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氨基树脂类鞣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129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氨基树脂类鞣剂的方法,属于皮革化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同时对氨基树脂鞣剂进行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得改性氨基树脂类鞣剂在复鞣应用中,成革的崩破强度与未改性的四羟甲基季磷盐鞣剂相比提升10~50N/mm,与未改性的氨基树脂鞣剂相比提升5~15N/mm;成革的厚度与未改性的四羟甲基季磷盐鞣剂相比提升1~4%,与未改性的氨基树脂鞣剂相比提升1~3%;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易于产业化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氨基树脂类鞣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革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氨基树脂类鞣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鞣制是使生皮转化为革的质变过程,而能将皮转变为革的化学材料称为鞣剂,在制革生产过程中可使用的鞣剂有无机鞣剂和有机鞣剂等。近年来,四羟甲基季磷盐作为有机磷鞣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机磷鞣剂不仅与皮革胶原有较强的交联能力,而且能赋予成革防腐、阻燃和较强的撕裂强度等性能。但由于有机磷鞣剂分子结构中一个磷原子周围有四个羟甲基,这四个羟甲基并不能与胶原完全反应,因此剩余羟甲基会转变并释放出甲醛,从而可能提高成革中游离甲醛的含量。除此之外,单用有机磷鞣剂鞣革粒面洁白,但较为扁薄,丰满度不够。氨基树脂类鞣剂一般是指含氮的羟甲基化合物,一般是以脲、硫脲、三聚氰胺和双氰胺等为原料与甲醛反应而制得的鞣剂。氨基树脂类鞣剂主要包括三聚氰胺树脂鞣剂、脲醛树脂鞣剂和双氰胺树脂鞣剂。三聚氰胺树脂鞣剂属氨基树脂鞣剂之一,通常为一羟甲基三聚氰胺到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该鞣剂价格低廉,对皮革选择填充性好,可缩小皮革的部位差,使皮革粒面紧实,革身丰满,所鞣制的皮革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氨基树脂类鞣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四羟甲基季磷盐加入到反应容器,然后将氨基树脂类鞣剂用水溶解并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将二元胺化合物的水溶液滴加至反应容器中;四羟甲基季磷盐、氨基树脂类鞣剂、二元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1:0.5~1: 0.5~2;2)升温至35~50℃进行反应;3)调节pH至3.0~7.0,继续反应,反应完毕后,即得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的氨基树脂鞣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氨基树脂类鞣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四羟甲基季磷盐加入到反应容器,然后将氨基树脂类鞣剂用水溶解并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将二元胺化合物的水溶液滴加至反应容器中;四羟甲基季磷盐、氨基树脂类鞣剂、二元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1:0.5~1:0.5~2;2)升温至35~50℃进行反应;3)调节pH至3.0~7.0,继续反应,反应完毕后,即得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的氨基树脂鞣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氨基树脂类鞣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羟甲基季磷盐为四羟甲基硫酸磷或四羟甲基氯化磷。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二元胺和四羟甲基季磷盐改性氨基树脂类鞣剂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友昌王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