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53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包括两路油路,每路油路包括油缸、防爆阀、板式球阀、测压接头、压力表、压力表开关、溢流阀、球阀和单向阀,防爆阀、板式球阀、测压接头、压力表、压力表开关、溢流阀、球阀和单向阀组成防爆阀组安装于缸旁阀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正常情况下,油液可快速通过防爆阀组,同时缸旁阀块的压力表实时监测油路压力,为其应对突发情况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并且在维修过程中便与调节内外部压力,从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内外压力及压差,同时,油缸在出现故障时,球阀和单向阀都可以为检修提供安全保障,组件中的溢流阀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压作用,从而使得油缸可以平稳运行,保障油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涉及油缸安全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液压缸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它是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缸实现的则是往复运动。液压缸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机床的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液压缸出现故障而导致设备停机的现象屡见不鲜。管路由于老化,磨损等外界因素影响,在长时间的外界风吹雨打情况下,容易破裂,导致油缸内外压差不平衡,从而损坏油缸并且造成其驱动的动力臂或者重物负载失去平衡,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油缸防爆阀作为一种安全阀组件,在油缸管路破裂等原因造成的油缸内外压差失衡情况下,切断油路,使得油缸内部油液不会外泄,保持内部压力不外泄,使得机械动力臂或者负载不会失衡掉落,从而保障人身安全,且防爆阀拆装方便,具有很大的适用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提供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降低事故发生几率,有效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和保障人身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包括无杆腔油路和有杆腔油路,所述无杆腔油路包括第一防爆阀和第一板式球阀,所述有杆腔油路包括第二防爆阀和第二板式球阀;所述第一防爆阀进油口连接至无杆腔输入油口,所述第一防爆阀的出油口连接至第一板式球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一板式球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缸无杆腔进油口;所述第二防爆阀进油口连接至有杆腔输入油口,所述第二防爆阀的出油口连接至第二板式球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板式球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缸有杆腔进油口;无杆腔油路和有杆腔油路,正常情况下为通路,故障时控制板式球阀的曲柄断流,控制保住系统压力,使得油缸可以维持原状态不动,便于检修。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测压接头、第一压力表及第一压力表开关,所述第一测压接头、第一压力表开关与第一压力表串联后接入第一板式球阀和油缸无杆腔进油口之间;还包括第二测压接头、第二压力表及第二压力表开关,所述第二测压接头、第二压力表开关与第二压力表串联后接入第二板式球阀和油缸有杆腔进油口之间;油液通过两条油路上的测压接头,由压力表显示油路压力,监测油路压力,为其应对突发情况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并且在维修过程中便与调节内外部压力,从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内外压力及压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爆阀、第一板式球阀、第一测压接头、第一压力表及第一压力表开关集成设置在缸旁阀块上;所述二防爆阀、第二板式球阀、第二测压接头、第二压力表及第二压力表开关设置在缸旁阀块上,所述阀块上安装不锈钢焊管,用于连通油路;缸旁阀块一侧与油缸进油口连接,一侧通过输入油口连接输油管路,输入油口包括有杆腔输入油口和无杆腔输入油口,输入油口设置在缸旁阀块上;第一、第二防爆阀安装在缸旁阀块上,便于安装拆卸,对油缸连接油口处联结螺纹不受影响,延长油缸使用寿命;还可以使得油液在进入防爆阀和板式球阀中时,由于流经的截面发生变化,使得通过的流量减少,起到了节流效果,减少了压力。进一步的,还包括备用油口,所述备用油口通过第一溢流阀连接于第一防爆阀和第一板式球阀之间,所述第一溢流阀设置于缸旁阀块上;所述备用油口通过第二溢流阀连接于第二防爆阀和第二板式球阀之间,所述第二溢流阀设置于缸旁阀块上,溢流阀,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系统保压作用;另一方面,在系统压力过大时,溢流阀被顶起,一部分油液流经溢流阀,进入备用油口,起到了快速泄压作用,保证了系统内压力的稳定与平衡。