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登义专利>正文

机移式联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701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移式联动支架,属于开采层状矿体的回采工作面支架.它主要由支柱、顶粱、翼形背板、拉条、环形连接板、上挡矸帘、下挡矸板、底座U形撑、底盘矩形框、导向连接架和导向连接杆组成.这种支架可充分利用现有产品如支柱、顶粱等,加工制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在工作现场安装或拆卸,并且可以整体移动,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能使煤矿炮采或机采工作面工效大幅度提高.这种联动支架尤其适应于中小型矿的需要.(*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开采层状矿体的回采工作面支架。目前,煤矿炮采和机采工作面所采用的支架都是单体的,它们由木支柱或摩擦式金属支柱或单体液压支柱与木顶梁或金属铰接顶梁互相搭配组成,这种支架的共同特点是顶梁和支柱之间是彼此分离的,回撤时也是各自分离的。在采煤班架设时,工人必须将回撤后堆于采场的梁和柱搬到最前排架设,为了稳定还要掏柱巢,到准备班放顶时又要将最后面的两排支架回撤堆于采场。这种支架具有成本低,支撑灵活等优点,但效率低则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梁柱的搬运劳动强度大,由于彼此分离的梁、柱搭配架设后稳定性差,梁与煤层顶板接触面积小,控顶距又较大,容易发生局部冒顶或掉块,影响安全生产。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所用的“自移式液压支架”是一种整体支架,它支撑强度大,安全性好,能“自移”,工效高,可减轻劳动强度,但这种“自移式支架”重量极重,一架重达4~6吨,搬运和安装都很困难,且价格昂贵,需配套的辅助设施,很难适应于中小型矿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安全可靠、能整体移动,各个部件又可方便地拆卸和安装的回采工作面支架,这种支架尤其适应于中小型矿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移式联动支架主要包括支柱、顶梁、翼形背板、拉条、环形连接板、上挡矸帘、下挡矸板、底座U形撑、底盘矩形框、导向连接架和导向连接杆。支柱包括活柱、柱筒和底座,底座焊接于柱筒底端,顶梁包括前梁、后梁和临时挂梁,其间均采用铰接,前、后梁的两侧配有翼形背板,前、后梁和翼形背板上有拉条,环形连接板套于支柱活柱上端顶盖下,环形连接板可通过螺栓与翼形背板和拉条相连接,上挡矸帘吊挂于顶梁后梁靠采空区一端的双耳上,前述的支柱底座又置于底座U形撑之上,底座U形撑用螺栓分别与支柱底座和底盘矩形框相连接,下挡矸板置于底盘矩形框上,并铰接于支柱柱筒两侧,导向连接架分前、后梁导向连接架和底盘导向连接架,均由轴座和前、后连杆组成,前、后梁导向连接架通过轴座装于翼形背板下面,底盘导向连接架通过其轴座装于底盘矩形框侧面,导向连接杆分前、后梁导向连接杆和底盘导向连接杆,分别采用滑套与前、后梁导向连接架和底盘导向连接架的前连杆相连接。上述联动支架的支柱和顶梁均可采用现有产品,支柱、顶梁、翼形背板、环形连接板、拉条均为彼此分离的部件,通过环形连接板与翼形背板和拉条的联接,将上述分离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在无支柱的悬梁部分则可用上、下拉条通过螺栓将顶梁和翼形背板连成一个整体,翼形背板下还可焊接有加强筋,其下端卡于顶梁侧面,这样既可加强翼形背板的强度,又可增加其稳定性,如此的结构使得该种支架的顶部较为稳定,支柱底座、底座U形撑、底盘矩形框也是彼此分离的部件,通过螺栓将其两两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又赋予了该支架较稳定的底部结构。上挡矸帘可用若干条钢管穿于两串圆环中制做而成,也可用木条代替钢管,上挡矸帘吊挂于顶梁后梁靠采空区一端的双耳上,用以挡住下落的矸石,以免落入工作空间,影响安全。下挡矸板由金属制做而成,也可采用钢木结构,它可做成两扇,分别铰接于靠采空区支柱的柱筒两侧,为防止下挡矸板向工作空间转动,在其靠柱筒一边各焊接一直角钢加以限位,下挡矸板置于底盘矩形框上,高度不超过柱筒,并与上挡矸帘稍有重叠,以使下落矸石不落入工作空间为度。导向连接架和导向连接杆是为支架架与架之间的联接和移架而设计的。导向连接架分前、后梁和底盘导向连接架,其结构和原理大致相同,均由轴座和前、后连杆组成,且后连杆的一端通过轴心与轴座相连,并能绕轴心转动,后连杆的另一端则与前连杆的一端通过连套相连,连套内有定位槽和移动槽,前、后连杆上有定位销,前连杆的另一端又分别与前、后梁导向连接杆及底盘导向连接杆上的滑套相连接。前、后梁导向连接杆和底盘导向连接杆的结构也大致相同,杆的前端有一堵头,并通过套在其上的滑套分别与前、后梁及底盘导向连接架呈滑套连接。导向连接杆既可做为架与架之间的连接杆,又可做为移架时的导向杆,为了避免移架时导向连接杆从滑套中滑出导向连接杆的长度应为移架距离的2倍以上。前、后梁导向连接架的轴座高度应不相等这样才能使前、后梁导向连接杆不相碰。附图可做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机移式联动支架的主视图。