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尾式临边预制叠合楼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燕尾式临边预制叠合楼板结构。
技术介绍
叠合楼板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板,叠合楼板的侧端一般有外漏的钢筋,当放置好楼板后,相邻的叠合楼板之间会有缝隙,当需要对缝隙进行填充时,首先要使用连接钢筋将两个相邻的叠合楼板固连,然后在两个相邻的叠合楼板之间填充混凝土。这种填充方式虽然简单,但当叠合楼板之间膨胀或者收缩时,简单混凝土填充的楼板缝隙会出现裂痕,两个相邻的叠合楼板相连会不牢固,从而影响整个楼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燕尾式临边预制叠合楼板结构,该预制叠合楼板结构,提高了楼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高。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燕尾式临边预制叠合楼板结构,包括楼板和定位块,楼板的左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楼板的右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二燕尾槽,定位块的端部卡接在第二燕尾槽内;定位块由内固定机构和包覆在内固定机构上的混凝土层组成,内固定机构包括左支架、中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包括第一梯形框、第一撑杆和第二梯形框,第一梯形框通过多个第一撑杆连接在第二梯形框上端,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燕尾式临边预制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和定位块,楼板的左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楼板的右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二燕尾槽,定位块的端部卡接在第二燕尾槽内;定位块由内固定机构和包覆在内固定机构上的混凝土层组成,内固定机构包括左支架、中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包括第一梯形框、第一撑杆和第二梯形框,第一梯形框通过多个第一撑杆连接在第二梯形框上端,右支架包括第三梯形框、第二撑杆和第四梯形框,第三梯形框通过多个第二撑杆连接在第四梯形框的上端,第一撑杆侧端通过中支架与第二撑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尾式临边预制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和定位块,楼板的左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楼板的右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二燕尾槽,定位块的端部卡接在第二燕尾槽内;定位块由内固定机构和包覆在内固定机构上的混凝土层组成,内固定机构包括左支架、中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包括第一梯形框、第一撑杆和第二梯形框,第一梯形框通过多个第一撑杆连接在第二梯形框上端,右支架包括第三梯形框、第二撑杆和第四梯形框,第三梯形框通过多个第二撑杆连接在第四梯形框的上端,第一撑杆侧端通过中支架与第二撑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燕尾式临边预制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架包括第一上横杆、第一下横杆和第三撑杆,第一上横杆、第一下横杆和第三撑杆均有多个,第一上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撑杆的上部和第二撑杆的上部,第一下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撑杆的下部和第二撑杆的下部,多个第一上横杆和多个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