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088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包括放置新能源汽车的载车板,载车板上设有车轮限位条,车轮限位条设有压电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轮位置信息,并将车轮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载车板装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上装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与设置在新能源汽车底部的受电装置配合组成供受电装置;控制系统接受压电传感器的信息、控制移动支架的移动,并控制充电的开始和停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兼顾成本节约且简单可靠,让新能源汽车充电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负担。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给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近年,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迅速,随之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充电设施的配套数量和质量成了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主要充电设施即充电桩有两种充电方式,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基于有线的充电方式的充电桩,技术比较简单,依靠人工操作,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基于无线的充电技术仍在研究过程中,然而,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传输距离受到一定的限制,电磁泄露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在研的充电技术过于复杂,实用性、可维护性和成本方面都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放置新能源汽车的载车板,载车板上设有车轮限位条,车轮限位条设有压电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轮位置信息,并将车轮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载车板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放置新能源汽车的载车板,载车板上设有车轮限位条,车轮限位条设有压电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轮位置信息,并将车轮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载车板装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上装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与设置在新能源汽车底部的受电装置配合组成供受电装置;控制系统接受压电传感器的信息、控制移动支架的移动,并控制充电的开始和停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放置新能源汽车的载车板,载车板上设有车轮限位条,车轮限位条设有压电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轮位置信息,并将车轮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载车板装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上装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与设置在新能源汽车底部的受电装置配合组成供受电装置;控制系统接受压电传感器的信息、控制移动支架的移动,并控制充电的开始和停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车轮限位条有前后二根,停车时车后轮嵌压在前后二根车轮限位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是:移动支架装于载车板下方,移动支架可使供电装置在一定的平面区域内移动至任意位置,便于供电装置和受电装置对接;载车板设有一开口,供电装置由该开口向上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供电侧底座、摄像头、供电对接头和供电电极;供电侧底座下方装配在移动支架上;供电侧底座上方呈阶梯柱状,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伸缩,也可使供电对接头沿竖直方向对称轴旋转,方便调整供电对接头高度和水平方向角度;供电对接头固装于供电侧底座顶端,供电侧底座顶端另设有摄像头;供电对接头上设有供电电极;供电对接头与供电侧底座的顶部之间设有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检测供电装置和受电装置对接时的作用力;摄像头与控制系统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受电装置包括受电侧底座、受电对接头、受电电极和防护罩;受电对接头在受电侧底座上,受电对接头上设有受电电极,受电对接头上方设有防护罩用于防护受电对接头,受电侧底座用于将受电装置倒置固装在新能源汽车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是:受电对接头呈Y形,受电对接头与受电侧底座由防护内罩挡板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荣华仲崇贵薛同莲潘宝珠赵永林谭志中兰燕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