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438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若干个地下水池、若干个冷却水塔、若干抽水泵和一自来水补水池,压铸机冷却后的热水回收到冷却水塔进行第一次冷却,再流入大型的地下水池中,利用地下水池与地底之间的自然热交换第二次冷却,再用抽水泵抽出循环到压铸机中使用。这种利用地下温度相对稳定的原理使回用水冷却且稳定,不但环保,减少水资源浪费,并且基于自然地下水冷可以省成本,经济效果更好。并且冷却水按顺利通入各个地下水池中,使得顺序冷却的条件更容易掌握,从而降低铸造成品的缩松等缺陷的产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循环利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压铸模具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现有的压铸模具在压铸成型中由于受到压铸铝水的冲击,压铸时模具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会对模具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间接地也会影响压铸产品的质量,从而浪费了资源。在国内的压铸领域,模具冷却多采用风冷。随着冷却技术的发展,自然常温全水冷成为压铸模具的冷却新方法。然而在这种方法中,模具进水温度不恒定,冷却效果不稳定。若是温度偏差大些,易出现缩松缩孔废品,操作手常靠经验在指导书范围内,估计设定冷却时间等参数,不利于稳定铸造工艺,不利于高效生产,影响产量和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以我国南方城市东莞为例,冬季厂房温度可能低至5摄氏度左右,而夏季厂房温度可能高至40度左右。室温的巨大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循环冷却水进出压铸机水冷模具的温度。这使得难以准确控制压铸机的水冷条件,不利于生产条件的摸索和稳定。冷却水温度变化,对连续铸造毛坯成型,对顺序凝固有一些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其依靠地下大型水池建造,以地下自然和恒温的方式实现稳定水冷,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若干个地下水池,各地下水池至少有一半筑造在地表以下,相邻两个地下水池之间通过隔墙隔离,于隔墙的下方靠近池底开设通孔,于通孔中安装过滤器;若干个冷却水塔,设置在地下水池上方,冷却水塔的进水端通过热水回收管道收集于各压铸机的回水,冷却水塔的出水端通入地下水池;若干抽水泵,设置在地下水池旁,抽水泵的进水端通过抽水管道伸入地下水池的池底,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循环管道回流至各压铸机,给各压铸机供应冷却水;一自来水补水池,设置在地下水池旁,该自来水补水池有补水管道通入地下水池,于补水管道上设有控制阀。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下水池有三个,分别为1号回水沉淀地下水池、2号冷却水池、3号冷却水池,各地下水池在地表以下依次排布,形成三级地下冷却系统。作为一种优选方案,1号回水沉淀地下水池和2号冷却水池之间有第一过滤器,所述2号冷却水池和3号冷却水池之间有第二过滤器,所述抽水管道的入口处有第三过滤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器为隔油除渣微滤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抽水管道上设有若干个用于侦测水位的自动感应探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抽水泵有三台,一用两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抽水泵出水端的循环管道上均设有电控开关阀。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控制系统,各冷却水塔、抽水泵、控制阀、电控开关阀均连接于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总电源和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上有电流表、电压表、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以及缺水指示灯、故障指示、满水指示,还有切换开关,用于切换手动、停止、自动三种工作模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地下水池2/3以上的深度沉入地表以下,且地下水池的外围填埋砂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由于设计了若干个地下水池、若干个冷却水塔、若干抽水泵和一自来水补水池,压铸机冷却后的热水回收到冷却水塔进行第一次冷却,再流入大型的地下水池中,利用地下水池与地底之间的自然热交换第二次冷却,再用抽水泵抽出循环到压铸机中使用。这种利用地下温度相对稳定的原理使回用水冷却且稳定,不但环保,减少水资源浪费,并且基于自然地下水冷可以省成本,经济效果更好。并且冷却水按顺利通入各个地下水池中,使得顺序冷却的条件更容易掌握,从而降低铸造成品的缩松等缺陷的产生率。