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瓷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936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瓷窑领域中的一种电瓷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烟气发生组件和余热利用组件。在实际过程中烟气发生组件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利用组件加以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该技术方案将电瓷窑炉中排出的烟气经过换热器对水进行加热,将余热利用起来,降低了排至空气中的烟气的热量,一方面实现了热能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瓷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瓷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瓷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电瓷窑在设计制造时,其烟气温度一般为650℃左右,通过渗冷风使温度降到180-220℃左右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即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大量的热能。授权公告号为CN10286574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磁窑群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其烟气余热利用方法。其系统包括至少两座窑炉和至少一间烘房,每座窑炉排烟机出口处的烟道被分成并联连接的两条支通道,两条支通道分别为窑炉烟气余热回收支通道和窑炉排烟支通道;每间烘房入口设有烘房烟气余热利用支通道,每间烘房出口设有通往烘房烟囱的烘房排烟支通道;窑炉烟气余热回收支通道与烘房烟气余热利用支通道之间设有烟气主通道;烟气主通道上设置有增压风机;窑炉烟气余热回收支通道上设有第一蝶阀,窑炉排烟支通道设有第二蝶阀,烘房烟气余热利用支通道上设有第三蝶阀;烘房排烟支通道设有第四蝶阀。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专利文件主要是将电瓷窑群的余热应用于烘房中使用,且通过阀门控制进入烘房中的烟气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只将余热应用于烘房中使用,用途比较单一,所以需要不断的开发出电瓷窑的余热应用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瓷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具有增加电瓷窑余热的利用范围,提高能源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瓷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烟气发生组件和余热利用组件;所述烟气发生组件包括窑炉、与窑炉的烟道出口通过烟管串联的阻燃预热器、排烟机和窑炉烟囱,烟管于阻燃预热器与排烟机间的一段上连接有第一掺冷风电动风门;所述余热利用组件包括有供水设备,与供水设备通过第一供水管连通的冷水储水罐,冷水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二供水管连接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第一掺冷风电动风门与排烟机间的烟管上,且烟管中的烟气依次经过阻燃预热器、第一掺冷风电动风门、第一换热器和排烟机,且第二供水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进水管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出水管连接有第一回水管,第一回水管上依次并连连通有冷水储水罐、温水储水罐、热水储水罐和第二换热器,温水储水罐和热水储水罐的出口均通过支水管与第二供水管连通;第一回水管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与热水储水罐连通,热水储水罐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用水设备及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冷热水实验池,冷热水实验池通过第三供水管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与冷热水实验池连通;第一供水管沿进水方向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法兰截止阀和第一止回阀;第二供水管沿出水方向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一循环控制组件、第一温度计和第一压力表、第一蝶阀;第一回水管与冷水储水罐、温水储水罐、热水储水罐连接的支路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且第一回水管靠近第一换热器的一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电子温度计、第一流量计和第二蝶阀;第二供水管靠近冷水储水罐及支水管靠近温水储水罐和热水储水罐及第一管道、第二管道靠近热水储水罐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蝶阀;第一管道上靠近用水设备端依次串联有第二循环控制组件、第二压力表和第二温度计;第三供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有过滤器和第三循环控制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余热回收的过程中冷空气进入阻燃预热器,在阻燃换热器中经烟管中的烟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能够对窑炉中的各个烧嘴进行助燃,在该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烟气的初步利用。