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61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包括转动辊,转动辊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若干个转动辊呈环形阵列分布;转动辊具备转辊和插片,转辊的自身轴线处具备竖向的第一转轴,转辊具备绕第一转轴旋转动力,插片位于转辊的顶部轴端上,插片的底部通过竖向的第二转轴与转辊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自身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第一转轴水平方向上位置固定且具备竖向的直线运动自由度;插片与胎体的内圈接触,转辊的侧面与胎体的外圈接触。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在同一个设备上将胎体安装上轮圈,以及对胎体进行辊压整形,整体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
技术介绍
自行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把自行车轮胎装上自行车轮圈,自行车轮胎是具备弹性的橡胶材质,自行车轮圈一般是弹性很小的钢质,一般采用撑大轮胎来套上轮圈的做法,但是撑大的设备必须具备足够大的力量来抵抗轮胎的收缩力,同时依靠撑大并套商轮圈后的轮胎可能与钢圈配合不是很精准,需要后续的微调,对胎体进行整形,而这种微调需要利用另一种设备,自行车需要再两种设备之间流转,增加了工序,影响了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实现在同一个设备上将胎体安装上轮圈,以及对胎体进行辊压整形,整体效率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包括:转动辊,转动辊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若干个转动辊呈环形阵列分布;转动辊具备转辊和插片,转辊的自身轴线处具备竖向的第一转轴,转辊具备绕第一转轴旋转动力,插片位于转辊的顶部轴端上,插片的底部通过竖向的第二转轴与转辊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自身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第一转轴水平方向上位置固定且具备竖向的直线运动自由度;插片与胎体的内圈接触,转辊的侧面与胎体的外圈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转辊的在一定角度内的转动,带动插片在水平面的位置改变来实现对胎体的撑大,结构简介可靠,胎体的撑大与转辊对胎体的转动辊压利用同一个旋转主动力,降低了设备成本。转辊的整体直径较小,使得转辊在转动180°后,插片所在的空间位置变化相对不大,即转辊可以利用较小的力撑开胎体。插片方便与胎体内圈固定从而撑开胎体,同时又方便从胎体、轮圈之间拔出,转辊自身的侧面又能对刚附上轮圈后的胎体进行辊压整形,第二转轴保证了插片相对转辊的转动自由度,保证在撑大过程中,插片与胎体的接触面不变。实现在同一个设备上对胎体进行安装、整形,效率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插片的顶部具备宽度往上渐窄的尖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片顶部的尖端方便插片在胎体、轮圈之间插入与拔出。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插片的水平横断面轮廓为圆弧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片圆弧弧度方便与胎体的内圈贴合,提高与胎体内圈的接触面积,防止插片将胎体内圈压出压痕损伤。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圆弧线的直径等于胎体的内圈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片的弧线除了能够与胎体内圈吻合,同时提高的插片的横向抗弯能力,提高结构强度,能够承受胎体较大的收缩力。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转辊的侧面在其竖直横断面中具备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凹槽可以适应胎体的外表面轮廓。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凹槽轮廓与胎体的外圈横断面轮廓吻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刚刚附上轮圈上的胎体进行全方位的辊压整形,使得胎体与轮圈贴合准确紧密。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转轴连接有伺服电机和直线往复气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伺服电机能够控制转动的角度,可以保证转辊只转动180°,往复气缸实现插片在胎体、轮圈之间的插拔。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二转轴与转辊顶部轴端的边沿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位置设计使得插片在从胎体内圈拔出后,转辊可以方便得直接上抬,正好转辊侧面与胎体外圈接触,进行辊压整形。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转动辊为四个,四个第一转轴之间通过X形的钢构架连接,钢构架的中心处具备竖直向上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顶部具备圆锥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X形的钢构架可以抵御较大的胎体收缩力,X形的钢构架的中心交叉处正好为第三转轴提供固定位置,第三转轴用于固定轮圈的,顶部的圆锥部能够定位稳固。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插片材质是不锈钢,转辊材质是尼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锈钢材质结构力好,尼龙材质表面光滑,便于加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1-转辊;2-凹槽;3-第一转轴;4-插片;5-第二转轴;6-尖端;7-胎体;8-轮圈;9-钢构架;10-第三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包括:转动辊,转动辊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若干个转动辊呈环形阵列分布;转动辊具备转辊1和插片4,转辊1的自身轴线处具备竖向的第一转轴3,转辊1具备绕第一转轴3旋转动力,插片4位于转辊1的顶部轴端上,插片4的底部通过竖向的第二转轴5与转辊1连接,第一转轴3与第二转轴5的自身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第一转轴3水平方向上位置固定且具备竖向的直线运动自由度;插片4与胎体7的内圈接触,转辊1的侧面与胎体7的外圈接触。图1表示的是胎体7没有被撑大的状态,图2表示的是胎体7被撑大时的状态,图3中体现的了轮圈8的位置关系,图4是针对一个转动辊的局部图。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转辊的在一定角度内的转动,带动插片在水平面的位置改变来实现对胎体的撑大,结构简介可靠,胎体的撑大与转辊对胎体的转动辊压利用同一个旋转主动力,降低了设备成本。转辊的整体直径较小,使得转辊在转动180°后,插片所在的空间位置变化相对不大,即转辊可以利用较小的力撑开胎体。插片方便与胎体内圈固定从而撑开胎体,同时又方便从胎体、轮圈之间拔出,转辊自身的侧面又能对刚附上轮圈后的胎体进行辊压整形,第二转轴保证了插片相对转辊的转动自由度,保证在撑大过程中,插片与胎体的接触面不变。实现在同一个设备上对胎体进行安装、整形,效率高。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插片4的顶部具备宽度往上渐窄的尖端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片顶部的尖端方便插片在胎体、轮圈之间插入与拔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插片4的水平横断面轮廓为圆弧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片圆弧弧度方便与胎体的内圈贴合,提高与胎体内圈的接触面积,防止插片将胎体内圈压出压痕损伤。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圆弧线的直径等于胎体7的内圈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片的弧线除了能够与胎体内圈吻合,同时提高的插片的横向抗弯能力,提高结构强度,能够承受胎体较大的收缩力。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辊1的侧面在其竖直横断面中具备凹槽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凹槽可以适应胎体的外表面轮廓。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2轮廓与胎体7的外圈横断面轮廓吻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刚刚附上轮圈上的胎体进行全方位的辊压整形,使得胎体与轮圈贴合准确紧密。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辊,转动辊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若干个转动辊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转动辊具备转辊和插片,所述转辊的自身轴线处具备竖向的第一转轴,所述转辊具备绕第一转轴旋转动力,所述插片位于转辊的顶部轴端上,所述插片的底部通过竖向的第二转轴与转辊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自身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所述第一转轴水平方向上位置固定且具备竖向的直线运动自由度;所述插片与胎体的内圈接触,所述转辊的侧面与胎体的外圈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辊,转动辊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若干个转动辊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转动辊具备转辊和插片,所述转辊的自身轴线处具备竖向的第一转轴,所述转辊具备绕第一转轴旋转动力,所述插片位于转辊的顶部轴端上,所述插片的底部通过竖向的第二转轴与转辊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自身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所述第一转轴水平方向上位置固定且具备竖向的直线运动自由度;所述插片与胎体的内圈接触,所述转辊的侧面与胎体的外圈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的顶部具备宽度往上渐窄的尖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的水平横断面轮廓为圆弧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装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敏杰陶元全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吉纳尔车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