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广亮专利>正文

建筑物的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3980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2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的通风装置,包括:PM2.5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设置在第一框架上的用于过滤颗粒物PM2.5颗粒物的空气过滤器,其中PM2.5颗粒物为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包括轨道,PM2.5过滤装置与轨道滑动连接,其中PM2.5过滤装置与第二框架平行布置;电动机,用于驱动所PM2.5过滤装置沿轨道移动;控制器,控制器在空气的PM2.5指数超过第一阈值时控制电动机驱动PM2.5过滤装置沿轨道移动,直到PM2.5过滤装置与第二框架对齐,以便利用PM2.5过滤装置过滤通过通风装置的空气,以便利用PM2.5过滤装置过滤通过通风装置的空气,提高了建筑物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建筑物的通风装置一般都装有纱窗,用为阻挡蚊蝇进入建筑物内。然而,随着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PM2.5带来的危害。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因此,如何防止PM2.5颗粒进入建筑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的通风装置,能够避免PM2.5颗粒进入建筑物内。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的通风装置,包括:PM2.5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用于过滤颗粒物PM2.5颗粒物的空气过滤器,其中所述PM2.5颗粒物为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轨道,所述PM2.5过滤装置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其中所述PM2.5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框架平行布置;电动机,用于驱动所PM2.5过滤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空气的PM2.5指数超过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PM2.5过滤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直到所述PM2.5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框架对齐,以便利用所述PM2.5过滤装置过滤通过所述通风装置的空气,并且在空气的PM2.5指数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PM2.5过滤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直到所述PM2.5过滤装置离开所述第二框架。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空气的PM2.5指数超过第一阈值时控制通风装置上的电动机驱动PM2.5过滤装置沿通风装置框架上的轨道移动,直到PM2.5过滤装置框架与框架平齐,以便利用PM2.5过滤装置过滤通过通风装置的空气,从而避免PM2.5颗粒进入建筑物内,提高了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物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通风装置100的移动状态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可以应用于对诸如写字楼、别墅、普通住宅之类的建筑物进行通风的通风装置。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物的通风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通风装置100包括PM2.5过滤装置110、第二框架130、控制器140和电动机150。PM2.5过滤装置110包括第一框架和设置在第一框架上的用于过滤细颗粒物PM2.5颗粒的空气过滤器。第二框架130包括轨道,PM2.5过滤装置110与轨道滑动连接,其中所述PM2.5过滤装置110与所述第二框架130平行布置。电动机150用于驱动所PM2.5过滤装置沿轨道移动。控制器140在空气的PM2.5指数超过第一阈值时控制电动机150驱动PM2.5过滤装置I1沿轨道移动,直到PM2.5过滤装置110与第二框架130对齐,以便利用PM2.5过滤装置110过滤通过通风装置的空气,并且在空气的PM2.5指数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PM2.5过滤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直到所述PM2.5过滤装置离开所述第二框架。参见图1,第二框架130可以是建筑物通风装置的一个窗口的框架,该窗口可以用于换气。例如,在PM2.5指数正常(例如,PM2.5指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PM2.5过滤装置处于远离第二框架的位置。在PM2.5指数不正常(例如,超过100)时,控制器140控制电动机150驱动PM2.5过滤装置110移动到与第二框架重合的位置,这时PM2.5过滤装置110可以起到换气和过滤的作用,从而使得PM2.5颗粒超标的空气得到净化。应理解,该通风装置还可以包括风道和通风扇。通风扇与第二框架平行布置在风道中,通风扇可以布置在第二框架之前,也可以布置在第二框架之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空气的PM2.5指数超过的预设的阈值时,控制通风装置上的电动机驱动PM2.5过滤装置沿通风装置框架上的轨道移动,直到PM2.5过滤装置框架与框架平齐,以便利用PM2.5过滤装置过滤通过通风装置的空气,从而避免PM2.5颗粒进入建筑物内,提高了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而且在PM2.5正常时,可以将PM2.5过滤装置移开,从而提尚了通风效率。根据技术的实施例,控制器140通过无线接入点接收第一 PM2.5指示信号,第一PM2.5指示信号用于指示空气的PM2.5指数高于第一阈值,并且通过无接入点接收第二PM2.5指示信号,第二 PM2.5指示信号用于指示空气的PM2.5指数低于第二阈值。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PM2.5过滤装置110还包括:活性炭滤芯,与空气过滤器平行布置,用于进一步过滤PM2.5颗粒。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二框架130还包括第一限位器,用于在PM2.5过滤装置110与第二框架130对齐时,输出第一限位信号给控制器140。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通风装置100的移动状态的示意图。图2的实施例是图1的实施例的例子。参见图2,控制器140可以在PM2.5指数过高(超过第一阈值)时控制电动机150驱动PM2.5过滤装置110沿轨道(未示出)移动,直到PM2.5过滤装置110与第二框架130重合。当通风装置安装在建筑物上时,第二框架130与建筑物的墙相邻,使得轨道可以延伸至墙内,而在墙内为PM2.5过滤装置110预留有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当PM2.5指数恢复正常,如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电动机150驱动PM2.5过滤装置110移动至墙内预留的空间。可替代地,轨道也可以延伸至通风装置的其他框架内,在这种情况下,当PM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M2.5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用于过滤颗粒物PM2.5颗粒物的空气过滤器,其中所述PM2.5颗粒物为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轨道,所述PM2.5过滤装置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其中所述PM2.5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框架平行布置;电动机,用于驱动所PM2.5过滤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空气的PM2.5指数超过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PM2.5过滤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直到所述PM2.5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框架对齐,以便利用所述PM2.5过滤装置过滤通过所述通风装置的空气,并且在空气的PM2.5指数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PM2.5过滤装置沿所述轨道移动,直到所述PM2.5过滤装置离开所述第二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亮张广宇张玮李海凤马立凯秦广付梁建武索少凤申为民肖振清
申请(专利权)人:张广亮张广宇张玮李海凤马立凯秦广付梁建武索少凤申为民肖振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