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造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92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造粒机构,包括造粒筒、分隔板、破碎腔、造粒腔、搅拌轴、造粒轴、梳齿、控制装置,所述造粒筒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筒状结构,造粒筒上端为进料端,造粒筒的下端为出料端,造粒筒的下方设有一用于接料的链网输送带,所述造粒筒内设有一个分隔板,分隔板上设有落料口,分隔板将造粒筒内部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破碎腔和位于下方的造粒腔,所述分隔板内设有一根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叶,搅拌轴与一台位于造粒筒外部的第一电机相连,所述造粒腔内设有两根平行的造粒轴,每根造粒轴均与一台位于造粒筒外部的第二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含有环状槽造粒套相配合,使得造粒机构可有效的进行造粒,造粒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造粒机构
本技术涉及环保的
,特别是污泥造粒机构的

技术介绍
在生产生活中会产生许多污泥状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进行处理。由于污泥状废弃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水分,需要将水分去除形成颗粒状废弃物,再进行处理。现有的污泥造粒机构造粒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处理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污泥造粒机构,能够使造粒机构可高效的进行造粒,且造粒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泥造粒机构,包括造粒筒、分隔板、破碎腔、造粒腔、搅拌轴、造粒轴、梳齿、控制装置,所述造粒筒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筒状结构,造粒筒上端为进料端,造粒筒的下端为出料端,造粒筒的下方设有一用于接料的链网输送带,所述造粒筒内设有一个分隔板,分隔板上设有落料口,分隔板将造粒筒内部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破碎腔和位于下方的造粒腔,所述分隔板内设有一根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叶,搅拌轴与一台位于造粒筒外部的第一电机相连,所述造粒腔内设有两根平行的造粒轴,每根造粒轴均与一台位于造粒筒外部的第二电机相连,所述造粒轴上套有一造粒套,造粒套位于造粒腔内,两个造粒套的外壁相接触,所述造粒套上设有若干个与造粒套同心的环状槽,所述造粒套下方设有一根与造粒套平行的固定条,固定条上设有若干梳齿,每个环状槽对应一个,梳齿顶端伸入环状槽内且与环状槽的槽底相接触,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链网输送带均与控制装置相连。作为优选,所述落料口呈长条状,落料口与造粒轴平行,落料口位于两个造粒套相接触处的正上方。作为优选,所述分隔板自边缘处向落料口处向下倾斜,分隔板底部设有一根落料管,落料管的上端为分隔板的落料口,落料管的截面与落料口相同,落料管的底端低于造粒筒的最高处。作为优选,所述梳齿的顶端的宽度与环状槽的宽度相同,梳齿的顶端面呈圆弧形。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叶在搅拌轴上围成若干圈,相邻圈内的搅拌叶相互错开。作为优选,所述环状槽的宽度等于相邻环状槽所夹区域之间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两个含有环状槽造粒套相配合,使得造粒机构可有效的进行造粒,造粒效果好;梳齿的设置可有效的将粒状污泥从环状槽内刮出,也保证了造粒套的造粒效果;落料管的设置使得造粒效果更加理想。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污泥造粒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污泥造粒机构的局部俯视图。图中:1-造粒筒、2-搅拌轴、3-造粒轴、4-链网输送带、5-控制装置、10-分隔板、11-落料口、12-落料管、15-破碎腔、16-造粒腔、20-第一电机、21-搅拌叶、30-第二电机、31-造粒套、32-环状槽、35-固定条、36-梳齿。