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硕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997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计算旋转轴A的角度值、(2)实现刀尖跟随功能、(3)控制四轴联动时直线运动的非线性公差、(4)调整进给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既有效解决了数控系统多轴功能欠缺的问题,又避免了CAM软件内置后置处理在编程、工件安装与对刀方面的不便,提高了整个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CAM
,具体涉及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
技术介绍
随着CAM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制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数控机床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数控系统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数控机床的种类也趋于多样化。数控铣床按主轴的布置形式一般可分为立式和卧式、立卧两用式三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主轴与工作台垂直,在三个线性轴之外增加了一个回转工作台,绕X轴旋转,实现A轴的运动。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常用于回转型零件轮廓加工、侧面台阶与孔位加工,尤其适合简单叶片零件的加工。但是市面上大多数数控四轴立式铣床配置的数控系统功能较弱,一些多轴联动加工功能欠缺,因此开发此类机床的四轴联动后置处理算法,对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的生产实践中,四轴联动后置处理往往在CAM软件中开发,但是在CAM软件中开发的后置处理对编程有特殊的限制,一般需要将编程原点置于工作台的回转中心上,也就等同于要求在实际加工时加工原点置于工作台的回转中心,有时甚至要求工件回转轴与工作台回转中心重合,而不能像三轴加工那样将加工原点置于工件上,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旋转轴A的角度值;步骤2:实现刀尖跟随功能;步骤3:控制四轴联动时直线运动的非线性公差;步骤4:调整进给速度,操作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旋转轴A的角度值;步骤2:实现刀尖跟随功能;步骤3:控制四轴联动时直线运动的非线性公差;步骤4:调整进给速度,操作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计算旋转轴A的角度值是先通过工作台旋转中心坐标系和编程坐标系推导出从编程坐标系变换到旋转中心坐标系的转换公式,并将工件的加工点在编程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带入转换公式中,求得工件的加工点经转换后在工作台旋转中心坐标系的坐标值;其转换公式为:式中(y1,z1)为刀位点在编程坐标系的坐标值,(y,z)为刀位点经转换后相对于工作台旋转中心坐标系的坐标值,offset_y、ffset_z为O相对于O1的偏置值分量;其中,O为工作台旋转中心坐标系的原点,O1为编程坐标系的原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步骤1所述的转换公式求得工件的加工点在工作台旋转中心坐标系的坐标值后,工件的加工点可能会分布在YZ平面内任意一个象限中,将工件的加工点顺时针旋转到+Z轴上,设此旋转的角度为A角;当工件的加工点在不同的象限,其A角求解公式不同;根据工件的加工点所在的象限选择其对应的A角求解公式,求解出A角的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的加工点所在各个象限,其对应的A角求解公式如下: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式中,y、z为件的加工点在工作台旋转中心坐标系中的坐标值;A为旋转的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控四轴立式铣床实现联动加工的后置处理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实现刀尖跟随功能包括以下步骤:将刀位点在编程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带入步骤1所述的转换公式中,求得刀位点经转换后在工作台旋转中心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然后将刀位点绕X轴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A角,并通过下列公式求出刀位点在工作台旋转中心坐标系中的新坐标值,公式如下所示:式中,y、z为刀位点经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张政吴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王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