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充电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621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领域,尤其是一种方便充电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接口,针对现有的充电桩充电接口不一样而导致浪费资源、操作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孔,出风孔内设置有第一防尘网,壳体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进风孔,进风孔内设置有第二防尘网,壳体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隔板,隔板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交流电模块和直流电模块,交流电模块上连接有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模块上连接有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上设置有交流电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节约了生产时的材料资源,操作更加方便,散热性能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充电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接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充电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接口。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充电桩一般是具有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两中模式,交流充电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是不一样的,这样不仅可以浪费生产时的材料资源,而且使用者进行充电操作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便充电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接口,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充电接口不一样而导致浪费资源、操作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充电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接口,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孔,出风孔内设置有第一防尘网,壳体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进风孔,进风孔内设置有第二防尘网,壳体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隔板,隔板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交流电模块和直流电模块,交流电模块上连接有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模块上连接有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上设置有交流电开关,直流电源线上设置有直流电开关,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侧壁固定有同一个充电头,且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控制器,壳体底端内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板,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充电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接口,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孔(2),出风孔(2)内设置有第一防尘网(3),壳体(1)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进风孔(4),进风孔(4)内设置有第二防尘网(5),壳体(1)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隔板(6),隔板(6)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交流电模块(7)和直流电模块(8),交流电模块(7)上连接有交流电源线(9),直流电模块(8)上连接有直流电源线(10),交流电源线(9)上设置有交流电开关(14),直流电源线(10)上设置有直流电开关(15),交流电源线(9)和直流电源线(10)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侧壁固定有同一个充电头(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充电的交直流一体充电接口,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孔(2),出风孔(2)内设置有第一防尘网(3),壳体(1)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进风孔(4),进风孔(4)内设置有第二防尘网(5),壳体(1)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隔板(6),隔板(6)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交流电模块(7)和直流电模块(8),交流电模块(7)上连接有交流电源线(9),直流电模块(8)上连接有直流电源线(10),交流电源线(9)上设置有交流电开关(14),直流电源线(10)上设置有直流电开关(15),交流电源线(9)和直流电源线(10)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侧壁固定有同一个充电头(11),且交流电源线(9)和直流电源线(10)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12),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控制器(13),壳体(1)底端内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盛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