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73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模腔、连接板、支撑板、转轴、主动锥齿轮、螺纹杆、从动锥齿轮、第一限位环、L形杆、导热铜管、限位槽、限位杆和挡板,所述上模具正下方设有下模具,且上模具和下模具闭合形成模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内部位于模腔外侧等距设有导热铜管,所述上模具顶部一侧固定有连接板,此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通过注胶孔对模腔内进行注胶,且注胶孔设有两个,可以提高注胶的速率,当注胶结束后,通过模腔外侧的导热将模腔内的热量到处,导热通过为贯通结构,通过气流将导热铜管内的热量消散,从而使模腔内部快速降温,使模腔内的模件快速成型,提高了注塑磨具的铸模效率。

A Rapid Prototyping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pid prototyping injection moul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 lower die, a die cavity, a connecting plate, a supporting plate, a rotating shaft, an active bevel gear, a screw rod, a driven bevel gear, a first limiting ring, an L-shaped bar, a heat conducting copper pipe, a limiting groove, a limiting rod and a baffle.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are closed to form a die cavity. The inner part of the upper mould and the lower mould is equidistantly located outside the cavity, and a heat conducting copper tube is fix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upper mould. The rapid prototyping injection mould can inject glue into the cavity through the injection hole, and the injection hole has two holes, which can improve the injection rate. When the injection is finished, the heat in the cavity can be spread everywhere through the heat conduction outside of the cavity, and the heat conduction can pass through the cavity. Through the structure, the heat in the heat conducting copper tube is dissipated by air flow, so that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mould cavity can be rapidly lowered, the mould in the mould cavity can be rapidly prototyped, and the casting efficiency of the injection abrasive tool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都通过自然冷却,无法提高模件的成型速率,不方便使用,且现有的注塑模具的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时,大部分通过多个电机或者多个液压缸进行分离,比较浪费资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模腔、连接板、支撑板、转轴、主动锥齿轮、螺纹杆、从动锥齿轮、第一限位环、L形杆、导热铜管、限位槽、限位杆和挡板,所述上模具正下方设有下模具,且上模具和下模具闭合形成模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内部位于模腔外侧等距设有导热铜管,所述上模具顶部一侧固定有连接板,且上模具顶部另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对称固定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上模具内部对称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端穿过上模具,且螺纹杆与上模具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下模具顶部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且螺纹杆啮合在螺纹孔内,所述螺纹杆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转轴表面位于主动锥齿轮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外侧固定有L形杆,且L形杆远离第二限位环的一端与第一限位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顶部四角均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部固定挡板,所述限位槽顶部设有供限位杆滑动的通孔,所述限位杆顶端穿过通孔与上模具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小于螺纹孔的深度。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内壁和挡板表面均涂抹有润滑油。优选的,所述上模具顶部位于转轴两侧均设有注胶孔。优选的,所述导热铜管为贯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注胶孔对模腔内进行注胶,且注胶孔设有两个,可以提高注胶的速率,当注胶结束后,通过模腔外侧的导热将模腔内的热量到处,导热通过为贯通结构,通过气流将导热铜管内的热量消散,从而使模腔内部快速降温,使模腔内的模件快速成型,提高了注塑磨具的铸模效率。2、本技术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通过与从动锥齿轮的啮合带动从动锥齿轮,通过从对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的啮合使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分离将模腔的模件取出,便于注塑模具的持续工作,且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时,通过限位杆与限位槽的配合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限位,防止上模具和下模具脱离,便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组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具;2、下模具;3、模腔;4、连接板;5、支撑板;6、转轴;7、主动锥齿轮;8、凹槽;9、螺纹杆;10、从动锥齿轮;11、第一限位环;12、第二限位环;13、L形杆;14、注胶孔;15、导热铜管;16、螺纹孔;17、限位槽;18、限位杆;19、挡板;20、转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模腔3、连接板4、支撑板5、转轴6、主动锥齿轮7、螺纹杆9、从动锥齿轮10、第一限位环11、L形杆13、导热铜管15、限位槽17、限位杆18和挡板19,所述上模具1正下方设有下模具2,且上模具1和下模具2闭合形成模腔3,