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871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包括密封部位和装卡部位,装卡部位包括密实橡胶层、PVC橡胶层、金属骨架、密封齿、外装饰面,密封部位包括海绵橡胶层,金属骨架呈倒U型,PVC橡胶层设置在金属骨架的外侧,并在U型槽的内侧形成密封齿,密实橡胶层设置在PVC橡胶层的外侧,密实橡胶层右侧形成装饰条,装饰条的外侧设置有外装饰面;海绵橡胶层与密实橡胶层为一体,海绵橡胶层内部设置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调整舌与缓冲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密封条采用橡胶与金属骨架的组合,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了密封条的密封性和使用性能,密封条具有耐寒、耐热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机械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制品,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
技术介绍
汽车密封件包括密封条、汽车门框、玻璃导槽等部件。其中,汽车门框密封条是汽车密封条产品当中最重要的密封条之一,直接关系到座舱密封性的好坏,在整车密封质量评价当中占主导地位,汽车门框密封条安装于汽车门框止口边缘上,对车门及车门框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隔绝车外部的噪声,防止水、尘埃等向车内渗透,保持乘坐舒适性,当汽车行驶在刮风下雨的天气中,汽车门框密封条还起到降低车内风雨噪声的作用,除此之外,汽车门框密封条还起到弥补钣金制造及装配中的误差的作用,同时起到装饰的作用,由于车门存在开启与关闭两种状态,故该密封属于动态密封。常用的汽车门框密封条的结构形式包括单泡结构、双泡结构、无泡结构,如申请号为201510012823.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104553706A),公开了一种可调车门门框密封条,该密封条为单泡结构,包括海绵泡管和呈U型的夹持部,海绵泡管内具有空腔,海绵泡管与夹持部顶边之间连接有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且连接带一、海绵泡管和夹持部顶边合围形成空腔一,连接带二、海绵泡管和夹持部顶边合围形成空腔二,空腔一和空腔二分别设置在空腔的两侧,且空腔一和空腔二内分别插设有调整条,使用时将夹持部卡在车门门框内,当关闭车门时,如果车门和海绵泡管之间的缝隙过大则在空腔一和空腔二内更换一根稍大的调整条,当缝隙过小则在空腔一和空腔二内更换一根稍小的调整条。但是,可调车门门框密封条实现它的技术方案的方法是,需要先将车门门框密封条安装于汽车门框止口边缘上进行测试,测试车门与海绵泡管之间的空隙,如果空隙过大或者过小需要将密封条拆卸下来进行调整条的更换,安装使用不仅麻烦,还会造成密封条材料的浪费,不符合实际的汽车生产与安装规律。除此之外,现有的汽车车门门框密封条在安装的过程中固定程度不合适,造成密封条的插拔力过大或者过小,对汽车密封条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密封条经过多次的车门开合之后,会出现脱离或者开关门困难的问题,多次对密封条的泡管橡胶部分进行挤压,虽为弹性材料,但是不合理的密封条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密封条的使用寿命,使密封条产生较大的变形,进而影响其密封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密封条的使用寿命短、使用性能欠佳等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通过将金属骨架、PVC橡胶、海绵橡胶与改性乙丙橡胶组合,即节约了汽车密封条的制造成本,又保证了密封条的密封性与使用性能,通过连接带、调整条和缓冲空腔来调节汽车车门与门框之间的密封程度,不需要更换新的调整条,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包括密封部位和装卡部位,所述装卡部位包括密实橡胶层、PVC橡胶层、金属骨架、密封齿、外装饰面,密封部位包括海绵橡胶层,所述金属骨架呈倒U型,所述PVC橡胶层设置在金属骨架的外侧,并在U型槽的两内侧形成互相交错的密封齿,所述密实橡胶层采用改性乙丙橡胶,密实橡胶层设置在PVC橡胶层的外侧,密实橡胶层右侧形成装饰条,装饰条的外侧以及密实橡胶层的上侧设置有外装饰面;所述海绵橡胶层与密实橡胶层的左端连接形成为一体,海绵橡胶层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海绵橡胶层在空腔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为向空腔内部弯曲的海绵橡胶,第二连接带内部形成调整空腔,调整空腔内部设置有调整舌,所述海绵橡胶层在空腔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带,第一连接带内部形成缓冲空腔,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调整舌与海绵橡胶层为一体结构。