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层共挤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烯烃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84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五层共挤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烯烃薄膜,所述薄膜包括外层A、次内层B和中间层C,所述外层A、次内层B和中间层C的排列形式为A/B/C/B/A的对称结构,所述中间层C的密度大于所述次内层B的密度使中间层C和次内层B之间形成第一光学界面,所述第一光学界面用于对从所述次内层B射向中间层C的光线进行反射和投射;所述次内层B的密度大于所述外层A的密度使次内层B和外层A之间形成第二光学界面,所述第二光学界面用于对从所述外层A射向次内层B的光线进行反射和投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降低成本,易于加工和制作,外表光滑,光学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层共挤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烯烃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特别是涉及一种五层共挤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烯烃薄膜,属于薄膜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聚乙烯/丙烯薄膜作为优良的热封材料,在包装材料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很多的情况下,用户都要求热封材料有很好的透明度。虽然可以通过流延和下吹水冷的方式得到透明度很好的薄膜,但这两种方法的天然局限使得其推广遭遇限制。流延薄膜的生产方式适合少样多量的产品,灵活性远不及吹膜方式;而下吹水冷由于厚度及偏差控制的不理想,在很多条件下的应用受到限制(例如自动灌装,液体包装等)。用传统的吹膜方式得到较高透明度的聚烯烃薄膜,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但必须在生产时保证:1)适宜的加工温度;2)薄膜在口模处得到良好的冷却(如设备带有内冷装置);3)材料的选择:低结晶度的材料会有更好的透明度表现:通常更低密度的材料透明度更好,但同时,更低密度意味着更高的原材料成本。专用的高透明材料也需付出更高的材料成本;4)合适的结构组合;5)适当的加工助剂的使用。可见传统的要求高透明度的薄膜难以制造和生产,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对薄膜的内在结构进行改进和创新。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层共挤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烯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包括外层A(1)、次内层B(2)和中间层C(3),所述外层A(1)、次内层B(2)和中间层C(3)的排列形式为A/B/C/B/A的对称结构,所述中间层C(3)的密度大于所述次内层B(2)的密度使中间层C(3)和次内层B(2)之间形成第一光学界面(4),所述第一光学界面(4)用于对从所述次内层B(2)射向中间层C(3)的光线进行反射和投射;所述次内层B(2)的密度大于所述外层A(1)的密度使次内层B(2)和外层A(1)之间形成第二光学界面(5),所述第二光学界面(5)用于对从所述外层A(1)射向次内层B(2)的光线进行反射和投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层共挤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烯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包括外层A(1)、次内层B(2)和中间层C(3),所述外层A(1)、次内层B(2)和中间层C(3)的排列形式为A/B/C/B/A的对称结构,所述中间层C(3)的密度大于所述次内层B(2)的密度使中间层C(3)和次内层B(2)之间形成第一光学界面(4),所述第一光学界面(4)用于对从所述次内层B(2)射向中间层C(3)的光线进行反射和投射;所述次内层B(2)的密度大于所述外层A(1)的密度使次内层B(2)和外层A(1)之间形成第二光学界面(5),所述第二光学界面(5)用于对从所述外层A(1)射向次内层B(2)的光线进行反射和投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层共挤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烯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A(1)、次内层B(2)和中间层C(3)采用聚烯烃材质,所述聚烯烃材质至少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层共挤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烯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A(1)采用陶氏化学生产的m-LLDPEINNATETH60单一聚烯烃材料,所述次内层B(2)采用埃克森美孚公司生产的LLDPE1002YB单一聚烯烃材料,所述中间层C(3)采用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2420H单一聚烯烃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层共挤对称结构的高透明度聚烯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A(1)采用埃克森美孚公司生产的LLDPE1002YB单一聚烯烃材料,所述次内层B(2)采用北欧化学公司生产的DOW2042G和LLDPEF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亮丰佩川粟先荣盖文倩杨致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丰福莱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