然后烟气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在第一换热器中烟气对经进水管进入第一换热器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进入冷水、温水或热水储水罐储存,冷水、温水储水罐中的水会进一步的经第一换热器继续加热,当温度到达90℃以上时,第一回水管中的水会进入热水储水罐,热水储水罐中的水可以参与水循环或者用于用水设备及冷热水实验池使用,如此就实现了将电瓷窑的余热充分利用起来,减少了燃煤或者燃气的使用,更加具备环保性,而且增加了电瓷窑余热的利用范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烟气发生组件设置为多组,且每一烟气发生组件的第一换热器的进水管均与第二供水管通过第一支管连通,出水管均与第一回水管通过第二支管连通,第一蝶阀设置于第一支管上,第一温度计、第一流量计和第二蝶阀设置于第二支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只有一组电瓷窑在使用时能够适用本申请的回收系统,而当多组电瓷窑共同使用时同样能够适用于本申请的回收系统,将多个窑炉的进水口与第二供水管并联,将多个窑炉的储水罐与第一回水管并列,实现水循环连通,而第一换热器设置为与电瓷窑的数量一致,能够保证尽量快的换热的速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水储水罐、温水储水罐和热水储水罐上均设置有测量罐内温度的第三温度计和测量罐内水位的水位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计和水位计的设置能够实时检测冷水储水罐、温水储水罐和热水储水罐中的温度,方便随时调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电子温度计和与冷水储水罐、温水储水罐及热水储水罐连通的三个第一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当电子温度计显示温度为0-35℃时,控制器输出连通冷水储水罐上的第一电磁阀打开的信号;当电子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5-70℃时,控制器输出连通温水储水罐上第一电磁阀打开的信号;当电子温度计显示温度大于70℃时,控制器输出连通热水储水罐上的第一电磁阀打开的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计输出不同的温度区间信号时,控制器输出控制任一电磁阀打开的信号,将第一回水管中的水储存在储水罐中,进行下一步的循环加热或使用过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循环控制组件、第二循环控制组件和第三循环控制组件均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蝶阀、循环泵、止回阀、法兰截止阀,所述第二循环控制组件和第三循环控制组件的循环泵设置为热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泵的设置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水流处于正常的循环的过程,蝶阀、止回阀、法兰截止阀能够实现对管路的通断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来水供水设备与第一供水管间连接有水处理设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处理设备为全自动软化水处理设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进入第一供水管中的自来水进行处理,能够起到软化水的作用效果,使用时能够减少水垢的产生,保证整个系统不结垢,不堵塞。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排烟机间的烟管上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供烟气依次通过的进烟口和出烟口,于进烟口与第一换热器间的烟管上设置有第二渗冷风电动阀门,所述过滤箱内还包括供烟气依次通过的降尘段和过滤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的设置能够对经过第一换热器的烟气进一步的进行过滤,一方面能够起到降尘的作用,减少经烟囱排出的烟气中的灰尘的含量,另一方面经过过滤段后能够实现对烟气进一步的过滤,使得排出至空气中的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含量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尘段包括设置于过滤箱一侧的水箱,水箱通过管道连通过滤箱的顶壁,管道于过滤箱内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支管,支管的出口处均设置有雾化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器的设置能够使得水汽经过雾化器后形成小的雾滴,雾滴与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积聚后沉降到地上,实现了初步的降尘的作用效果,且小雾滴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的作用效果,降低经烟囱排出的烟气的温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段包括设置于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瓷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发生组件和余热利用组件;所述烟气发生组件包括窑炉(11)、与窑炉的烟道出口通过烟管串联的阻燃预热器(12)、排烟机(14)和窑炉烟囱(15),烟管于阻燃预热器(12)与排烟机(14)间的一段上连接有第一掺冷风电动风门(16);所述余热利用组件包括有供水设备(21),与供水设备(21)通过第一供水管(22)连通的冷水储水罐(23),冷水储水罐(2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供水管(231)连接有第一换热器(13),所述第一换热器(13)设置于第一掺冷风电动风门(16)与排烟机(14)间的烟管上,且烟管中的烟气依次经过阻燃预热器(12)、第一掺冷风电动风门(16)、第一换热器(13)和排烟机(14),且第二供水管(