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3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连结器结构,是一种用以传递高频讯号的连结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包括有一绝缘座体、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结器结构主要藉由两两相邻的第一差分讯号端子与第二差分讯号端子的硬体设计,有效使两者之间未被阻隔而让高频讯号能被直接传递,确实达到降低高频讯号传递时的能量耗损,以及提高高频讯号传递品质等主要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结器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连结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用以传递高频讯号的连结器结构。
技术介绍
按,一般连接器结构设计做为电子讯号与电源的连接元件及其附属配件使用,其主要功能提供各种电子装置或设备之间的连接,以确保讯号可被准确地传输,连接器结构除了朝微小化设计之外,对于传输速度与频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之下高频讯号传输所产生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随着连接器结构的微小化和传输效能的大幅提升,其端子组的数目与分布也更为增多和密集;然而,相邻端子间的距离过于接近则容易造成高频讯号传输时电磁波与串音的干扰问题,未来连接器结构的微小化还会以更快的速度缩小,这将使得接器结构本身的讯号干扰问题更加严重;对于高频连接器而言,在许多讯号完整性的问题中,尤其以串音干扰的问题最为严重,而传统的高频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安装于该绝缘本体内的上下排端子中的复数个接地端子,以及用以串接该等接地端子的接地片,惟该接地片的结构复杂,且必须先与由绝缘材质所制成的卡合件进行组装,才能透过卡合件进一步安装在绝缘本体的内部,且同时将该接地片的弹臂分别抵触于该接地端子以进行串接而形成共同接地。在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编号第M565427号的“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揭露了上述特征,此专利于绝缘座体基座一侧处设有具插接空间的对接部,并于基座的另侧处设有安装部于定位体二侧处的容置槽,且插接空间二侧壁面处的复数端子槽内穿设的端子组包含复数导电端子,以及导电端子于基部上埋入射出成型分别装入于容置槽内的端子座,而安装部的定位体二侧处则分别结合有接地片包含具有二片体的接地面,并于二片体上皆向外弯折延伸有搭接部的接地弹片,此种接地片在不变更电连接器端子间距及外观尺寸下,可以搭接部的接地弹片抵持接触于端子组中接地用的导电端子上同时串接形成一共同接地,并提升接地传导的路径与密度,且可透过接地片形成屏蔽与隔离的效果,达到讯号传输的稳定性;然而,该复数导电端子彼此间为一开放空间,各该复数导电端子所传输的讯号将容易产生干扰;因此,如何有效藉由创新的硬体相关设计,达到降低高频讯号传递时的能量耗损与提高其传递品质,仍是高频讯号连结器结构等相关产业的开发业者与相关研究人员需持续努力克服与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缘是,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以传递高频讯号的连结器结构,主要藉由两两相邻的第一差分讯号端子与第二差分讯号端子的硬体设计,有效使两者之间未被阻隔而让高频讯号能被直接传递,确实达到降低高频讯号传递时的能量耗损,以及提高高频讯号传递品质等主要优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连结器结构,至少包括有一绝缘座体、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绝缘座体包括有一第一端子槽、一对应设置于该第一端子槽一侧的第二端子槽,以及一卡片插槽,该第一端子槽包括有复数个第一插槽、复数个第一隔片、复数个第一截断区,以及复数个第一隔墙,其中该第一插槽与该第一截断区由该第一隔片所隔绝,而该第一隔墙接设于该第一截断区一内侧部,该第二端子槽包括有复数个第二插槽、复数个第二隔片、复数个第二截断区,以及复数个第二隔墙,其中该第二插槽与该第二截断区由该第二隔片所隔绝,而该第二隔墙对应该第一端子槽而接设于该第二截断区另一内侧部,而该卡片插槽开设于该第一端子槽与该第二端子槽之间;复数个该第一导电端子插设于该第一端子槽,每一该第一导电端子为一第一差分讯号端子或一第一接地端子等其中的一种导电端子,二该第一差分讯号端子相邻插设于该第一截断区,而该第一接地端子对应插设于该第一插槽,其中两两成对设置的该第一接地端子排布于相邻的两对该第一差分讯号端子之间;复数个该第二导电端子插设于该第二端子槽,每一该第二导电端子为一该第二差分讯号端子或一第二接地端子等其中的一种导电端子,二该第二差分讯号端子对应插设于该第二截断区,而该第二接地端子对应插设于该第二插槽,其中两两成对设置的该第二接地端子排布于相邻的两对该第二差分讯号端子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子槽与该卡片插槽之间可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一承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端子槽与该卡片插槽之间可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二承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卡片插槽可进一步插设有一卡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卡片为一电子卡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有一第一顶部、一第一接触部、一第一焊接部,以及一第一主体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顶部抵接该第一端子槽并顶抵该第一承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焊接部伸出该绝缘座体,且该第一焊接部以一固定方式固定于一电路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焊接部以该固定方式固定于该电路板上,该固定方式为表面粘着或双列直插封装等其中之一。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主体部的二端部分别连接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一焊接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有一第二顶部、一第二接触部、一第二焊接部,以及一第二主体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顶部抵接该第二端子槽并顶抵该第二承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焊接部伸出该绝缘座体,且该第二焊接部以一固定方式固定于一电路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主体部的二端部分别连接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二焊接部。