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目前的压铸模具的浇注结构中的加热层和冷却层是设置于模具中的,每个不同的模具均需要设置不同与之匹配的加热层和冷却层,用于对浇注模具内的成品进行冷却成型,这无疑增加模具加工的成本,且不利于加热层或者冷却层的检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及其方法,其根据需要压铸成型的产品的外形,随意变化加热层和冷却层的结构,以使其与模具更加匹配,极大地增加了其适用性能,大大降低模具加工成本,且方便维护管理,实用性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定模、定模模芯、动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定模(1)、定模模芯(2)、动模(3)、动模模芯(4)、导向柱(5)、导缓冲定位螺杆(6)、压簧(7)、定位螺母(8);定模(1)的内部嵌设有定模模芯(2),定模(1)的上表面四角固定有导向柱(5),导向柱(5)活动穿设在动模(3)的四角内,动模(3)的内部活动嵌设有动模模芯(4),动模模芯(4)的上表面连接有导缓冲定位螺杆(6),导缓冲定位螺杆(6)的外部套设偶压簧(7),压簧(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动模(3)的内顶壁以及动模模芯(4)的上表面之间呈抵触设置,所述的定位螺母(8)旋接在位于动模(2)上表面外部的导缓冲定位螺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定模(1)、定模模芯(2)、动模(3)、动模模芯(4)、导向柱(5)、导缓冲定位螺杆(6)、压簧(7)、定位螺母(8);定模(1)的内部嵌设有定模模芯(2),定模(1)的上表面四角固定有导向柱(5),导向柱(5)活动穿设在动模(3)的四角内,动模(3)的内部活动嵌设有动模模芯(4),动模模芯(4)的上表面连接有导缓冲定位螺杆(6),导缓冲定位螺杆(6)的外部套设偶压簧(7),压簧(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动模(3)的内顶壁以及动模模芯(4)的上表面之间呈抵触设置,所述的定位螺母(8)旋接在位于动模(2)上表面外部的导缓冲定位螺杆(6)上;它还包含变形加热冷却层(9)、粘结层(10)、型腔(11)、动模模具(12);所述的动模模芯(4)以及定模模芯(2)的内部均通过粘结层(10)固定有变形加热冷却层(9);定模模芯(2)内的变形加热冷却层(9)的内层嵌设有厚度为5mm的型腔(11),动模模芯(4)内的变形加热冷却层(9)的内层嵌设有厚度为5mm的动模模具(12);上述变形加热冷却层(9)由导热丝(9-1)、冷却管(9-2)以及记忆合金管(9-3)构成;其中冷却管(9-2)的外部套设有记忆合金管(9-3),记忆合金管(9-3)与冷却管(9-2)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导热丝(9-1),导热丝(9-1)绕设在冷却管(9-2)的外壁上,且导热丝(9-1)与记忆合金管(9-3)的内壁接触设置;上述的定模模芯(2)的上表面以及动模模芯(4)的下表面四边上均旋设有数个定位板(13),定位板(13)一边的开孔(13-1)内活动插设有旋接杆(14),旋接杆(14)的下端螺纹端穿过开孔(13-1)后,螺纹连接在定模模芯(2)以及动模模芯(4)中的螺纹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设计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模芯(4)的下表面设有数个限位凸起(4-1),所述的定模模芯(2)的上表面上设有数个与限位凸起(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毅,王蕾,邰鑫,孙育竹,高志华,陈元博,刘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