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40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涡轮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包括一体连接的罩口和进气导流罩;所述罩口安装在涡轮增压器进气口内侧,所述进气导流罩与进气口内侧接触部分均匀倾斜连接导流片,导流槽片之间位置上重叠且留有缝隙;每个导流槽片开设有上层气孔和下层气孔,所述上层气孔边缘能与进气口内壁贴合,所述下层气孔的形状与叶轮的叶片配合导气,并与进气口下部空隙联通,下部空隙通过进气口内部的空隙联通上层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喘振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
本技术涉及涡轮机
,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大型机组中,涡轮增压器是维持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部件,但传统涡轮增压器在运行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发生喘振的现象,导致机组无法正常运行,增压器本身也容易损坏,造成巨大损失。目前涡轮增压器发生喘振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设计和选择涡轮增压器时,片面追求高效率,没有保留适当的喘振裕量,导致机组;2、操作不当,导致机组发生喘振;3、机组高负荷、高转速、燃烧室密封性差、冷却效果差,导致机组发生喘振;4、传统导流罩的形状为两端开口的碗状(如图1所示),极易发生涡轮增压器气流通道堵塞,使流通阻力增大,在高压比、低流量的状况下工作,导致机组发生喘振。上述导致涡轮增压器发生喘振的原因前三种可以通过改进操作得到避免,但是涡轮增压器气流通道堵塞,使流通阻力增大,在高压比、低流量的状况下工作,导致机组发生喘振需要从涡轮增压器的结构上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包括一体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连接的罩口和进气导流罩;所述罩口安装在涡轮增压器进气口内侧,所述进气导流罩与进气口内侧接触部分均匀倾斜连接导流片,导流槽片之间位置上重叠且留有缝隙;每个导流槽片开设有上层气孔和下层气孔,所述上层气孔边缘能与进气口内壁贴合,所述下层气孔的形状与叶轮的叶片配合导气,并与进气口下部空隙联通,下部空隙通过进气口内部的空隙联通上层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连接的罩口和进气导流罩;所述罩口安装在涡轮增压器进气口内侧,所述进气导流罩与进气口内侧接触部分均匀倾斜连接导流片,导流槽片之间位置上重叠且留有缝隙;每个导流槽片开设有上层气孔和下层气孔,所述上层气孔边缘能与进气口内壁贴合,所述下层气孔的形状与叶轮的叶片配合导气,并与进气口下部空隙联通,下部空隙通过进气口内部的空隙联通上层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片的个数为5个、7个或者9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显东周筱瑜万琳竹周康王田
申请(专利权)人:凤城市东宁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