231)道与第一换热器(13)的进水管(131)连通,第一换热器(13)的出水管(132)连接有第一回水管(211),第一回水管(211)上依次并连连通有冷水储水罐(23)、温水储水罐(24)、热水储水罐(25)和第二换热器(26),温水储水罐(24)和热水储水罐(25)的出口均通过支水管(2311)与第二供水管(231)连通;第一回水管(211)与第二换热器(26)的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二换热器(26)的第一出水口与热水储水罐(25)连通,热水储水罐(25)通过第一管道(251)连接有用水设备(252)及通过第二管道(253)连通有冷热水实验池(254),冷热水实验池(254)通过第三供水管(255)与第二换热器(26)的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换热器(26)的第二出水口与冷热水实验池(254)连通;第一供水管(22)沿进水方向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法兰截止阀(221)和第一止回阀(222);第二供水管(231)沿出水方向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一循环控制组件(232)、第一温度计(233)和第一压力表(234)、第一蝶阀(235);第一回水管(211)与冷水储水罐(23)、温水储水罐(24)、热水储水罐(25)连接的支路(1492)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且第一回水管(211)靠近第一换热器(13)的一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电子温度计(212)、第一流量计(213)和第二蝶阀(214);第二供水管(231)靠近冷水储水罐(23)及支水管(2311)靠近温水储水罐(24)和热水储水罐(25)及第一管道(251)、第二管道(253)靠近热水储水罐(25)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蝶阀(4);第一管道(251)上靠近用水设备(252)端依次串联有第二循环控制组件(2511)、第二压力表(2513) 和第二温度计(2512);第三供水管(255)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有过滤器(2551)和第三循环控制组件(25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瓷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发生组件和余热利用组件;所述烟气发生组件包括窑炉(11)、与窑炉的烟道出口通过烟管串联的阻燃预热器(12)、排烟机(14)和窑炉烟囱(15),烟管于阻燃预热器(12)与排烟机(14)间的一段上连接有第一掺冷风电动风门(16);所述余热利用组件包括有供水设备(21),与供水设备(21)通过第一供水管(22)连通的冷水储水罐(23),冷水储水罐(2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供水管(231)连接有第一换热器(13),所述第一换热器(13)设置于第一掺冷风电动风门(16)与排烟机(14)间的烟管上,且烟管中的烟气依次经过阻燃预热器(12)、第一掺冷风电动风门(16)、第一换热器(13)和排烟机(14),且第二供水管(231)道与第一换热器(13)的进水管(131)连通,第一换热器(13)的出水管(132)连接有第一回水管(211),第一回水管(211)上依次并连连通有冷水储水罐(23)、温水储水罐(24)、热水储水罐(25)和第二换热器(26),温水储水罐(24)和热水储水罐(25)的出口均通过支水管(2311)与第二供水管(231)连通;第一回水管(211)与第二换热器(26)的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二换热器(26)的第一出水口与热水储水罐(25)连通,热水储水罐(25)通过第一管道(251)连接有用水设备(252)及通过第二管道(253)连通有冷热水实验池(254),冷热水实验池(254)通过第三供水管(255)与第二换热器(26)的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换热器(26)的第二出水口与冷热水实验池(254)连通;第一供水管(22)沿进水方向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法兰截止阀(221)和第一止回阀(222);第二供水管(231)沿出水方向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一循环控制组件(232)、第一温度计(233)和第一压力表(234)、第一蝶阀(235);第一回水管(211)与冷水储水罐(23)、温水储水罐(24)、热水储水罐(25)连接的支路(1492)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且第一回水管(211)靠近第一换热器(13)的一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电子温度计(212)、第一流量计(213)和第二蝶阀(214);第二供水管(231)靠近冷水储水罐(23)及支水管(2311)靠近温水储水罐(24)和热水储水罐(25)及第一管道(251)、第二管道(253)靠近热水储水罐(25)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蝶阀(4);第一管道(251)上靠近用水设备(252)端依次串联有第二循环控制组件(2511)、第二压力表(2513)和第二温度计(2512);第三供水管(255)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有过滤器(2551)和第三循环控制组件(25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瓷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发生组件设置为多组,且每一烟气发生组件的第一换热器(13)的进水管(131)均与第二供水管(231)通过第一支管(5)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凤鸣徐新林郭慧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五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