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03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上夹机构、下夹机构及凸轮驱动机构,上夹机构和下夹机构通过夹持部上下对齐,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依次分布在转轴上的横移凸轮、上夹开合凸轮、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上夹机构的往复移动、上夹机构夹持部的夹紧与松开以及下夹机构夹持部的夹紧与松开均通过凸轮驱动机构的转动即可实现。整个装置中,只需要提供一个动力源驱动该凸轮驱动机构转动,就可使得裸品电容的上料和工位转移、上夹机构对裸品电容头部的夹紧和松开以及下夹机构对裸品电容引脚的夹紧和松开这些动作在凸轮驱动机构的一个转动周期内有序完成,其配合精度更高,运行稳定性更好,成本更低,结构更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应用在电容生产设备上,其主要功能为实现电容裸品的夹取上料,并且在夹取过程中对电容裸品实现分脚、整形、测极性、不良排料、引线切脚、脚线整形以及交接上料等,经夹取上料的裸品电容依次通过各个功能工位。因此,这就需要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可以完成裸品电容的持续上料和工位之间的持续转移,并在每一个工位可规律性的对裸品电容进行夹紧与松开,并做到夹紧动作与工位转移动作的精密配合。现有的裸品电容上料装置中一般都是通过相互独立的动力装置分别实现裸品电容的持续上料以及对裸品电容进行夹紧与松开,在裸品电容持续通过每一个工位时,动力装置之间需要精准的配合,否则容易出现动作超前后滞后,进而导致装置无法正常运行。所以现有的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存在配合精度要求高且难以保证的问题,并且需要两个动力源,结构不够紧凑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上夹机构、下夹机构以及凸轮驱动机构,所述上夹机构包括底座以及盖板,所述下夹机构包括下夹前和下夹后,底座和盖板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夹持部,下夹前和下夹后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夹持部,上夹机构和下夹机构通过夹持部上下对齐,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依次分布在转轴上的横移凸轮、上夹开合凸轮、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所述横移凸轮沿周向设有螺旋环,上夹机构通过横移摆臂与螺旋环连接,横移凸轮转动的同时螺旋环带动横移摆臂摆动,进而使得上夹机构沿转轴轴向往复移动;底座或盖板通过上夹开合摆臂与上夹开合凸轮连接,上夹开合凸轮转动的同时带动上夹开合摆臂垂直于转轴轴向摆动,进而使得盖板上的夹持部相对于底座上的夹持部做相向或背离运动;所述下夹前通过第一下夹开合摆臂与下夹前连接,所述下夹后通过第二下夹开合摆臂与下夹后连接,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同步转动,第一下夹开合摆臂和第二下夹开合摆臂垂直于转轴轴向呈反向摆动,进而使得下夹前和下夹后上的夹持部做相向或背离运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制成一体并形成双面凸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面凸轮的两侧面均形成有凹槽,上夹开合凸轮的一个侧面形成有凹槽,第一下夹开合摆臂和第二下夹开合摆臂的端部分别嵌入至双面凸轮两侧的凹槽内,上夹开合摆臂的端部嵌入至上夹开合凸轮一侧的凹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下夹开合摆臂、第二下夹开合摆臂以及上夹开合摆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周与凹槽的侧壁滚动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横移摆臂的端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滚轮,两个第二滚轮通过外周夹持住螺旋环的两侧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与盖板之间连接有提供弹性力的弹性件,位于底座上的夹持部和位于盖板上的夹持部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呈松开状态。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夹持部的数量为9个,9组夹持部所对应的加工工位依次为分脚工位、整形工位、测极性工位、换向工位、复测极性工位、不良排料工位、引线切脚工位、脚线整形工位和交接上料工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分脚工位的前端设置有对接的振动输送装置,上夹机构通过沿转轴轴向往复移动不断的将振动输送装置内的电容转移至下夹机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凸轮驱动机构还包括整形凸轮,所述整形凸轮通过整形摆臂连接至整形工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横移摆臂、上夹开合摆臂、第一下夹开合摆臂、第二下夹开合摆臂以及整形摆臂均铰接在机架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上夹机构的往复移动、上夹机构夹持部的夹紧与松开以及下夹机构夹持部的夹紧与松开均通过凸轮驱动机构的转动即可实现。整个装置中,只需要提供一个动力源驱动该凸轮驱动机构转动,就可使得裸品电容的上料和工位转移、上夹机构对裸品电容头部的夹紧和松开以及下夹机构对裸品电容引脚的夹紧和松开这些动作在凸轮驱动机构的一个转动周期内有序完成。采用一个动力源周期性的转动来驱动所有动作的完成,相较于采用多个动力源独立驱动完成各自的动作,各个动作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且在运行过程中稳定性更好。同时,一个动力源取代两个或多个动力源,成本更低,结构更紧凑。