所述PVC橡胶层所用橡胶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配比为:PVC(聚氯乙烯),45-70%;丙烯酸酯共聚物,2-16%;第一增塑剂,8-15%;第二增塑剂,2-4%;碳酸钙,15-25%;钙锌稳定剂,0.5-2%;己二酸二辛酯,0.5-2%;癸二酸二辛酯,0.5-2%;十溴二苯乙烷,1-5%;三氧化二锑,0.8-3.5%;聚乙烯蜡,0.3-1%;松香,0.6-2%;炭黑,8-25%。所述海绵橡胶层所用橡胶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配比为:EPDM(三元乙丙橡胶),40-50%;炭黑,15-45%;纳米高岭土,15-30%;碳酸钙,8-30%;钙锌稳定剂,0.6-2.5%;硬脂酸,0.1-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1-1%;稳泡剂,3-5%。所述改性乙丙橡胶所用材料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配比为:EPDM,40-50%;炭黑,20-45%;纳米高岭土,20-30%;碳酸钙,10-30%;钙锌稳定剂,0.6-2.5%;硬脂酸,0.1-0.8%;松香,1-2.5%;将上述各组分材料制成橡胶溶液后,用橡胶溶液与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制得氯磺化乙丙橡胶,即改性乙丙橡胶。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所述密封齿设置有三个,U型槽内部左侧设置有两个,右侧设置一个,相交错排布。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每个第二连接带与一个调整舌为一组,第二连接带在空腔内部的左侧设置有2-5组。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所述缓冲空腔有三个,中间的缓冲空腔的尺寸大于其上下两侧的缓冲空腔的尺寸。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所述金属骨架选择钢带、镀锌钢丝或者聚酯线中的一种。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为改善门框密封条密封部位表面的耐磨性和冷冻粘连性能,需要在密封部位的外表面沿全长范围喷涂有机硅涂层材料。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为改善门框密封条装卡部位的防水性能,在门框密封条装卡部位U型槽的底部或侧部沿全长范围灌注能长期保持粘性的密封胶(通常为丁基胶),或者也可以在其U型槽的底部通过胶粘的方式设计海绵挡块,或者将装卡部位的一两个密封齿设计为海绵齿,也可以在U型槽靠外的端部增加一些海绵防水齿来解决。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所述PVC采用三型树脂,所述EPDM采用ENB型的EPDM,所述碳酸钙采用活性轻质碳酸钙;所述第一增塑剂采用新型环保增塑剂,新型环保增塑剂为已有材料,新型环保增塑剂的分子式为C6H5COOCH2CH2CO2,分子量为314;所述第二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制备方法包括:1)原材料准备:将PVC橡胶、海绵橡胶和改性乙丙橡胶制成弹性体粒子,由滚压机组的滚压轮组滚压成具有所需截面形状的金属骨架,并在金属骨架的表面涂覆胶水后用热风烘干;2)PVC橡胶层挤出:将金属骨架穿过第一押出机的押出模具中,将PVC橡胶弹性体粒子经第一押出机按需要的截面形状连续挤出附着于金属骨架表面上;3)改性乙丙橡胶和海绵橡胶层挤出:将上述2)中的附着有PVC橡胶层的金属骨架结构穿过第二押出机的押出模具中,将改性乙丙橡胶弹性体粒子和海绵橡胶弹性体粒子经第二押出机按需要的截面形状共同连续挤出附着于2)中的金属骨架结构的表面上;4)橡胶硫化:将上述3)中的制成的结构经微波连续硫化技术硫化,硫化后的橡胶制品从硫化装置的出口引出;5)后续加工:经过硫化定型后的4)中的橡胶制品由牵引机以一定的张力进行牵引,将有机硅涂层材料通过喷涂装置沿密封条的全长范围喷涂于密封条密封部位的外表面上;由导入机构,将外装饰面通过胶水粘合至装饰条的外侧以及密实橡胶层的上侧位置;可选择在密封条装卡部位的U型槽的底部或侧部沿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包括密封部位和装卡部位,所述装卡部位包括密实橡胶层(2)、PVC橡胶层(3)、金属骨架(4)、密封齿(11)、外装饰面(1),密封部位包括海绵橡胶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4)呈倒U型,所述PVC橡胶层(3)设置在金属骨架(4)的外侧,并在U型槽的两内侧形成互相交错的密封齿(11),所述密实橡胶层(2)采用改性乙丙橡胶,密实橡胶层(2)设置在PVC橡胶层(3)的外侧,密实橡胶层(2)右侧形成装饰条,装饰条的外侧以及密实橡胶层(2)的上侧设置有外装饰面(1);所述海绵橡胶层(5)与密实橡胶层(2)的左端连接形成为一体,海绵橡胶层(5)内部形成空腔(8),所述海绵橡胶层(5)在空腔(8)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带(7),所述第二连接带(7)为向空腔(8)内部弯曲的海绵橡胶,第二连接带(7)内部形成调整空腔,调整空腔内部设置有调整舌(6),所述海绵橡胶层(5)在空腔(8)