进一步的,所述备用油口通过第一球阀连接于第一防爆阀和第一板式球阀之间,所述第一球阀设置于缸旁阀块上;所述备用油口通过第二球阀连接于第二防爆阀和第二板式球阀之间,第二球阀设置于缸旁阀块上;当其中一个防爆阀作用油缸使得油路断开时候开启,打开油路,使油液流通出进油箱,正常情况下为球阀为关闭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备用油口通过第一单向阀连接至油缸无杆腔进油口,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缸旁阀块上;所述备用油口通过第二单向阀连接至油缸有杆腔进油口,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缸旁阀块上;在系统出现故障时,由于输入油口被堵住,在油缸检修时,从备用油口进油时,通过单向阀流进油液,便利油缸检修;正常状态下,单向阀油路为断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通过测压接头与压力表串联,油液通过测压接头,由压力表显示油路压力,一方面是为了监测油路压力并且反馈给液压系统,调节油路压力;另一方面是在油管发生爆裂或者其他故障时,此时压力表压差会很大,对此起到了预防监测作用并且在维修过程中便与调节内外部压力,从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内外压力及压差。(2)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一旦油缸因外部管路破裂或遭遇其他故障使得油缸管路内外的系统压差过大时,此时因通过油路的压力过高,缸旁阀块中的防爆阀的阀芯被瞬间顶起,从而切断油口通路,避免了油液外泄喷出,保住了油缸内部系统压力,使得油缸保持在其运动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保证了重物的位置不会掉落,保障了人身安全,同时也能够防止空气进入污染了油液,造成其他不良影响。(3)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在出现故障之后,此时防爆阀触发,切断油路,保住了系统内外压力,同时,我们将板式球阀的曲柄连杆机构保持在断开位置,进一步切断油口油路,检修油路,更换和安装新的防爆阀,安装完成后,由测压接头和压力表检测油路压力,此时的压力达到工作正常值时,再之后打开板式球阀开关,保持通路。另外,在其他情况下,如遇到其他状况,也可断开板式球阀,便与工作人员检修,大大方便了工作流程,减少了人员伤亡,节约了成本。(4)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在油缸安装带有防爆阀组件的缸旁阀块,一方面相对于独立安装的防爆阀来说,进一步达到了节流效果,并且使得在管路破裂时,油缸不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延长了油缸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防爆阀的安装与拆卸过程中,有效的保证了系统压力,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并且安全便捷。达到了很好的节约成本的效果。(5)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安装了溢流阀,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系统保压作用;另一方面,在流经阀组的系统压力过大时,溢流阀被顶起,一部分油液流经溢流阀,起到了快速泄压作用,保证了系统内压力的稳定与平衡。在系统出现故障时,由于输入油口被堵住,在油缸检修时,从备用油口进油时,通过单向阀流经油液,便利油缸检修;正常状态下,单向阀油路为断路。同时,在故障时候由于某一个防爆阀作用油缸使得油路断开,球阀开启,打开油路,使油液流通,在检修时使用,正常情况下球阀为关闭状态,起到双重保护。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包括油缸1、第一防爆阀21、第二防爆阀22、第一板式球阀31、第二板式球阀32、第一测压接头41、第二测压接头42、第一压力表51、第二压力表52、第一压力表开关61、第二压力表开关62、第一溢流阀71、第二溢流阀72、第一球阀81、第二球阀82、第一单向阀91和第二单向阀92;无杆腔进油时,油液经输入油口A口流入,流经第一防爆阀、板式球阀进入无杆腔,作用于油缸,与此同时,油液阀块上的第一测压接头,第一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杆腔油路和有杆腔油路,所述无杆腔油路包括第一防爆阀和第一板式球阀,所述有杆腔油路包括第二防爆阀和第二板式球阀;所述第一防爆阀进油口连接至无杆腔输入油口,所述第一防爆阀的出油口连接至第一板式球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一板式球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缸无杆腔进油口;所述第二防爆阀进油口连接至有杆腔输入油口,所述第二防爆阀的出油口连接至第二板式球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板式球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缸有杆腔进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杆腔油路和有杆腔油路,所述无杆腔油路包括第一防爆阀和第一板式球阀,所述有杆腔油路包括第二防爆阀和第二板式球阀;所述第一防爆阀进油口连接至无杆腔输入油口,所述第一防爆阀的出油口连接至第一板式球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一板式球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缸无杆腔进油口;所述第二防爆阀进油口连接至有杆腔输入油口,所述第二防爆阀的出油口连接至第二板式球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板式球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缸有杆腔进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测压接头、第一压力表及第一压力表开关,所述第一测压接头、第一压力表开关与第一压力表串联后接入第一板式球阀和油缸无杆腔进油口之间;还包括第二测压接头、第二压力表及第二压力表开关,所述第二测压接头、第二压力表开关与第二压力表串联后接入第二板式球阀和油缸有杆腔进油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爆阀、第一板式球阀、第一测压接头、第一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野马可孙羿王友胜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