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832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窗机,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有机架,在机架上分别设有放膜部,电动压痕装置和气动压痕装置,所述电动压痕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板,在两块第一固定板之间设有丝杆机构及由丝杆机构带动横向运动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一压轮组件,所述气动压痕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板,在两块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无杆气缸及由无杆气缸带动横向运动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二压轮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贴窗机的电动压线痕装置采用电机和丝杆机构驱动压痕,第一压轮横向运动的位置可以精确调节,这样压线痕的长度就可以精确调节,并且不会撞到两侧的第一固定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贴窗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包装外形的重视,人们对包装盒的包装质量以及外形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包装盒的透明化、美观性,往往在包装盒上开设窗口,在窗口处粘贴单张多面透明薄膜以便于从窗口中可以看见内部局部的实物情况;这些包装盒大大方便了人们日常使用。因此出现了对包装盒的窗口贴胶片的机器,俗称贴窗机。贴窗机常用于对塑料膜进行压痕、弯折和裁剪加工,并将加工好的塑料膜粘贴在纸盒的窗口上。但是现有的贴窗机,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压线痕,生产效率较为低下。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压线痕、能够大大提高压痕效率的贴窗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00,在机架100上分别设有放膜部200,电动压痕装置300和气动压痕装置400,所述电动压痕装置300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在第一支撑板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板2,在两块第一固定板2之间设有丝杆机构3及由丝杆机构3带动横向运动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一压轮组件4,所述气动压痕装置400包括有第二支撑板18,在第二支撑板18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板19,在两块第三固定板19之间设有无杆气缸20及由无杆气缸20带动横向运动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二压轮组件21。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机构3包括设在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的丝杆301、驱动丝杆301转动的丝杆电机302、可滑动地设在丝杆301上的丝母303,所述第一压轮组件4与所述丝母303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轮组件4包括有第二固定板401,所述第二固定板401与所述丝母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401上分别设有第一转动块407和第一固定块402,所述第一转动块407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02的下方,所述第一转动块407一侧设有第一铰轴403,另一侧设有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一压轮404,在第一固定块402上设有驱动第一转动块407在竖直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气缸405,在第一驱动气缸405的正下方设有第一下压杆406,第一下压杆406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块402,第一下压杆406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转动块407靠第一压轮404的那侧。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2之间设有第一导轨5,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上分别设有沿所述第一导轨5滑动的第一滑块6;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2之间设有防止胶片跳动和左右跑动的第一导向辊10。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压杆406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02和所述第一转动块407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一螺母9,在所述第一下压杆406上套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上端顶在第一固定块402底部,下端抵在所述第一螺母9上。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轴11,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1的两端均设有与贴窗机的齿条12啮合的第一齿轮13,在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驱动第一传动轴11转动以带动所述电动压痕装置300纵向滑动的驱动电机14;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内侧均设有与所述贴窗机的滑轨15配合的第二滑块16。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第一指针17。如上所述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杆气缸20与所述第二压轮组件21之间连接有带动第二压轮组件21作往复运动的连接块34,所述第二压轮组件21包括有第四固定板211,在所述第四固定板211上分别设有第二转动块212和第二固定块213,所述第二转动块212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13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块212一侧设有第二铰轴214,另一侧设有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二压轮215,在第二固定块213上设有驱动第二转动块212在竖直方向转动的第二驱动气缸217,在第二驱动气缸217的正下方设有第二下压杆216,第二下压杆216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块213,第二下压杆216的下端固定在第二转动块212靠第二压轮215的那侧。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压线痕装置400还包括防止所述第二压轮组件21撞到所述第三固定板19的缓冲装置。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为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19上的气压缓冲器22、缓冲弹簧、海绵中的一种。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下压杆216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13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12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二螺母23,在所述第二下压杆216上套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上端顶在第二固定块213底部,下端抵在所述第二螺母23上。