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105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窑体,且窑体有进料窑、出料窑和烧制窑组成,所述窑体的中间设置有烧制窑,且烧制窑的两侧分别为进料窑和出料窑,所述窑体内安装有传料带,且传料带分别穿过进料窑、烧制窑和出料窑,所述烧制窑的内部设置有烧制装置,且烧制装置安装在烧制窑的底部,所述烧制窑内设置有分隔板,且分隔板设置在烧制窑的上端,所述烧制窑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风扇罩,且风扇罩焊接在烧制窑顶部的中间位置。本装置有效的保证了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性,防止直接接触高温区域造成烫伤,而且本装置有效利用烧制窑内的热量,节约了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
本技术涉及辊道窑的
,尤其涉及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
技术介绍
微晶玻璃是指在玻璃中加入某些成核物质,通过热处理、光照射,或化学处理等手段,在玻璃内均匀地析出大量的微小晶体,形成致密的微晶相和玻璃相的多相复合体。通过控制微晶的种类数量、尺寸大小等,可以获得透明微晶玻璃、膨胀系数为零的微晶玻璃、表面强化微晶玻璃、不同色彩或可切削微晶玻璃。辊道窑是一种截面呈狭长形的隧道窑,是由一根根平行排列、横穿窑工作通道截面的辊棒组成辊道,制品放在辊道上,随着辊棒的转动而输送入窑,在窑内完成结晶烧成工艺过程,故称辊道窑。现有的辊道窑一般采用明火加热的方式,火焰进入辊道上下空间,与制品直接接触并加热,此方式对火焰的洁净度要求较高,能源消耗较大,而且辊道窑内的温度较高,工人在上下搬运货物的时候,容易被高温烫伤,为此,我们急需提出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窑体,且窑体有进料窑、出料窑和烧制窑组成,所述窑体的中间设置有烧制窑,且烧制窑的两侧分别为进料窑和出料窑,所述窑体内安装有传料带,且传料带分别穿过进料窑、烧制窑和出料窑,所述烧制窑的内部设置有烧制装置,且烧制装置安装在烧制窑的底部,所述烧制窑内设置有分隔板,且分隔板设置在烧制窑的上端,所述烧制窑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风扇罩,且风扇罩焊接在烧制窑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风扇罩设置在烧制窑的中间位置,且风扇罩设置在烧制窑的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风扇罩的表面连接有两组传送管道,且两组传送管道上远离风扇罩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进料窑和出料窑内,并连通内部。优选的,所述传料带设置在分隔板和烧制装置之间,且分隔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出气孔。优选的,所述风扇罩内安装有风扇,且风扇通过动力轴安装在风扇罩内。优选的,所述风扇罩上靠近烧制窑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四组出风孔,且出风孔沿动力轴承的圆心呈阵列设置。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上靠近传料带的一侧面上安装有两组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型号为PT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在窑体内设置烧制窑、进料窑和出料窑,将窑体内的各个区域进行区分,通过吸收烧制窑内的热量,来对进料窑和出料窑提供热量的支持,节省资源。2、本技术中,通过在烧制窑内设置分隔板,可以防止风扇直接吸收烧制窑的大量热量,影响烧制窑内的烧制,通过在烧制窑的两侧分别设置出料窑和进料窑,保证工人在上料和下料的时候,不直接接触高温的烧制窑。综上所述,本装置有效的保证了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性,防止直接接触高温区域造成烫伤,而且本装置有效利用烧制窑内的热量,节约了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的风扇罩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窑体、3烧制窑、4进料窑、5出料窑、6传料带、7烧制装置、8风扇罩、9分隔板、10传送管道、11出气孔、12温度传感器、13出风孔、14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3,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上设置有窑体2,且窑体2有进料窑4、出料窑5和烧制窑3组成,窑体2的中间设置有烧制窑3,且烧制窑3的两侧分别为进料窑4和出料窑5,窑体2内安装有传料带6,且传料带6分别穿过进料窑4、烧制窑3和出料窑5,烧制窑3的内部设置有烧制装置7,且烧制装置7安装在烧制窑3的底部,烧制窑3内设置有分隔板9,且分隔板9设置在烧制窑3的上端,传料带6设置在分隔板9和烧制装置7之间,且分隔板9上等距离开设有出气孔11,分隔板9上靠近传料带6的一侧面上安装有两组温度传感器12,且温度传感器12型号为PT100,烧制窑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风扇罩8,且风扇罩8焊接在烧制窑3顶部的中间位置,风扇罩8的表面连接有两组传送管道10,且两组传送管道10上远离风扇罩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进料窑4和出料窑5内,并连通内部,风扇罩8内安装有风扇14,且风扇14通过动力轴安装在风扇罩8内,风扇罩8设置在烧制窑3的中间位置,且风扇罩8设置在烧制窑3的中间位置,风扇罩8上靠近烧制窑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四组出风孔13,且出风孔13沿动力轴承的圆心呈阵列设置。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是,先将需要烧制的微晶玻璃通过传料带6传送至窑体2内,烧制窑3内的烧制装置7开始烧制,通过顶部的风扇14,可以将烧制窑3内的部分热量分别传输至进料窑4和出料窑5内,既可以以低温对微晶玻璃进行预热,又可以防止人工在搬运物料的时候,直接接触高温的烧制窑3,防止人工烫伤,分隔板9上的温度传感器12可以对烧制窑3内进行温度检测,实时确定烧制窑3内的温度,风扇罩8内的风扇14启动时,将烧制窑3顶部的热量吸收,烧制窑3顶部的热量通过分隔板9上的出气孔11排出,防止直接吸收烧制窑3内热量,造成烧制窑3内的热量散失过快,然后热量通过出风孔13和传送通道10分别传输至进料窑4和出料窑5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窑体(2),且窑体(2)有进料窑(4)、出料窑(5)和烧制窑(3)组成,所述窑体(2)的中间设置有烧制窑(3),且烧制窑(3)的两侧分别为进料窑(4)和出料窑(5),所述窑体(2)内安装有传料带(6),且传料带(6)分别穿过进料窑(4)、烧制窑(3)和出料窑(5),所述烧制窑(3)的内部设置有烧制装置(7),且烧制装置(7)安装在烧制窑(3)的底部,所述烧制窑(3)内设置有分隔板(9),且分隔板(9)设置在烧制窑(3)的上端,所述烧制窑(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风扇罩(8),且风扇罩(8)焊接在烧制窑(3)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风扇罩(8)设置在烧制窑(3)的中间位置,且风扇罩(8)设置在烧制窑(3)的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窑体(2),且窑体(2)有进料窑(4)、出料窑(5)和烧制窑(3)组成,所述窑体(2)的中间设置有烧制窑(3),且烧制窑(3)的两侧分别为进料窑(4)和出料窑(5),所述窑体(2)内安装有传料带(6),且传料带(6)分别穿过进料窑(4)、烧制窑(3)和出料窑(5),所述烧制窑(3)的内部设置有烧制装置(7),且烧制装置(7)安装在烧制窑(3)的底部,所述烧制窑(3)内设置有分隔板(9),且分隔板(9)设置在烧制窑(3)的上端,所述烧制窑(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风扇罩(8),且风扇罩(8)焊接在烧制窑(3)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风扇罩(8)设置在烧制窑(3)的中间位置,且风扇罩(8)设置在烧制窑(3)的中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晶化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罩(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利球詹道军沈延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兴诺万特克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