并且,采用纯机械结构式来实现运动的控制,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上夹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夹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凸轮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上夹机构3、下夹机构4以及凸轮驱动机构2,上夹机构3安装在下夹机构4的正上方,凸轮驱动机构2安装在机架1的下方。具体地,上夹机构3包括底座31以及设置在底座31上方的盖板32,下夹机构4包括下夹前41和下夹后42,底座31和盖板32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夹持部33,下夹前41和下夹后42上也分别相对设置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夹持部33,上夹机构3和下夹机构4通过夹持部33上下对齐,凸轮驱动机构2包括依次分布在转轴上的横移凸轮21、上夹开合凸轮23、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横移凸轮21、上夹开合凸轮23、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同轴转动。夹持部33用来夹持裸品电容6,相对的一组夹持部33相向移动或者背向移动,实现裸品电容6的夹紧与松开。下夹机构4上每一对夹持部33对应着一个加工工位,上夹机构3上的夹持部33位于下夹机构4上的夹持部33的正上方。盖板32相对底座31垂直于转轴轴向往复移动,进而实现对裸品电容6头部的夹紧与松开;下夹前41和下夹后42相对或背离移动以实现对裸品电容6引脚的夹紧与松开。为了实现上夹机构3的横移取料,横移凸轮21沿周向设有螺旋环211,上夹机构3通过横移摆臂25与螺旋环211连接,此处可以是底座31与横移摆臂25连接,也可以是盖板32与横移摆臂25连接,底座31和盖板32在转轴的轴向不会发生相对位移,有效确保上夹机构3整体跟随横移摆臂25移动。横移凸轮21转动的同时螺旋环211带动横移摆臂25摆动,进而使得上夹机构3沿转轴轴向往复移动;该螺旋环211在横移凸轮21的外周形成一个封闭环,该螺旋环211包括可驱动横移摆臂25实现左右摆动的弧形偏移段以及保持横移摆臂25相对静止的直线保持段,弧形偏移段和直线保持段交替连接构成封闭环,使得横移凸轮21在一个转动周期内可带动横移摆臂25完成左右摆动以及在摆动至左右最大位置保持特定时间段的静止。横移摆臂25在不断的摆动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裸品电容6在工位之间的转移。底座31或盖板32通过上夹开合摆臂27与上夹开合凸轮23连接,上夹开合凸轮23转动的同时带动上夹开合摆臂27垂直于转轴轴向摆动,进而使得盖板32上的夹持部33相对于底座31上的夹持部33做相向或背离运动。上夹开合摆臂27可以与底座31连接,也可以与盖板32连接,上夹开合摆臂27带动底座31和盖板32其中一个垂直于转轴轴向移动,即可实现上夹机构3中的夹持部33做相对或背离运动,以便完成裸品电容6头部的夹紧和松开。下夹前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上夹机构、下夹机构以及凸轮驱动机构,所述上夹机构包括底座以及盖板,所述下夹机构包括下夹前和下夹后,底座和盖板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夹持部,下夹前和下夹后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夹持部,上夹机构和下夹机构通过夹持部上下对齐,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依次分布在转轴上的横移凸轮、上夹开合凸轮、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所述横移凸轮沿周向设有螺旋环,上夹机构通过横移摆臂与螺旋环连接,横移凸轮转动的同时螺旋环带动横移摆臂摆动,进而使得上夹机构沿转轴轴向往复移动;底座或盖板通过上夹开合摆臂与上夹开合凸轮连接,上夹开合凸轮转动的同时带动上夹开合摆臂垂直于转轴轴向摆动,进而使得盖板上的夹持部相对于底座上的夹持部做相向或背离运动;所述下夹前通过第一下夹开合摆臂与下夹前连接,所述下夹后通过第二下夹开合摆臂与下夹后连接,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同步转动,第一下夹开合摆臂和第二下夹开合摆臂垂直于转轴轴向呈反向摆动,进而使得下夹前和下夹后上的夹持部做相向或背离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上夹机构、下夹机构以及凸轮驱动机构,所述上夹机构包括底座以及盖板,所述下夹机构包括下夹前和下夹后,底座和盖板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夹持部,下夹前和下夹后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夹持部,上夹机构和下夹机构通过夹持部上下对齐,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依次分布在转轴上的横移凸轮、上夹开合凸轮、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所述横移凸轮沿周向设有螺旋环,上夹机构通过横移摆臂与螺旋环连接,横移凸轮转动的同时螺旋环带动横移摆臂摆动,进而使得上夹机构沿转轴轴向往复移动;底座或盖板通过上夹开合摆臂与上夹开合凸轮连接,上夹开合凸轮转动的同时带动上夹开合摆臂垂直于转轴轴向摆动,进而使得盖板上的夹持部相对于底座上的夹持部做相向或背离运动;所述下夹前通过第一下夹开合摆臂与下夹前连接,所述下夹后通过第二下夹开合摆臂与下夹后连接,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同步转动,第一下夹开合摆臂和第二下夹开合摆臂垂直于转轴轴向呈反向摆动,进而使得下夹前和下夹后上的夹持部做相向或背离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前凸轮和下夹后凸轮制成一体并形成双面凸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裸品电容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凸轮的两侧面均形成有凹槽,上夹开合凸轮的一个侧面形成有凹槽,第一下夹开合摆臂和第二下夹开合摆臂的端部分别嵌入至双面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达奇刘旭阳吕海军马争晖曹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