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充气轮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传统充气轮胎能支撑载荷、吸收路面振动,且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接地压力较低、滚动阻力较低且噪声比较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但传统充气轮胎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在复杂的行驶环境中存在扎破或爆胎等安全隐患,造成车辆通过性降低或者丧失机动性。非充气轮胎以弹性结构取代充气轮胎弹性,在满足普通充气轮胎各项性能的基础上,使车轮不存在扎破、爆胎等安全隐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中国专利提出一种非充气轮胎,该专利技术描述一种包括支撑结构和环形带的非充气轮胎,但其结构复杂,不易制造。中国专利提出一种改善驾驶员舒适性的非充气轮胎,但该种轮胎并非一体成型,整体刚性不足,承载能力弱。中国专利提出一种非充气轮胎,该专利技术描述一种具有类似蜂巢结构的网状轮辐结构,但这种轮辐结构的强度较低,承载能力较差。在上述多种非充气轮胎中,分别提出不同结构和材料的非充气轮胎,但在目前的设计中,非充气轮胎结构不尽完善,而本专利技术的非充气轮胎具有舒适性好,易于制造,承载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充气轮胎,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内固定环(21)、轮辐(22)和外固定环(23);所述内固定环(21)安装在车轮轮辋外侧,所述外固定环(23)安装在环形带(3)内侧,所述轮辐(22)位于内固定环(21)和外固定环(2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22)包括第一支撑构件(22a)、第二支撑构件(22b)、第三支撑构件(22c)和环形支撑构件(22d);若干所述第三支撑构件(22c)沿周向均布;若干环形支撑构件(22d)沿径向均布;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2a)和第二支撑构件(22b)组成“人”字型结构,若干所述“人”字型结构沿周向均布;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2a)、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气轮胎,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内固定环(21)、轮辐(22)和外固定环(23);所述内固定环(21)安装在车轮轮辋外侧,所述外固定环(23)安装在环形带(3)内侧,所述轮辐(22)位于内固定环(21)和外固定环(2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22)包括第一支撑构件(22a)、第二支撑构件(22b)、第三支撑构件(22c)和环形支撑构件(22d);若干所述第三支撑构件(22c)沿周向均布;若干环形支撑构件(22d)沿径向均布;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2a)和第二支撑构件(22b)组成“人”字型结构,若干所述“人”字型结构沿周向均布;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2a)、第二支撑构件(22b)、第三支撑构件(22c)和环形支撑构件(22d)组成八边形-斜“井”字形间隔交替的网格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2a)和第二支撑构件(22b)为曲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22a)和第二支撑构件(22b)的曲线长度相同,且曲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晖,王国林,李凯强,梁晨,周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