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吊装的智能行车控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015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吊装的智能行车控制组件,包括:交换机、工控机、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一组视觉传感器、第二组视觉传感器、第三组视觉传感器和地面服务器,所述交换机与地面服务器相连接进行通讯,所述钢丝绳卷筒上缠绕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末端设置有吊具,所述吊具顶部的横档四周设置有与第一控制器相连接的雷达传感器,所述行车上设置有数个电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吊装的智能行车控制组件,确定线卷和车辆在系统中的绝对位置,使得行车移动到线卷上方进行吊起,再移动到车辆上方进行放置,精度高,提升了自动运行的安全性,工作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吊装的智能行车控制组件
本技术涉及智能行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吊装的智能行车控制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大多生产线和室内仓库装备有大量的单梁或双梁行车,进行各种物品的吊装和转移,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些行车目前均由人工驾驶或者人工近距离遥控操作。随着人力资源成本不断的增长及其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而人工驾驶或者人工近距离遥控操作的行车都需要大量人工,无人智能行车的市场巨大。阻碍无人行车进行实际应用的一大因素就是安全性,被吊装物的尺寸、前方障碍物、行人等因素在人工操作时可以灵活把握,但是采用无人行车时,却难以准确判断。另外,产品和车辆的位置难以在系统中确定,无人行车吊装的路径无法规划,而且无人行车对大车和小车的移动精度要求高,普通的行车难以改造,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吊装的智能行车控制组件,加强行车的控制精度,进行线卷和车辆的识别,避免吊装时的碰撞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吊装的智能行车控制组件,包括:交换机、工控机、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一组视觉传感器、第二组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吊装的智能行车控制组件,用于线卷生产车间的行车的自动化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机、工控机、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一组视觉传感器、第二组视觉传感器、第三组视觉传感器和地面服务器,所述第一组视觉传感器、第二组视觉传感器和第三组视觉传感器分别与地面服务器相连接进行通讯,所述交换机与地面服务器相连接进行通讯,所述交换机连接设置有地面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工控机连接设置有与地面无线通讯模块对应的行车子系统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分别与工控机相连接进行通讯,所述工控机设置在行车上,所述行车包括大梁以及设置在大梁上移动的小车,所述大梁的两端以及小车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0 CN 20172178542911.一种自动吊装的智能行车控制组件,用于线卷生产车间的行车的自动化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机、工控机、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一组视觉传感器、第二组视觉传感器、第三组视觉传感器和地面服务器,所述第一组视觉传感器、第二组视觉传感器和第三组视觉传感器分别与地面服务器相连接进行通讯,所述交换机与地面服务器相连接进行通讯,所述交换机连接设置有地面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工控机连接设置有与地面无线通讯模块对应的行车子系统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分别与工控机相连接进行通讯,所述工控机设置在行车上,所述行车包括大梁以及设置在大梁上移动的小车,所述大梁的两端以及小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与第二控制器相连接进行通讯,所述小车上设置有钢丝绳卷筒,所述钢丝绳卷筒上缠绕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末端设置有吊具,所述吊具顶部的横档四周设置有与第一控制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娣王潇潇唐天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耐维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