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PC叠合板和预制墙组合机电安装预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9775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33
装配式建筑PC叠合板和预制墙组合机电安装预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绘图建模确定管线走向;(2)叠合板、墙体的预制加工阶段,预留管线、套管、配电箱和接线盒的位置;(3)墙体、叠合板在预制初凝后线槽、水槽的预留;(4)预制墙体、现浇梁、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和安装;(5)电气管线加工敷设,板墙、梁墙之间线管连接;(6)叠合板现浇层钢筋绑扎、预制墙体的预留洞封模、浇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同等条件下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线管穿过叠合板现浇层的钢筋桁架的操作难度;无需二次开孔、剔凿等机械作业,避免扰动结构,同时提高墙体点预埋精确度;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经过楼层管线的优化建模,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PC叠合板和预制墙组合机电安装预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机电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PC叠合板和预制墙组合机电安装预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行业发展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此消彼长,装配式建筑因其低耗环保、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但是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面层现浇混凝土厚度较薄,随着科技发展居民用电需求程度提高,住宅类工程的水电管线密集,既要保证水电管线的正常预埋,又要保证面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装配式建筑楼板一般采用PC叠合板,分为现浇层与预制层两层,由于预制叠合板上表面凸出有由于现浇的钢筋桁架,在预制叠合板上表面预埋的用于穿设水电管线的PVC管密集必然存在交叉现象,两根PVC管交叉后在PVC管上方铺设面层钢筋会导致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出现露筋等施工质量问题。预制墙体相较传统现浇墙体可以有效提高墙体接线盒精确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返修和结构扰动发生,是一项变革型的电气预埋施工技术,显著的提升电气安装方面的墙体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可提高施工质量的装配式建筑PC叠合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建筑PC叠合板和预制墙组合机电安装预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绘图建模确定管线走向;(2)叠合板、墙体的预制加工阶段,预留管线、套管、配电箱和接线盒的位置;(3)墙体、叠合板在预制初凝后线槽、水槽的预留;(4)预制墙体、现浇梁、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和安装;(5)电气管线加工敷设,板墙、梁墙之间线管连接;(6)叠合板现浇层钢筋绑扎、预制墙体的预留洞封模、浇筑。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PC叠合板和预制墙组合机电安装预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绘图建模确定管线走向;(2)叠合板、墙体的预制加工阶段,预留管线、套管、配电箱和接线盒的位置;(3)墙体、叠合板在预制初凝后线槽、水槽的预留;(4)预制墙体、现浇梁、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和安装;(5)电气管线加工敷设,板墙、梁墙之间线管连接;(6)叠合板现浇层钢筋绑扎、预制墙体的预留洞封模、浇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PC叠合板和预制墙组合机电安装预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在设计阶段,采用BIM、CAD技术综合楼层电气配管布局模型并结合土建模型,优化内部管线的标高和位置,确定墙体预留配线箱、接线盒和套管位置,根据管线走向优化楼层电气管线的敷设线路,出具精确的电气管线敷设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PC叠合板和预制墙组合机电安装预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在叠合板和墙体的预制加工阶段,将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分别放置到制定的叠合板浇筑模具和墙体浇筑模具中,按照相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绑扎固定接线盒、配电箱及管路,按照要求标高及位置预留相应的管径套管;在墙体需要连接线管的位置预留线管洞口,预制墙体上下预留线管位置预留方形洞口;接线盒的下部埋设在预制叠合板浇筑的混凝土内即预制层内,接线盒预留孔根据电气优化图中纸线管敷设大样需求,在接线盒的四面预留锁母;按照室内排水需求在相应位置预留立管直埋件、套管及地漏,根据排水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此处立管直埋件采用可调节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青东刘正杰张俊国安会丽李建胜许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