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厚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板,特别是一种聚酰亚胺厚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由于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机械特性,因此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但是一般聚酰亚胺薄膜的最厚厚度只有250微米,再厚就难以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厚板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聚酰亚胺厚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先将二胺放入反应釜中,并用极性溶剂溶解,然后放入改性纳米粉末,最后再分批加入二酐到反应釜中,搅拌,最后加入极性溶剂调节控制最后反应生成物的粘度达到90000±5000cP,再脱泡流延成膜即可得到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其中改性纳米粉末按重量份包括20-30份四氟化硅、10-15份氧化铝、30-40份氧化硅、1-5份氧化钛、0.1-0.3份氧化铪;步骤二、涂覆热塑性聚酰亚胺,在上述得到的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上涂上一层热塑性聚酰亚胺,涂层厚度在3-7微米,具体步骤是将通过二酐与二胺在极性溶剂下缩聚而得的聚酰胺酸溶液稀释涂到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上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厚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先将二胺放入反应釜中,并用极性溶剂溶解,然后放入改性纳米粉末,最后再分批加入二酐到反应釜中,搅拌,最后加入极性溶剂调节控制最后反应生成物的粘度达到90000±5000 cP,再脱泡流延成膜即可得到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其中改性纳米粉末按重量份包括20‑30份四氟化硅、10‑15份氧化铝、30‑40份氧化硅、1‑5份氧化钛、0.1‑0.3份氧化铪;步骤二、涂覆热塑性聚酰亚胺,在上述得到的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上涂上一层热塑性聚酰亚胺,涂层厚度在3‑7微米,具体步骤是将通过二酐与二胺在极性溶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厚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先将二胺放入反应釜中,并用极性溶剂溶解,然后放入改性纳米粉末,最后再分批加入二酐到反应釜中,搅拌,最后加入极性溶剂调节控制最后反应生成物的粘度达到90000±5000cP,再脱泡流延成膜即可得到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其中改性纳米粉末按重量份包括20-30份四氟化硅、10-15份氧化铝、30-40份氧化硅、1-5份氧化钛、0.1-0.3份氧化铪;步骤二、涂覆热塑性聚酰亚胺,在上述得到的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上涂上一层热塑性聚酰亚胺,涂层厚度在3-7微米,具体步骤是将通过二酐与二胺在极性溶剂下缩聚而得的聚酰胺酸溶液稀释涂到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上面,接着放置到设置有烘箱的传送带上,完成聚酰胺酸的彻底亚胺化,其中烘箱的梯次温度为80-380℃,传送带的速度2-15米/min;步骤三、制备聚酰亚胺厚板,根据所需厚度的聚酰亚胺厚板,将已经涂好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的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叠压起来,每层必须依次热固性与热塑性接合,最外面的上下两层均为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然后放入500℃的高温真空压机内,升温加压,温度升到300-350度之间,压力升到不小于6kgf/平方厘米,停留保温时间在3-10分钟即可降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今山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