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19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轴25,在所述第二传动轴25的两端均设有与贴窗机的齿条12啮合的第二齿轮26。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传动轴25的两端还设有转动第二传动轴25以带动该气动压线痕装置400纵向滑动的手柄27。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两块所述第三固定板19之间设有防止胶片跳动和左右跑动的第二导向辊28。在两块所述第三固定板19之间设有第二导轨29,在所述第四固定板211上分别设有沿所述第二导轨29滑动的第三滑块30。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19的内侧均设有与所述贴窗机的滑轨15配合的第四滑块31。如上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固定板19上设有第二指针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贴窗机的电动压线痕装置采用电机和丝杆机构驱动压痕,第一压轮横向运动的位置可以精确调节,这样压线痕的长度就可以精确调节,并且不会撞到两侧的第一固定板。2、本专利技术通过电动压线痕装置和气动压线痕装置的压轮组件结构相同,通过弹簧和螺母可以精确调节压轮滚压的力道,从而可以精确调节压线痕的深度,也无需更换压轮。3、本专利技术电动压线痕装置通过电机加齿轮传动带动电动压线痕装置在贴窗机上自动纵向滑动,节省了人工费用,自动化程度高。4、本专利技术气动压线痕装置采用无杆气缸驱动压痕,同时采用缓冲装置防止第二压轮装置直接撞到第三固定板上,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5、本专利技术贴窗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电动压线痕装置和气动压线痕装置,并且只需将电动压线痕装置和气动压线痕装置的齿轮放在贴片机上即可工作,安装非常方便。而且压痕精确,力度适中,压痕效率高,压痕质量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压痕装置立体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压痕装置立体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压痕装置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气动压痕装置立体图一;图6是本专利技术气动压痕装置立体图二;图7是本专利技术气动压痕装置分解图;图中:100为机架;200为放膜部;300为电动压痕装置;400为气动压痕装置;500为切角座组件;600为收纸机构;1为第一支撑板;2为第一固定板;3为丝杆机构;301为丝杆;302为丝杆电机;303为丝母;4为第一压轮组件;401为第二固定板;402为第一固定块;403为铰轴;404为压轮;405为第一驱动气缸;406为第一下压杆;407为第一转动块;5为第一导轨;6为第一滑块;7为第一导轨板;8为第一弹簧;9为第一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00),在机架(100)上分别设有电动压痕装置(300)和气动压痕装置(400),所述电动压痕装置(300)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在第一支撑板(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板(2),在两块第一固定板(2)之间设有丝杆机构(3)及由丝杆机构(3)带动横向运动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一压轮组件(4),所述气动压痕装置(400)包括有第二支撑板(18),在第二支撑板(18)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板(19),在两块第三固定板(19)之间设有无杆气缸(20)及由无杆气缸(20)带动横向运动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二压轮组件(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00),在机架(100)上分别设有电动压痕装置(300)和气动压痕装置(400),所述电动压痕装置(300)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在第一支撑板(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板(2),在两块第一固定板(2)之间设有丝杆机构(3)及由丝杆机构(3)带动横向运动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一压轮组件(4),所述气动压痕装置(400)包括有第二支撑板(18),在第二支撑板(18)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板(19),在两块第三固定板(19)之间设有无杆气缸(20)及由无杆气缸(20)带动横向运动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二压轮组件(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机构(3)包括设在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的丝杆(301)、驱动丝杆(301)转动的丝杆电机(302)、可滑动地设在丝杆(301)上的丝母(303),所述第一压轮组件(4)与所述丝母(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轮组件(4)包括有第二固定板(401),所述第二固定板(401)与所述丝母(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401)上分别设有第一转动块(407)和第一固定块(402),所述第一转动块(407)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02)的下方,所述第一转动块(407)一侧设有第一铰轴(403),另一侧设有对胶片压线痕的第一压轮(404),在第一固定块(402)上设有驱动第一转动块(407)在竖直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气缸(405),在第一驱动气缸(405)的正下方设有第一下压杆(406),第一下压杆(406)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块(402),第一下压杆(406)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转动块(407)靠第一压轮(404)的那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2)之间设有第一导轨(5),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1)上分别设有沿所述第一导轨(5)滑动的第一滑块(6);在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2)之间设有防止胶片跳动和左右跑动的第一导向辊(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压杆(406)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02)和所述第一转动块(407)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一螺母(9),在所述第一下压杆(406)上套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上端顶在第一固定块(402)底部,下端抵在所述第一螺母(9)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窗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轴(11),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1)的两端均设有与贴窗机的齿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富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正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