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糖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839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过滤糖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下筒体、筒体顶盖、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出料管、过滤滤芯、单向阀门和进料座,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外部一侧表面上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座,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向上延伸入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内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内部的出料管的表面上设置有进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来自动开启和切断大豆磷脂溶液的输送,当开启大豆磷脂溶液的输送时,拉簧会受到拉伸进行储能,当切断大豆磷脂溶液的输送时,拉簧会自动复原释放能量,加快大豆磷脂溶液的过滤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糖的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豆磷脂分离设备
,具体是一种过滤糖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及其他磷脂。它是大豆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由大豆油脚经过水化、脱胶、溶剂萃取等工艺逐步分离提纯,得到不同卵磷脂含量的大豆磷脂。不同卵磷脂含量的大豆磷脂其外观状态差异较大,有浅黄色至棕色粘稠液体、白色至浅棕色固体粉末、浅黄色至棕色膏状固体等。大豆磷脂中含有一定量糖脂,为提高大豆磷脂纯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过滤设备对大豆磷脂进行过滤,以去除大豆磷脂中的糖脂,由于大豆磷脂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在使用现有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时,过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糖的过滤装置,以解决由于大豆磷脂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在使用现有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时,过滤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糖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下筒体、筒体顶盖、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出料管、过滤滤芯、单向阀门和进料座,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外部一侧表面上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座,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向上延伸入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内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内部的出料管的表面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过滤滤芯通过螺丝安装在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内部底部表面上,且过滤滤芯套装在出料管的外部表面上,所述过滤滤芯的顶部设置有压板,且压板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出料管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的顶部安装有筒体顶盖,所述筒体顶盖的顶部表面上安装有下压件,所述下压件包括拉簧、限位板、连接杆和活塞,所述连接杆穿过筒体顶盖的中间位置,且连接杆的底部表面上安装有活塞,连接杆的顶部表面上焊接有限位板,位于所述筒体顶盖的顶部与限位板之间的连接杆的表面上套装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部与底部分别焊接在限位板和筒体顶盖的表面上,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外部另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延伸入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部设置有安装在过滤装置下筒体表面上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和单片机。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外部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螺丝固定在过滤装置下筒体的表面上,且安装座与出料管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下部安装有出料阀门,所述进料座的一侧表面上安装有单向阀门。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顶部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与压板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下连接座,所述筒体顶盖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上连接座,上连接座通过螺栓与下连接座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控制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来自动开启和切断大豆磷脂溶液的输送,当开启大豆磷脂溶液的输送时,拉簧会受到拉伸进行储能,当切断大豆磷脂溶液的输送时,拉簧会自动复原释放能量,推动活塞挤压过滤装置下筒体内部的大豆磷脂溶液,从而加快大豆磷脂溶液通过过滤滤芯,在使用时先将单向阀门上接上大豆磷脂溶液的进料管,大豆磷脂溶液经由单向阀门、进料座进入过滤装置下筒体的内部,由于大豆磷脂溶液具有一定的粘稠度,过滤滤芯对大豆磷脂溶液的过滤速度要小于大豆磷脂溶液的输入速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过滤装置下筒体内部积存的大豆磷脂溶液会不断增多,从而推动活塞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拉簧会不断拉伸进行储能,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过滤装置下筒体内部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控制装置会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自动切断大豆磷脂溶液的注入,当没有大豆磷脂溶液的持续注入时,拉伸的拉簧会自动复原,从而推动活塞向下移动,对大豆磷脂溶液进行挤压,从而加快大豆磷脂溶液的过滤速度,过滤后的大豆磷脂溶液经由进液口进入出料管的内部,然后经由出料管排出,当滤装置下筒体内部的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控制装置会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自动开启大豆磷脂溶液的注入,如此往复运行,过滤装置下筒体内部的最大压力与最低压力可以人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制装置进行设定,本技术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加快大豆磷脂的过滤速度,同时可以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