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带(9),第一连接带(9)内部形成缓冲空腔(10),所述第一连接带(9)、第二连接带(7)、调整舌(6)与海绵橡胶层(5)为一体结构;所述PVC橡胶层(3)所用橡胶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配比为:PVC,45‑70%;丙烯酸酯共聚物,2‑16%;第一增塑剂,8‑15%;第二增塑剂,2‑4%;碳酸钙,15‑25%;钙锌稳定剂,0.5‑2%;己二酸二辛酯,0.5‑2%;癸二酸二辛酯,0.5‑2%;十溴二苯乙烷,1‑5%;三氧化二锑,0.8‑3.5%;聚乙烯蜡,0.3‑1%;松香,0.6‑2%;炭黑,8‑25%;所述海绵橡胶层(5)所用橡胶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配比为:EPDM,40‑50%;炭黑,15‑45%;纳米高岭土,15‑30%;碳酸钙,8‑30%;钙锌稳定剂,0.6‑2.5%;硬脂酸,0.1‑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1‑1%;稳泡剂,3‑5%;所述改性乙丙橡胶所用材料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配比为:EPDM,40‑50%;炭黑,20‑45%;纳米高岭土,20‑30%;碳酸钙,10‑30%;钙锌稳定剂,0.6‑2.5%;硬脂酸,0.1‑0.8%;松香,1‑2.5%;将上述各组分材料制成橡胶溶液后,用橡胶溶液与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制得氯磺化乙丙橡胶,即改性乙丙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包括密封部位和装卡部位,所述装卡部位包括密实橡胶层(2)、PVC橡胶层(3)、金属骨架(4)、密封齿(11)、外装饰面(1),密封部位包括海绵橡胶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4)呈倒U型,所述PVC橡胶层(3)设置在金属骨架(4)的外侧,并在U型槽的两内侧形成互相交错的密封齿(11),所述密实橡胶层(2)采用改性乙丙橡胶,密实橡胶层(2)设置在PVC橡胶层(3)的外侧,密实橡胶层(2)右侧形成装饰条,装饰条的外侧以及密实橡胶层(2)的上侧设置有外装饰面(1);所述海绵橡胶层(5)与密实橡胶层(2)的左端连接形成为一体,海绵橡胶层(5)内部形成空腔(8),所述海绵橡胶层(5)在空腔(8)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带(7),所述第二连接带(7)为向空腔(8)内部弯曲的海绵橡胶,第二连接带(7)内部形成调整空腔,调整空腔内部设置有调整舌(6),所述海绵橡胶层(5)在空腔(8)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带(9),第一连接带(9)内部形成缓冲空腔(10),所述第一连接带(9)、第二连接带(7)、调整舌(6)与海绵橡胶层(5)为一体结构;所述PVC橡胶层(3)所用橡胶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配比为:PVC,45-70%;丙烯酸酯共聚物,2-16%;第一增塑剂,8-15%;第二增塑剂,2-4%;碳酸钙,15-25%;钙锌稳定剂,0.5-2%;己二酸二辛酯,0.5-2%;癸二酸二辛酯,0.5-2%;十溴二苯乙烷,1-5%;三氧化二锑,0.8-3.5%;聚乙烯蜡,0.3-1%;松香,0.6-2%;炭黑,8-25%;所述海绵橡胶层(5)所用橡胶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配比为:EPDM,40-50%;炭黑,15-45%;纳米高岭土,15-30%;碳酸钙,8-30%;钙锌稳定剂,0.6-2.5%;硬脂酸,0.1-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1-1%;稳泡剂,3-5%;所述改性乙丙橡胶所用材料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配比为:EPDM,40-50%;炭黑,20-45%;纳米高岭土,20-30%;碳酸钙,10-30%;钙锌稳定剂,0.6-2.5%;硬脂酸,0.1-0.8%;松香,1-2.5%;将上述各组分材料制成橡胶溶液后,用橡胶溶液与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制得氯磺化乙丙橡胶,即改性乙丙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齿(11)设置有三个,U型槽内部左侧设置有两个,右侧设置一个,相交错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连接带(7)与一个调整舌(6)为一组,第二连接带(7)在空腔(8)内部的左侧设置有2-5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门框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腔(10)有三个,中间的缓冲空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恒应明志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