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轮作高效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226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轮作高效施肥方法,包括:在小麦种植季,整地施肥,选择早熟小麦,采用灭茬技术播种;施加复合肥并合理管理;在水稻种植季,选取生育期为130‑145天的早熟水稻,施加底肥并合理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水稻轮作高效施肥方法,通过特制的各种肥料相配合,来改善土壤PH,并通过对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的再次利用,为小麦和水稻的生长提供肥料;采用轮作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土壤PH值,使小麦和水稻产量逐年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轮作高效施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轮作高效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豫南稻作区和沿黄稻作区为黄淮典型的水稻-小麦水旱轮作区,为片面的追求高产、稳产,在一些传统的施肥理念的指导下,长期存在施肥不合理,尤其磷肥运筹的粗放型、盲目性以及不确定性较强等问题。磷肥不同于氮肥在水体中移动性强,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低,且溶出率也较低,农田中磷肥因水土流失使颗粒流入河流,之后进入水底成为淤泥。常规条件下,磷肥成为淤泥沉积于水底对水体影响较小,但当其因氧含量较低从而处在还原状态中,会导致水体保护层消失,从而使得磷酸盐大量释放,造成水体磷含量增加,从而出现富营养化,引发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分布失去平衡,单一物种生长疯狂,造成水质透明度下降,导致阳光穿透水层作用减弱,影响水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引发溶解氧过饱和,从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使水生态失衡。然而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措施,不仅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还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轮作高效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小麦种植季,整地施肥,选择早熟小麦,采用灭茬技术播种;施加复合肥并合理管理;在水稻种植季,选取生育期为130‑145天的早熟水稻,施加底肥并合理管理;其中,整地施加的肥料为钢渣和五氧化二磷的混合物;亩施五氧化二磷5千克,配施钢渣10千克;所述复合肥为氮肥、磷肥、钾肥的混合物,所述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3:2:2;所述水稻种植季施加的底肥为氮肥、钾肥和钢渣,所述氮肥,钾肥和钢渣的比例为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轮作高效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小麦种植季,整地施肥,选择早熟小麦,采用灭茬技术播种;施加复合肥并合理管理;在水稻种植季,选取生育期为130-145天的早熟水稻,施加底肥并合理管理;其中,整地施加的肥料为钢渣和五氧化二磷的混合物;亩施五氧化二磷5千克,配施钢渣10千克;所述复合肥为氮肥、磷肥、钾肥的混合物,所述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3:2:2;所述水稻种植季施加的底肥为氮肥、钾肥和钢渣,所述氮肥,钾肥和钢渣的比例为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轮作高效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种植季的步骤包括:S1在小麦播种前进行整地施肥;S2选择经过灭菌的早熟小麦于每年的10月份开始播种;所述播种量为苗10万/亩;S3在小麦播种后,与11月下旬追施复合肥,投加量为20千克每亩;S4田间管理,定期除草,排湿并选用丙环唑和已唑醇1:1稀释500被均匀喷洒与叶面上,间隔一周再喷一次;S5收麦:对成熟的麦苗选用收割机进行收割,麦收后,淹水泡田,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为水稻种植打下基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轮作高效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种植季的步骤包括: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玥苏京平孙林静王胜军刘学军张融雪闫双勇郭彦丽崔中秋王晓静刘静妍李军玲路信佟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