滤芯与出料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筒体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装置下筒体;2、下连接座;3、上连接座;4、筒体顶盖;5、连接杆;6、拉簧;7、限位板;8、活塞;9、下压件;10、把手;11、压板;12、压力传感器;13、控制装置;14、出料阀门;15、出料管;16、安装座;17、过滤滤芯;18、进液口;19、单向阀门;20、进料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过滤糖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下筒体1、筒体顶盖4、压力传感器12、控制装置13、出料管15、过滤滤芯17、单向阀门19和进料座20,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外部一侧表面上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座20,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出料管15,且出料管15向上延伸入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内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内部的出料管15的表面上设置有进液口18,所述过滤滤芯17通过螺丝安装在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内部底部表面上,且过滤滤芯17套装在出料管15的外部表面上,所述过滤滤芯17的顶部设置有压板11,且压板1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出料管15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顶部安装有筒体顶盖4,所述筒体顶盖4的顶部表面上安装有下压件9,所述下压件9包括拉簧6、限位板7、连接杆5和活塞8,所述连接杆5穿过筒体顶盖4的中间位置,且连接杆5的底部表面上安装有活塞8,连接杆5的顶部表面上焊接有限位板7,位于所述筒体顶盖4的顶部与限位板7之间的连接杆5的表面上套装有拉簧6,所述拉簧6的顶部与底部分别焊接在限位板7和筒体顶盖4的表面上,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外部另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2,且压力传感器12的测量探头延伸入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下部设置有安装在过滤装置下筒体1表面上的控制装置13,所述控制装置13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和单片机,所述出料管15的外部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通过螺丝固定在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表面上,且安装座16与出料管15一体成型,所述出料管15的下部安装有出料阀门14,所述进料座20的一侧表面上安装有单向阀门19,所述压板1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0,且把手10与压板11一体成型,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下连接座2,所述筒体顶盖4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上连接座3,上连接座3通过螺栓与下连接座2相连接,本技术的控制装置13通过压力传感器12的测量数据来自动开启和切断大豆磷脂溶液的输送,当开启大豆磷脂溶液的输送时,拉簧6会受到拉伸进行储能,当切断大豆磷脂溶液的输送时,拉簧6会自动复原释放能量,推动活塞8挤压过滤装置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糖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下筒体(1)、筒体顶盖(4)、压力传感器(12)、控制装置(13)、出料管(15)、过滤滤芯(17)、单向阀门(19)和进料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外部一侧表面上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座(20),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出料管(15),且出料管(15)向上延伸入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内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内部的出料管(15)的表面上设置有进液口(18),所述过滤滤芯(17)通过螺丝安装在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内部底部表面上,且过滤滤芯(17)套装在出料管(15)的外部表面上,所述过滤滤芯(17)的顶部设置有压板(11),且压板(1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出料管(15)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顶部安装有筒体顶盖(4),所述筒体顶盖(4)的顶部表面上安装有下压件(9),所述下压件(9)包括拉簧(6)、限位板(7)、连接杆(5)和活塞(8),所述连接杆(5)穿过筒体顶盖(4)的中间位置,且连接杆(5)的底部表面上安装有活塞(8),连接杆(5)的顶部表面上焊接有限位板(7),位于所述筒体顶盖(4)的顶部与限位板(7)之间的连接杆(5)的表面上套装有拉簧(6),所述拉簧(6)的顶部与底部分别焊接在限位板(7)和筒体顶盖(4)的表面上,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外部另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2),且压力传感器(12)的测量探头延伸入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下部设置有安装在过滤装置下筒体(1)表面上的控制装置(13),所述控制装置(13)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和单片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糖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下筒体(1)、筒体顶盖(4)、压力传感器(12)、控制装置(13)、出料管(15)、过滤滤芯(17)、单向阀门(19)和进料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外部一侧表面上通过螺丝安装有进料座(20),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出料管(15),且出料管(15)向上延伸入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内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内部的出料管(15)的表面上设置有进液口(18),所述过滤滤芯(17)通过螺丝安装在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内部底部表面上,且过滤滤芯(17)套装在出料管(15)的外部表面上,所述过滤滤芯(17)的顶部设置有压板(11),且压板(1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出料管(15)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下筒体(1)的顶部安装有筒体顶盖(4),所述筒体顶盖(4)的顶部表面上安装有下压件(9),所述下压件(9)包括拉簧(6)、限位板(7)、连接杆(5)和活塞(8),所述连接杆(5)穿过筒体顶盖(4)的中间位置,且连接杆(5)的底部表面上安装有活塞(8),连接杆(5)的顶部表面上焊接有限位板(7),位于所述筒体顶盖(4)的顶部与限位板(7)之间的连接杆(5)的表面上套装有拉簧(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紫新李敏强耿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曼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