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件抓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033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件抓料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转动杆、空心杆、拉块、钢丝绳、L型槽、凹形块、弹簧、夹块、压杆、通槽、磁环、金属环、弹性绳、摩擦片、推杆、凹槽、固定轮以及万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拉动拉块,拉块移动带动钢丝绳移动,钢丝绳移动带动夹块移动,夹块移动使得弹簧产生弹力,利用转动杆以及空心杆将凹形块调节到合适位置,使得铸造件放置在凹形块内部,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夹块移动对铸造件进行夹持,推动压杆,压杆移动带动摩擦片移动,摩擦片移动带动与固定轮贴合,进而对固定轮进行固定,压杆移动的同时带动磁环移动,当摩擦片与固定轮贴合时,磁环与金属环贴合,进而对压杆以及摩擦片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件抓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件抓料器,具体是一种铸造件抓料装置,属于铸件夹取

技术介绍
汽车零部件铸造后,需要将铸造件抓取送入后续加工工序中,现有技术多为人工输送铸造件,由于铸造件温度较高,易导致工作人员被烫伤。目前使用的铸造件抓料装置存在一定缺陷,缺少便捷夹取功能,凹形块内部一般通过夹块以及弹簧对铸造件进行夹取,但不方便移动夹块,只能通过转动杆以及空心杆将铸造件强行夹持在夹块之间,不方便进行操作,同时缺少底板固定功能,在夹取铸造件时,底板在固定轮以及万向轮的作用下容易晃动,降低夹持铸造件的工作效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铸造件抓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铸造件抓料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铸造件抓料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转动杆、固定轮、万向轮、夹持机构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底板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轮以及两个万向轮,所述底板顶端对称安装两个支撑柱,且两个支撑柱之间安装转动杆;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空心杆、拉块、钢丝绳、L型槽、凹形块、弹簧以及夹块,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上安装空心杆,所述空心杆内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件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柱(2)、转动杆(3)、固定轮(19)、万向轮(20)、夹持机构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底板(1)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轮(19)以及两个万向轮(20),所述底板(1)顶端对称安装两个支撑柱(2),且两个支撑柱(2)之间安装转动杆(3);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空心杆(4)、拉块(5)、钢丝绳(6)、L型槽(7)、凹形块(8)、弹簧(9)以及夹块(10),所述转动杆(3)环形侧面上安装空心杆(4),所述空心杆(4)内部安装拉块(5),所述拉块(5)一端固定两根钢丝绳(6),所述空心杆(4)一端固定在凹形块(8)上,所述凹形块(8)内部对称开设两个L型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件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柱(2)、转动杆(3)、固定轮(19)、万向轮(20)、夹持机构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底板(1)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轮(19)以及两个万向轮(20),所述底板(1)顶端对称安装两个支撑柱(2),且两个支撑柱(2)之间安装转动杆(3);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空心杆(4)、拉块(5)、钢丝绳(6)、L型槽(7)、凹形块(8)、弹簧(9)以及夹块(10),所述转动杆(3)环形侧面上安装空心杆(4),所述空心杆(4)内部安装拉块(5),所述拉块(5)一端固定两根钢丝绳(6),所述空心杆(4)一端固定在凹形块(8)上,所述凹形块(8)内部对称开设两个L型槽(7),所述L型槽(7)内部安装钢丝绳(6),所述凹形块(8)内部对称固定两个弹簧(9),且弹簧(9)内端固定在夹块(10)上,所述钢丝绳(6)一端固定在夹块(10)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压杆(11)、通槽(12)、磁环(13)、金属环(14)、弹性绳(15)、摩擦片(16)、推杆(17)以及凹槽(18),所述底板(1)底端开设凹槽(18),所述凹槽(18)内部固定金属环(14),所述金属环(14)底端固定弹性绳(15),所述弹性绳(15)一端固定在摩擦片(1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革富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富德数控机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