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压铸机冷却系统立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压铸机冷却系统平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压铸机冷却循环控制系统电路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地下水池101、1号回水沉淀地下水池102、2号冷却水池103、3号冷却水池11、隔墙12、通孔13、第一过滤器14、第二过滤器20、冷却水塔21、热水回收管道30、抽水泵31、抽水管道32、循环管道33、电控开关阀34、第三过滤器35、自动感应探头40、自来水补水池41、补水管道42、控制阀50、控制系统51、总电源52、子系统521、电流表522、电压表523、电源指示灯524、运行指示灯525、缺水指示灯526、故障指示灯527、满水指示灯528、切换开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若干个地下水池10、若干个冷却水塔20、若干抽水泵30、自来水补水池40和控制系统50。其中,各地下水池10至少有一半筑造在地表以下,相邻两个地下水池10之间通过隔墙11隔离,于隔墙11的下方靠近池底开设通孔12,于通孔12中安装过滤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水池10有三个,分别为1号回水沉淀地下水池101、2号冷却水池102、3号冷却水池103,各地下水池10在地表以下依次排布,形成三级地下冷却系统。最好是各地下水池10的2/3以上的深度沉入地表以下,且地下水池10的外围填埋砂子。在1号回水沉淀地下水池101和2号冷却水池102之间有第一过滤器13,所述2号冷却水池102和3号冷却水池103之间有第二过滤器14。所述过滤器为隔油除渣微滤器。各冷却水塔20设置在地下水池10上方,冷却水塔20的进水端通过热水回收管道21收集于各压铸机的回水,冷却水塔20的出水端通入地下水池10。冷却水塔20是通过风冷降温,使压铸机的回水降低温度,再进入地下水池10。所述抽水泵30设置在地下水池10旁,抽水泵30的进水端通过抽水管道31伸入地下水池10的池底,抽水泵30的出水端通过循环管道32回流至各压铸机,给各压铸机供应冷却水。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水泵30有三台,一用两备。正常状态下使用一台抽水泵30,当产线上的压铸机使用率较高,用水量较多时,同时启用两台甚至三台抽水泵30。此外,当主抽水泵发生故障时,启用备用抽水泵。各抽水泵30出水端的循环管道32上均设有电控开关阀33。所述抽水管道31的入口处有第三过滤器34,确保从地下水池10中抽出的水纯净无杂质。此外,所述抽水管道3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侦测水位的自动感应探头35,通过侦测地下水池10中的水位处于高、中、低,再由控制系统50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启动自动补水。所述自来水补水池40设置在地下水池10旁,该自来水补水池40有补水管道41通入地下水池10,于补水管道41上设有控制阀42。当开启控制阀42后,即可将自来水补水池40中的自来水注入1号回水沉淀地下水池101。所述控制系统50用于供用电力,可以显示系统运行的状态,以及切换系统的运行模式。各冷却水塔20、抽水泵30、控制阀42、电控开关阀33均连接于控制系统50,该控制系统50包括总电源51和多个子系统52,各子系统52上有电流表521、电压表522、电源指示灯523、运行指示灯524,以及缺水指示灯525、故障指示灯526、满水指示灯527,还有切换开关528,用于切换手动、停止、自动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地下水池,各地下水池至少有一半筑造在地表以下,相邻两个地下水池之间通过隔墙隔离,于隔墙的下方靠近池底开设通孔,于通孔中安装过滤器;若干个冷却水塔,设置在地下水池上方,冷却水塔的进水端通过热水回收管道收集于各压铸机的回水,冷却水塔的出水端通入地下水池;若干抽水泵,设置在地下水池旁,抽水泵的进水端通过抽水管道伸入地下水池的池底,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循环管道回流至各压铸机,给各压铸机供应冷却水;一自来水补水池,设置在地下水池旁,该自来水补水池有补水管道通入地下水池,于补水管道上设有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地下水池,各地下水池至少有一半筑造在地表以下,相邻两个地下水池之间通过隔墙隔离,于隔墙的下方靠近池底开设通孔,于通孔中安装过滤器;若干个冷却水塔,设置在地下水池上方,冷却水塔的进水端通过热水回收管道收集于各压铸机的回水,冷却水塔的出水端通入地下水池;若干抽水泵,设置在地下水池旁,抽水泵的进水端通过抽水管道伸入地下水池的池底,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循环管道回流至各压铸机,给各压铸机供应冷却水;一自来水补水池,设置在地下水池旁,该自来水补水池有补水管道通入地下水池,于补水管道上设有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池有三个,分别为1号回水沉淀地下水池、2号冷却水池、3号冷却水池,各地下水池在地表以下依次排布,形成三级地下冷却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压铸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1号回水沉淀地下水池和2号冷却水池之间有第一过滤器,所述2号冷却水池和3号冷却水池之间有第二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春吴书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博克家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