【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污泥造粒机构,包括造粒筒1、分隔板10、破碎腔15、造粒腔16、搅拌轴2、造粒轴3、梳齿36、控制装置5,所述造粒筒1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筒状结构,造粒筒1上端为进料端,造粒筒1的下端为出料端,造粒筒1的下方设有一用于接料的链网输送带4,所述造粒筒1内设有一个分隔板10,分隔板10上设有落料口11,分隔板10将造粒筒1内部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破碎腔15和位于下方的造粒腔16,所述分隔板10内设有一根搅拌轴2,搅拌轴2上设有若干搅拌叶21,搅拌轴2与一台位于造粒筒1外部的第一电机20相连,所述造粒腔16内设有两根平行的造粒轴3,每根造粒轴3均与一台位于造粒筒1外部的第二电机30相连,所述造粒轴3上套有一造粒套31,造粒套31位于造粒腔16内,两个造粒套31的外壁相接触,所述造粒套31上设有若干个与造粒套31同心的环状槽32,所述造粒套31下方设有一根与造粒套31平行的固定条35,固定条35上设有若干梳齿36,每个环状槽32对应一个,梳齿36顶端伸入环状槽32内且与环状槽32的槽底相接触,所述第一电机20、第二电机30、链网输送带4均与控制装置5相连,所述落料口11呈长条状,落料口11与造粒轴3平行,落料口11位于两个造粒套31相接触处的正上方,所述分隔板10自边缘处向落料口11处向下倾斜,分隔板10底部设有一根落料管12,落料管12的上端为分隔板10的落料口11,落料管12的截面与落料口11相同,落料管12的底端低于造粒筒1的最高处,所述梳齿36的顶端的宽度与环状槽32的宽度相同,梳齿36的顶端面呈圆弧形,所述搅拌叶21在搅拌轴2上围成若干圈,相邻圈内的搅拌叶21相互错开,所述环状槽32的宽度等于相邻环状槽32所夹区域之间的宽度。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污泥造粒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两个造粒轴3转动方向相反,两个造粒轴3带动污泥向两隔造粒套31接触处移动,含有环状槽32造粒套31相配合,使得造粒机构可有效的进行造粒,造粒效果好;梳齿36的设置可有效的将粒状污泥从环状槽32内刮出,也保证了造粒套31的造粒效果;落料管12的设置使得造粒效果更加理想。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造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造粒筒(1)、分隔板(10)、破碎腔(15)、造粒腔(16)、搅拌轴(2)、造粒轴(3)、梳齿(36)、控制装置(5),所述造粒筒(1)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筒状结构,造粒筒(1)上端为进料端,造粒筒(1)的下端为出料端,造粒筒(1)的下方设有一用于接料的链网输送带(4),所述造粒筒(1)内设有一个分隔板(10),分隔板(10)上设有落料口(11),分隔板(10)将造粒筒(1)内部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破碎腔(15)和位于下方的造粒腔(16),所述分隔板(10)内设有一根搅拌轴(2),搅拌轴(2)上设有若干搅拌叶(21),搅拌轴(2)与一台位于造粒筒(1)外部的第一电机(20)相连,所述造粒腔(16)内设有两根平行的造粒轴(3),每根造粒轴(3)均与一台位于造粒筒(1)外部的第二电机(30)相连,所述造粒轴(3)上套有一造粒套(31),造粒套(31)位于造粒腔(16)内,两个造粒套(31)的外壁相接触,所述造粒套(31)上设有若干个与造粒套(31)同心的环状槽(32),所述造粒套(31)下方设有一根与造粒套(31)平行的固定条(35),固定条(35)上设有若干梳齿(36),每个环状槽(32)对应一个,梳齿(36)顶端伸入环状槽(32)内且与环状槽(32)的槽底相接触,所述第一电机(20)、第二电机(30)、链网输送带(4)均与控制装置(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造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造粒筒(1)、分隔板(10)、破碎腔(15)、造粒腔(16)、搅拌轴(2)、造粒轴(3)、梳齿(36)、控制装置(5),所述造粒筒(1)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筒状结构,造粒筒(1)上端为进料端,造粒筒(1)的下端为出料端,造粒筒(1)的下方设有一用于接料的链网输送带(4),所述造粒筒(1)内设有一个分隔板(10),分隔板(10)上设有落料口(11),分隔板(10)将造粒筒(1)内部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破碎腔(15)和位于下方的造粒腔(16),所述分隔板(10)内设有一根搅拌轴(2),搅拌轴(2)上设有若干搅拌叶(21),搅拌轴(2)与一台位于造粒筒(1)外部的第一电机(20)相连,所述造粒腔(16)内设有两根平行的造粒轴(3),每根造粒轴(3)均与一台位于造粒筒(1)外部的第二电机(30)相连,所述造粒轴(3)上套有一造粒套(31),造粒套(31)位于造粒腔(16)内,两个造粒套(31)的外壁相接触,所述造粒套(31)上设有若干个与造粒套(31)同心的环状槽(32),所述造粒套(31)下方设有一根与造粒套(31)平行的固定条(35),固定条(35)上设有若干梳齿(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安铭司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友环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