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14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包括水箱、培育箱主体、培育盘和注射器,所述培育箱主体的一侧铰接有门体,且门体远离培育箱主体一侧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培育箱主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电磁滑轨,所述电磁滑轨底部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滑块设置有注水装置,所述控制面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固定杆、电磁滑轨、第一滑块、液压伸缩杆、注水装置以及注射器,使得便于通过滑动第一滑块调节注射器的位置,对食用菌进行注水,使用便捷。

An edible fungus incubator with good ventilation and easy water inj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dible fungus incubator with good ventilation and easy water injection,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tank, a incubator body, a incubator plate and a syringe. One side of the incubator body is articulated with a door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door body is far from the incubato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panel. The top of the incubato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rod, and one side of the fixed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slide. The two ends of the solenoid slideway bottom are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jection device through the first slider. The control pane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and the input end of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rough a wire. The output end of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heating block through a wire. By installing a fixed rod, an electromagnetic slide rail, a first slide block, a hydraulic expansion rod, a water injection device and a syringe,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it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syringe by sliding the first slide block, and to water the edible bacteria, so as to be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
本技术涉及培育箱
,具体为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种的菌丝,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有些国家还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工厂。当食用菌的水分不足时需要进行注水,但是目前的食用菌培育箱不能便捷地对菌包或菌棒注水,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注水,操作较麻烦,费时费力,部分自动注水的培育箱无法调节注射器的位置,也无法更换注射器,使用时局限性较大,同时此类装置的通风性较差,食用菌的生长环境不佳,容易影响长势,同时此类装置在使用时内部会产生大量细菌,会造成食用菌减产,质量下降,同时食用菌的培育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普通的培育箱无法控制温度,使用不够便捷,因此急需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食用菌培育箱无法自动注水,注水位置无法调节,注射器不便于拆卸更换,培育箱通风较差,不具备杀菌消毒的功能以及无法控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包括水箱、培育箱主体、培育盘和注射器,所述培育箱主体的一侧铰接有门体,且门体远离培育箱主体一侧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培育箱主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电磁滑轨,所述电磁滑轨底部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滑块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均设置有注水装置,且注水装置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端均设置有注射器,且注射器的出水口均设置有均布罩,所述培育箱主体内部两端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培育盘,所述培育箱主体内部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块,且加热块之间的培育箱主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培育箱主体顶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风机,且风机的下方均匀设置有LED照明灯,所述培育箱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水箱,且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两端均通过导水管与注水装置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水箱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均设置有刹车片。优选的,所述培育箱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与培育箱主体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培育箱主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且紫外线杀菌灯关于培育盘左右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注射器的顶端设置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块,且卡块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注射器与第一固定块构成安装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培育盘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滑槽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培育盘与第二固定块构成抽拉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通过安装有固定杆、电磁滑轨、第一滑块、液压伸缩杆、注水装置以及注射器,使得便于通过滑动第一滑块调节注射器的位置,对食用菌进行注水,使用便捷,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卡槽以及卡块,使得便于注射器的拆卸与更换,便于满足不同的注水需求,也利于注射器的检修维护,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加热块、风机以及控制面板,使得便于在天气寒冷时对培育箱主体内部进行加热升温,并通过风机吹入热风,不仅加强空气对流,提高通风效果,也便于提高培育箱主体内的温度,同时根据温度传感器进行控温,使其满足食用菌的培育生长条件,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滑槽、第二滑块以及培育盘,使得便于培育盘的抽出与收回,便于种植食用菌,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便于对培育箱主体内进行杀菌消毒,保证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固定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注射器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2、水箱;3、水泵;4、加热块;5、温度传感器;6、紫外线杀菌灯;7、液压伸缩杆;8、固定杆;9、把手;10、风机;11、LED照明灯;12、培育箱主体;13、第一滑块;14、电磁滑轨;15、培育盘;16、导水管;17、门体;18、控制面板;19、注射器;20、卡块;21、卡槽;22、第一固定块;23、注水装置;24、第二滑块;25、滑槽;26、第二固定块;27、均布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包括水箱2、培育箱主体12、培育盘15和注射器19,培育箱主体12的一侧铰接有门体17,且门体17远离培育箱主体12一侧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8,培育箱主体1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一侧设置有电磁滑轨14,电磁滑轨14底部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滑块13设置有液压伸缩杆7,液压伸缩杆7的输出端均设置有注水装置23,且注水装置23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2,第一固定块22的底端均设置有注射器19,第一固定块22的底端设置有卡槽21,注射器19的顶端设置有与卡槽21相互配合的卡块20,且卡块20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卡槽21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注射器19与第一固定块22构成安装拆卸结构,便于拆卸更换注射器19,且注射器19的出水口均设置有均布罩27,培育箱主体12内部两端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6,且第二固定块26之间设置有培育盘15,第二固定块26的顶端设置有滑槽25,培育盘15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滑槽25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24,培育盘15与第二固定块26构成抽拉结构,便于培育盘15的抽出与收回,便于种植食用菌,培育箱主体12内部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块4,且加热块4之间的培育箱主体1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的型号可为CWDZ11,培育箱主体12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6,且紫外线杀菌灯6关于培育盘15左右对称分布,便于对培育箱主体12内进行杀菌消毒,保证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培育箱主体12顶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风机10,且风机10的下方均匀设置有LED照明灯11,培育箱主体1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9,且把手9与培育箱主体12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便于推动装置,连接更加紧密,培育箱主体12的底端设置有水箱2,水箱2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1,且万向轮1上均设置有刹车片,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定位,且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3,水泵3的两端均通过导水管16与注水装置23连接,控制面板18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包括水箱(2)、培育箱主体(12)、培育盘(15)和注射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主体(12)的一侧铰接有门体(17),且门体(17)远离培育箱主体(12)一侧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8),所述培育箱主体(1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一侧设置有电磁滑轨(14),所述电磁滑轨(14)底部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滑块(13)设置有液压伸缩杆(7),所述液压伸缩杆(7)的输出端均设置有注水装置(23),且注水装置(23)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2),所述第一固定块(22)的底端均设置有注射器(19),且注射器(19)的出水口均设置有均布罩(27),所述培育箱主体(12)内部两端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6),且第二固定块(26)之间设置有培育盘(15),所述培育箱主体(12)内部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块(4),且加热块(4)之间的培育箱主体(1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培育箱主体(12)顶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风机(10),且风机(10)的下方均匀设置有LED照明灯(11),所述培育箱主体(12)的底端设置有水箱(2),且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两端均通过导水管(16)与注水装置(23)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8)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块(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良好且便于注水的食用菌培育箱,包括水箱(2)、培育箱主体(12)、培育盘(15)和注射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主体(12)的一侧铰接有门体(17),且门体(17)远离培育箱主体(12)一侧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8),所述培育箱主体(1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一侧设置有电磁滑轨(14),所述电磁滑轨(14)底部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滑块(13)设置有液压伸缩杆(7),所述液压伸缩杆(7)的输出端均设置有注水装置(23),且注水装置(23)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2),所述第一固定块(22)的底端均设置有注射器(19),且注射器(19)的出水口均设置有均布罩(27),所述培育箱主体(12)内部两端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6),且第二固定块(26)之间设置有培育盘(15),所述培育箱主体(12)内部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热块(4),且加热块(4)之间的培育箱主体(1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培育箱主体(12)顶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风机(10),且风机(10)的下方均匀设置有LED照明灯(11),所述培育箱主体(12)的底端设置有水箱(2),且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两端均通过导水管(16)与注水装置(23)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8)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温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林厉芳张俊保庄蓝麒宋敬新郑敬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