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2内部位于模腔3外侧等距设有导热铜管15,所述上模具1顶部一侧固定有连接板4,且上模具1顶部另一侧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连接板4一侧固定有转动电机20,所述转动电机20输出轴固定有转轴6,所述转轴6远离转动电机2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5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表面对称固定有主动锥齿轮7,所述上模具1内部对称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部设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顶端穿过上模具1,且螺纹杆9与上模具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9顶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0,且从动锥齿轮10与主动锥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下模具2顶部设有与螺纹杆9相配合的螺纹孔16,且螺纹杆9啮合在螺纹孔16内,所述螺纹杆9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环11,所述转轴6表面位于主动锥齿轮7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环12,所述第二限位环12外侧固定有L形杆13,且L形杆13远离第二限位环12的一端与第一限位环11外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2顶部四角均设有限位槽17,所述限位槽17内设有限位杆18,所述限位杆18底部固定挡板19,所述限位槽17顶部设有供限位杆18滑动的通孔,所述限位杆18顶端穿过通孔与上模具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17的深度小于螺纹孔16的深度,防止螺纹杆9与螺纹孔脱离16。所述限位槽17内壁和挡板19表面均涂抹有润滑油,减少挡板19与限位槽17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方便限位杆18的滑动。所述上模具1顶部位于转轴6两侧均设有注胶孔14,便于对模腔3内注胶。所述导热铜管15为贯通结构,提高导热铜管15的散热效率。工作原理:通过注胶孔14对模腔3内进行注胶,且注胶孔14设有两个,可以提高注胶的速率,当注胶结束后,通过模腔3外侧的导热铜管15将模腔3内的热量导出,导热铜管15为贯通结构,通过气流将导热铜管15内的热量消散,从而使模腔3内部快速降温,使模腔3内的模件快速成型,提高了注塑磨具的铸模效率,且通过转动电机20带动转轴6转动,通过转轴6带动主动锥齿轮7转动,主动锥齿轮7通过与从动锥齿轮10的啮合带动从动锥齿轮10,通过从对锥齿轮10带动螺纹杆9转动,通过螺纹杆9与螺纹孔16的啮合使上模具1与下模具2分离,通过上模具1与下模具2的分离将模腔3的模件取出,便于注塑模具的持续工作,且上模具1与下模具2分离时,通过限位杆18与限位槽17的配合对上模具1和下模具2进行限位,防止上模具1和下模具2脱离,便于上模具1和下模具2的组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模腔(3)、连接板(4)、支撑板(5)、转轴(6)、主动锥齿轮(7)、螺纹杆(9)、从动锥齿轮(10)、第一限位环(11)、L形杆(13)、导热铜管(15)、限位槽(17)、限位杆(18)和挡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正下方设有下模具(2),且上模具(1)和下模具(2)闭合形成模腔(3),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2)内部位于模腔(3)外侧等距设有导热铜管(15),所述上模具(1)顶部一侧固定有连接板(4),且上模具(1)顶部另一侧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连接板(4)一侧固定有转动电机(20),所述转动电机(20)输出轴固定有转轴(6),所述转轴(6)远离转动电机(2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5)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表面对称固定有主动锥齿轮(7),所述上模具(1)内部对称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部设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顶端穿过上模具(1),且螺纹杆(9)与上模具(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9)顶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0),且从动锥齿轮(10)与主动锥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下模具(2)顶部设有与螺纹杆(9)相配合的螺纹孔(16),且螺纹杆(9)啮合在螺纹孔(16)内,所述螺纹杆(9)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环(11),所述转轴(6)表面位于主动锥齿轮(7)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环(12),所述第二限位环(12)外侧固定有L形杆(13),且L形杆(13)远离第二限位环(12)的一端与第一限位环(11)外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2)顶部四角均设有限位槽(17),所述限位槽(17)内设有限位杆(18),所述限位杆(18)底部固定挡板(19),所述限位槽(17)顶部设有供限位杆(18)滑动的通孔,所述限位杆(18)顶端穿过通孔与上模具(1)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模腔(3)、连接板(4)、支撑板(5)、转轴(6)、主动锥齿轮(7)、螺纹杆(9)、从动锥齿轮(10)、第一限位环(11)、L形杆(13)、导热铜管(15)、限位槽(17)、限位杆(18)和挡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正下方设有下模具(2),且上模具(1)和下模具(2)闭合形成模腔(3),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2)内部位于模腔(3)外侧等距设有导热铜管(15),所述上模具(1)顶部一侧固定有连接板(4),且上模具(1)顶部另一侧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连接板(4)一侧固定有转动电机(20),所述转动电机(20)输出轴固定有转轴(6),所述转轴(6)远离转动电机(2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5)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表面对称固定有主动锥齿轮(7),所述上模具(1)内部对称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部设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顶端穿过上模具(1),且螺纹杆(9)与上模具(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9)顶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0),且从动锥齿轮(10)与主动锥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下模具(2)顶部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梓晴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