体(1)上后,所述柱塞(2)的顶面不低于所述3D玻璃的顶面,所述夹具本体的上表面为凸面时用于支撑3D玻璃的凹面且用于对3D玻璃的凸面进行抛光,而所述夹具本体的上表面为凹面时用于支撑3D玻璃的凸面且用于对3D玻璃的凹面进行抛光。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所述柱塞的上段与3D玻璃的通孔匹配,而柱塞的下段与所述安装孔匹配,柱塞的上段的径向尺寸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柱塞的下段的径向尺寸。因为3D玻璃的凸面最终都会面对用户,因而在对含通孔的3D玻璃的凸面进行抛光时,必须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抛光夹具。而对3D玻璃的凹面进行抛光时,可视是否需要贴合菲林而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抛光夹具。当3D玻璃的凹面不需要在后续工序中贴合菲林时,可以允许通孔周围一定程度的孔壁塌陷。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抛光夹具还包括用于抛光时垫设在3D玻璃与夹具本体顶面之间的软性垫(3),所述软性垫(3)上对应柱塞(2)处开设有过孔(31),优选所述软性垫为软毛布。设置所述软性垫的目的是防止在高速抛光时在玻璃的待抛光面上形成划痕、压痕或凹凸等不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抛光夹具中的柱塞(2)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设在所述安装孔(11)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11)在厚度方向上为台阶孔,且安装孔的上段为大孔段,安装孔的下段为小孔段,所述大孔段用于设置柱塞下段(22),大孔段与小孔段连接处的台阶用于竖向定位柱塞(2),所述小孔段用于在更换柱塞时从小孔段中插入柱状物而将所述柱塞(2)从大孔段处抵出至安装孔(11)以外。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具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抛光时固定3D玻璃的真空吸附孔(12),优选所述通孔(011)包括闪光孔(011a)、摄像孔(011b)和按键孔(011c),所述安装孔(11)包括闪光用安装孔(11a)、摄像用安装孔(11b)和按键用安装孔(11c),且所述柱塞(2)包括闪光塞(2a)、摄像塞(2b)和按键塞(2c)。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3D玻璃在固定在抛光夹具上之后,柱塞(2)的顶面比3D玻璃的顶面高0~0.2mm;与通孔配合的柱塞上段(21)的径向尺寸比相应通孔(011)的径向尺寸小0.05~0.3mm。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塞上段(21)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柱塞下段(22)的径向尺寸。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抛光夹具还包括设置在夹具本体(1)上且在抛光时固定位于3D玻璃弧边外侧的外环(4),所述外环包覆3D玻璃的高度为3D玻璃总高度的1/2以内,优选在1/4以内;优选所述外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设在夹具本体(1)上。具体地,所述外环的顶部高度比玻璃最低位置高0.2~0.5mm,玻璃的3D弧边的高度一般为1~5mm,因而玻璃的大部分弧边都会露出由抛光液和毛刷盘进行抛光。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4)和柱塞(2)均采用耐磨性比夹具本体(1)更好的耐磨材料制得。具体地,所述夹具本体采用电木或PVC,而所述外环和柱塞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高分子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含通孔的3D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已经热弯成型的3D玻璃先精雕扩孔形成含通孔的3D玻璃,再对已经形成通孔的3D玻璃进行抛光,其在抛光过程中使用如上所述的抛光夹具,且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对3D玻璃抛光之前的任意步骤设置的精雕外形步骤。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先对平板玻璃进行热弯成型,再对热弯后的3D玻璃精雕外形和精雕扩孔,精雕外形和精雕扩孔二者可任意先后,最后对所述3D玻璃进行抛光。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工艺步骤的顺序变换以及设计一种新的抛光夹具,一方面因柱塞穿入通孔中对3D玻璃进行辅助固定而使得3D玻璃的抛光难度降低,3D玻璃不再容易在高速抛光的条件下飞出抛光夹具以外。另一方面因柱塞的阻挡,使得3D玻璃通孔的孔边不再容易被抛光扫磨得塌陷,因而所得产品完全可达到生产品质要求,且玻璃加工良率高。2、本专利技术中先在玻璃上开设通孔后抛光,在经过抛光工序的表面精细研磨后产品表面质量高,能去除精雕外形和精雕扩孔时夹具对玻璃表面产生的暗崩和暗划。3、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采用先热弯成型,再对热弯后的3D玻璃精雕外形和精雕扩孔的方案时,不再需要对玻璃进行两次精雕,工序更简单,玻璃的加工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含通孔的3D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抛光夹具的夹具本体和柱塞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以及柱塞从夹具本体取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抛光夹具的软性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抛光夹具的外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通孔可以位于四边弯3D玻璃的弧面区域和/或平面区域,例如所述通孔中大部分面积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通孔的3D玻璃的抛光夹具,所述抛光夹具用于抛光含通孔(011)的3D玻璃(01),所述抛光夹具包括与含通孔的3D玻璃的凹面或凸面匹配的夹具本体(1)以及设置在夹具本体(1)的安装孔(11)内的柱塞(2),抛光时3D玻璃上的通孔中穿有柱塞(2)且3D玻璃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夹具本体(1)上后,所述柱塞(2)的顶面不低于所述3D玻璃的顶面,所述夹具本体的上表面为凸面时用于支撑3D玻璃的凹面且用于对3D玻璃的凸面进行抛光,而所述夹具本体的上表面为凹面时用于支撑3D玻璃的凸面且用于对3D玻璃的凹面进行抛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通孔的3D玻璃的抛光夹具,所述抛光夹具用于抛光含通孔(011)的3D玻璃(01),所述抛光夹具包括与含通孔的3D玻璃的凹面或凸面匹配的夹具本体(1)以及设置在夹具本体(1)的安装孔(11)内的柱塞(2),抛光时3D玻璃上的通孔中穿有柱塞(2)且3D玻璃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夹具本体(1)上后,所述柱塞(2)的顶面不低于所述3D玻璃的顶面,所述夹具本体的上表面为凸面时用于支撑3D玻璃的凹面且用于对3D玻璃的凸面进行抛光,而所述夹具本体的上表面为凹面时用于支撑3D玻璃的凸面且用于对3D玻璃的凹面进行抛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夹具还包括用于抛光时垫设在3D玻璃与夹具本体顶面之间的软性垫(3),所述软性垫(3)上对应柱塞(2)处开设有过孔(31),优选所述软性垫为软毛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夹具中的柱塞(2)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卡设在所述安装孔(11)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在厚度方向上为台阶孔,且安装孔的上段为大孔段,安装孔的下段为小孔段,所述大孔段用于设置柱塞下段(22),大孔段与小孔段连接处的台阶用于竖向定位柱塞(2),所述小孔段用于在更换柱塞时从小孔段中插入柱状物而将所述柱塞(2)从大孔段处抵出至安装孔(11)以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抛光时固定3D玻璃的真空吸附孔(12),优选所述通孔(011)包括闪光孔(011a)、摄像孔(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桥兵许新武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