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预埋件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预埋件自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传统建筑的现浇方式,由于工序繁琐、人工需求大、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噪音大、工期较长、建筑质量不可控,导致建筑质量问题较多。而装配式建筑方式,即设计-制造-装配(施工)一体化,可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模式,需要在施工之前预先制备好各种预制构件,并在组装构件之前,需要在相应位置处布置预埋件(如预埋件、预埋管及预埋螺栓等)。预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在结构浇注时安置的构配件,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预埋件大多由金属制造,例如钢筋或者铸铁,也可用木头,塑料等非金属刚性材料。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预埋件自动生成方法,楼梯包括由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一水平边和第二水平边构成的平板段,所述第一侧边平行所述楼梯阶梯走向,所述第一水平边与所述楼梯重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水平边与所述重心间距离,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平板段内确定与所述第一侧边垂直距离为预设侧边距的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水平边垂直距离为预设顶边距的第三直线;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三直线的交点为圆心、预设长度为直径、所述平板段厚度为高度,生成贯穿所述平板段的第一圆柱体;将所述第一圆柱体与所述平板段的三维轮廓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圆柱体孔洞,作为所述楼梯的销键预留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预埋件自动生成方法,楼梯包括由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一水平边和第二水平边构成的平板段,所述第一侧边平行所述楼梯阶梯走向,所述第一水平边与所述楼梯重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水平边与所述重心间距离,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平板段内确定与所述第一侧边垂直距离为预设侧边距的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水平边垂直距离为预设顶边距的第三直线;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三直线的交点为圆心、预设长度为直径、所述平板段厚度为高度,生成贯穿所述平板段的第一圆柱体;将所述第一圆柱体与所述平板段的三维轮廓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圆柱体孔洞,作为所述楼梯的销键预留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预埋件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圆柱体与所述平板段的三维轮廓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圆柱体孔洞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平板段内确定与所述第二侧边垂直距离为所述侧边距的第二直线,以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三直线的交点为圆心、所述长度为直径、所述平板段厚度为高度,生成贯穿所述平板段的第二圆柱体;将所述第二圆柱体与所述平板段的三维轮廓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圆柱体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预埋件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圆柱体与所述平板段的三维轮廓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圆柱体孔洞之后,还包括:根据预先构建的楼梯外轮廓模型确定所述平板段中心;基于所述平板段中心,在所述平板段确定所述第一圆柱体对称分布的第二圆柱体;其中,所述楼梯外轮廓模型构建过程为:基于BIM底图获取楼梯的配置参数信息,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构建基于轴网的楼梯外轮廓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预埋件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圆柱体与所述平板段的三维轮廓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圆柱体孔洞,作为所述楼梯的销键预留洞之后,还包括:为所述销键预留洞设置预埋件类别和编号,并为所述销键预留洞与相对应的楼梯编号设置对应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预埋件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为所述销键预留洞设置预埋件类别和编号,并为所述销键预留洞与相对应的楼梯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康宏,姜欣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