藉此,本技术连结器结构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主要藉由两两相邻的第一差分讯号端子与第二差分讯号端子的硬体设计,有效使两者之间未被阻隔而让高频讯号能被直接传递,确实达到降低高频讯号传递时的能量耗损,以及提高高频讯号传递品质等主要优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连结器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前侧视图。图2:本技术连结器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后侧视图。图3:本技术连结器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本技术连结器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图5:本技术连结器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端子槽与导电端子设置示意图。图6:本技术连结器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端子槽设置示意图。图7:本技术连结器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电端子局部示意图。图号说明:1连结器结构11绝缘座体111第一端子槽1111第一插槽1112第一隔片1113第一截断区1114第一隔墙1115第一承板112第二端子槽1121第二插槽1122第二隔片1123第二截断区1124第二隔墙1125第二承板113卡片插槽12第一导电端子121第一差分讯号端子122第一接地端子123第一顶部124第一接触部125第一焊接部126第一主体部13第二导电端子131第二差分讯号端子132第二接地端子133第二顶部134第二接触部135第二焊接部136第二主体部2卡片。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连结器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前侧视图、整体结构后侧视图、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以及端子槽与导电端子设置示意图,本技术的连结器结构1至少包括有一绝缘座体11,包括有一第一端子槽111、一对应设置于该第一端子槽111一侧的第二端子槽112,以及一卡片插槽113,该第一端子槽111包括有复数个第一插槽1111、复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结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一绝缘座体(11),包括有一第一端子槽(111)、一对应设置于该第一端子槽(111)一侧的第二端子槽(112),以及一卡片插槽(113),该第一端子槽(111)包括有复数个第一插槽(1111)、复数个第一隔片(1112)、复数个第一截断区(1113),以及复数个第一隔墙(1114),其中该第一插槽(1111)与该第一截断区(1113)由该第一隔片(1112)所隔绝,而该第一隔墙(1114)接设于该第一截断区(1113)一内侧部,该第二端子槽(112)包括有复数个第二插槽(1121)、复数个第二隔片(1122)、复数个第二截断区(1123),以及复数个第二隔墙(1124),其中该第二插槽(1121)与该第二截断区(1123)由该第二隔片(1122)所隔绝,而该第二隔墙(1124)对应该第一端子槽(111)而接设于该第二截断区(1123)另一内侧部,而该卡片插槽(113)开设于该第一端子槽(111)与该第二端子槽(112)之间;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12),插设于该第一端子槽(111),每一该第一导电端子(12)为一第一差分讯号端子(121)或一第一接地端子(122)其中之一导电端子,二该第一差分讯号端子(121)相邻插设于该第一截断区(1113),而该第一接地端子(122)对应插设于该第一插槽(1111),其中两两成对设置的该第一接地端子(122)排布于相邻的两对该第一差分讯号端子(121)之间;以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13),插设于该第二端子槽(112),每一该第二导电端子(13)为一第二差分讯号端子(131)或一第二接地端子(132)其中之一导电端子,二该第二差分讯号端子(131)对应插设于该第二截断区(1123),而该第二接地端子(132)对应插设于该第二插槽(1121),其中两两成对设置的该第二接地端子(132)排布于相邻的两对该第二差分讯号端子(13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结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一绝缘座体(11),包括有一第一端子槽(111)、一对应设置于该第一端子槽(111)一侧的第二端子槽(112),以及一卡片插槽(113),该第一端子槽(111)包括有复数个第一插槽(1111)、复数个第一隔片(1112)、复数个第一截断区(1113),以及复数个第一隔墙(1114),其中该第一插槽(1111)与该第一截断区(1113)由该第一隔片(1112)所隔绝,而该第一隔墙(1114)接设于该第一截断区(1113)一内侧部,该第二端子槽(112)包括有复数个第二插槽(1121)、复数个第二隔片(1122)、复数个第二截断区(1123),以及复数个第二隔墙(1124),其中该第二插槽(1121)与该第二截断区(1123)由该第二隔片(1122)所隔绝,而该第二隔墙(1124)对应该第一端子槽(111)而接设于该第二截断区(1123)另一内侧部,而该卡片插槽(113)开设于该第一端子槽(111)与该第二端子槽(112)之间;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12),插设于该第一端子槽(111),每一该第一导电端子(12)为一第一差分讯号端子(121)或一第一接地端子(122)其中之一导电端子,二该第一差分讯号端子(121)相邻插设于该第一截断区(1113),而该第一接地端子(122)对应插设于该第一插槽(1111),其中两两成对设置的该第一接地端子(122)排布于相邻的两对该第一差分讯号端子(121)之间;以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13),插设于该第二端子槽(112),每一该第二导电端子(13)为一第二差分讯号端子(131)或一第二接地端子(132)其中之一导电端子,二该第二差分讯号端子(131)对应插设于该第二截断区(1123),而该第二接地端子(132)对应插设于该第二插槽(1121),其中两两成对设置的该第二接地端子(132)排布于相邻的两对该第二差分讯号端子(131)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至国徐雅惠
申请(专利权)人:启贸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