图2是机移式联动支架的顶部结构示意图(俯视)。图3是机移式联动支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俯视)。图4是机移式联动支架的左视图。图5是导向连接架结构图。图6是图5中沿I-I剖面的剖视图。图中标识1-活柱 2-柱筒 3-柱锁 4-顶梁前梁 5-顶梁后梁 6-临时挂梁 7-环形连接板 8-拉条 9-上挡矸帘 10-下挡矸板 11-前梁导向连接架 12-后梁导向连接架 13-底盘矩形框 14-翼形背板 15-连套 16-前梁导向连接杆 17-后梁导向连接杆 18-堵头 19-滑套 20-底盘导向连接杆 21-底座U形撑 22-底座 23-加强筋 24-后连杆 25-前连杆 26-定位销 27-定位槽 28-移动槽 29-轴座 30-底盘导向连接架。图1中表示了一架支架,有前、后两根支柱,图中所示支柱为摩擦式金属支柱,在实际使用中还可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铰接在一起的前、后顶梁上各有两个导向连接架,图中所示的前梁导向连接架的轴座高度高于后梁导向连接架的轴座高度,每架靠空采区一侧都有上挡矸帘和下挡矸板,(为了防止下落矸石堆于底盘矩形框上,造成移架操作困难,下挡矸板下部可焊接一角钢),底盘导向连接架横置于后柱底盘矩形框两侧,前、后柱的底盘矩形框互相铰接。图2和图3表示了两架支架的顶部结构和底部结构,图4表示了两架支架的左视图,图5和图6表示了导向连接架的结构和导向连接架与导向连接杆的连接,支架架与架之间的连接就是靠这种方式实现的。此种联动支架的结构,可以使支架不经拆卸而整体进行移动,移架的方式是逐架进行的。移架时先转动与待移支架相连接的所有导向连接架前、后连杆的连套,使前、后连杆上的定位销由连套上的定位槽转入移动槽,降下支柱活柱,此时,前、后连杆在连套内相对移开,整个支架的上部悬垂于两侧的导向连接杆上,支架的顶部已离开煤层顶板,向该支架施以动力,当所施力大于支架底部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时,支架即可移动,移至规定位置后,升起支柱活柱,同时使各导向连接架复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移式联动支架,各个部件均为可拆卸的,且主要连接方式是铰接和螺栓连接,为运输和安装带来了方便,可在工作现场安装或拆卸;由于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结构合理,且架与架之间能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使其稳定性好;该种支架顶部和底部的铰接结构和各个导向连接架的作用,可使支架能适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在小于40°的倾角下安全工作或移动;该种支架加工方便,工作时安全可靠,移动方便,成本低廉,工效高,支护面积可达60%以上,在同等支护条件下,重量较自移式液压支架轻10倍以上,而价格仅为自移式液压支架的1/30,尤其适应于中小型煤矿的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移式联动支架,涉及到开采层状矿体的工作面支架,它包括支柱和顶梁,支柱又由活柱和柱筒组成,顶梁由铰接在一起的前梁、后梁和监时挂梁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翼形背板、拉条、环形连接板、上挡矸帘、下挡矸板、底座U形撑、底盘矩形框、导向连接架和导向连接杆,翼形背板置于前、后梁的两侧,前、后梁和翼形背板上有拉条,环形连接板套于支柱活柱上端顶盖下,环形连接板可通过螺栓与翼形背板和拉条相连接,上挡矸帘吊挂于顶梁后梁靠采空区一端的双耳上,前述的支柱柱筒下部焊接有底座,此底座又置于底座U形撑之上,底座U形撑用螺栓分别与支柱底座和底盘矩形框相连接,下挡矸板置于底盘矩形框上,并铰接于支柱柱筒两则,导向连接架分前、后梁导向连接架和底盘导向连接架,均由轴座和前、后连杆组成,前、后梁导向连接架通过轴座装于翼形背板下面,底盘导向连接架通过其轴座装于底盘矩形框侧面,导向连接杆分前、后梁导向连接杆和底盘导向连接杆,分别采用滑套与前、后梁导向连接架和底盘导向连接架的前连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移式联动支架,涉及到开采层状矿体的工作面支架,它包括支柱和顶梁,支柱又由活柱和柱筒组成,顶梁由铰接在一起的前梁、后梁和临时挂梁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翼形背板、拉条、环形连接板、上挡矸帘、下挡矸板、底座U形撑、底盘矩形框、导向连接架和导向连接杆,翼形背板置于前、后梁的两侧,前、后梁和翼形背板上有拉条,环形连接板套于支柱活柱上端顶盖下,环形连接板可通过螺栓与翼形背板和拉条相连接,上挡矸帘吊挂于顶梁后梁靠采空区一端的双耳上,前述的支柱柱筒下部焊接有底座,此底座又置于底座U形撑之上,底座U形撑用螺栓分别与支柱底座和底盘矩形框相连接,下挡矸板置于底盘矩形框上,并铰接于支柱柱筒两侧,导向连接架分前、后梁导向连接架和底盘导向连接架,均由轴座和前、后连杆组成,前、后梁导向连接架通过轴座装于翼形背板下面,底盘导向连接架通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登义
申请(专利权)人:颜登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