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3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顶盖、固定孔、排线槽、插线块、第一螺纹孔、固定螺杆、卡槽、第二弹簧和卡块,壳体顶端安装有顶盖,且壳体顶面均匀开设有固定孔,壳体内部开设有排线槽,排线槽顶部两端均连接有插线块,插线块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插线块顶端第一螺纹孔与固定孔通过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接线端子底部两侧增加的固定柱方便了接线端子的安装与拆卸,在接线端子损坏时可以及时的更换,以免耽误机械工作,固定柱内部设置的通孔螺栓与固定螺杆配合挤压片,可以快捷的调节接线端子对公端子的挤压程度,当卡扣松动时无需更换,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
,具体为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及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用得最广泛的除了电路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及弹簧端子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接线端子在安装方面一般都是通过胶水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连接时极不方便,而且无法拆分更换,其次在固定公端子时一般仅为卡扣形式,在卡扣松动时无法调节,只能更换,浪费成本,而且难以满足特殊公端子需要的永久性固定,因此,设计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顶盖、固定孔、排线槽、插线块、第一螺纹孔、插线槽、安装槽、固定片、定位孔、第一弹簧、挤压片、固定柱、第二螺纹孔、通孔螺栓、第三螺纹孔、固定螺杆、卡槽、第二弹簧和卡块,所述壳体顶端安装有顶盖,且壳体顶面均匀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排线槽,所述排线槽顶部两端均连接有插线块,所述插线块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插线块顶端第一螺纹孔与固定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插线块正面开设有插线槽,所述插线块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底部开设有定位孔,且固定片顶部插入插线槽内部,所述固定片顶端底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端连接有挤压片,所述壳体底端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部安装有通孔螺栓,所述通孔螺栓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柱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一端,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有卡块。优选的,所述顶盖通过卡扣与壳体相连。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孔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固定片为一种锌铝合金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插线块数量设置为四个。优选的,所述挤压片外侧涂有环氧树脂绝缘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接线端子底部两侧增加的固定柱方便了接线端子的安装与拆卸,在接线端子损坏时可以及时的更换,以免耽误机械工作,固定柱内部设置的通孔螺栓与固定螺杆配合挤压片,可以快捷的调节接线端子对公端子的挤压程度,当卡扣松动时无需更换,节省成本,本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大面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顶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插线块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插线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片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固定螺杆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卡块安装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顶盖;3、固定孔;4、排线槽;5、插线块;6、第一螺纹孔;7、插线槽;8、安装槽;9、固定片;10、定位孔;11、第一弹簧;12、挤压片;13、固定柱;14、第二螺纹孔;15、通孔螺栓;16、第三螺纹孔;17、固定螺杆;18、卡槽;19、第二弹簧;20、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顶盖2、固定孔3、排线槽4、插线块5、第一螺纹孔6、插线槽7、安装槽8、固定片9、定位孔10、第一弹簧11、挤压片12、固定柱13、第二螺纹孔14、通孔螺栓15、第三螺纹孔16、固定螺杆17、卡槽18、第二弹簧19和卡块20,壳体1顶端安装有顶盖2,且壳体1顶面均匀开设有固定孔3,壳体1内部开设有排线槽4,排线槽4顶部两端均连接有插线块5,插线块5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且插线块5顶端第一螺纹孔6与固定孔3通过螺钉连接,插线块5正面开设有插线槽7,插线块5底部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内部安装有固定片9,固定片9底部开设有定位孔10,且固定片9顶部插入插线槽7内部,固定片9顶端底侧连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底端连接有挤压片12,壳体1底端安装有固定柱13,固定柱13内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4,第二螺纹孔14内部安装有通孔螺栓15,通孔螺栓15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6,第三螺纹孔16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杆17,固定柱13两侧开设有卡槽18,卡槽18内部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19一端,第二弹簧19另一端连接有卡块20,为了便于顶盖2的安装,顶盖2通过卡扣与壳体1相连,为了便于固定螺杆17的安装,定位孔10、第一螺纹孔6与第三螺纹孔16孔径相同,为了保证固定片9的使用时长,固定片9为一种锌铝合金材质的构件,为了保证接线端子可以满足工作需求,插线块5数量设置为四个,为了防止发生漏电等状况,挤压片12外侧涂有环氧树脂绝缘涂层,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在安装时,根据公端子的插销大小设置好固定螺杆17的位置,固定位置时,仅需要旋转固定螺杆17即可,固定螺杆17会抵住挤压片12,第一弹簧11会给公端子的插销留有一个缓冲空间,防止在设置固定螺杆17的位置时,由于其位置设置太高而导致公端子的插销难以拔出的状况,而且挤压片12的外侧涂有环氧树脂绝缘涂层,所以无需担心漏电问题,其次固定片9的材质为一种锌铝合金,所以公端子的插销在经过多次拔插后不会影响固定片9的弹性,如果需要将公端子固定在插线槽7内,只需将固定螺杆17拧紧即可,当固定螺杆17调节完成后,只需将固定柱13插入所设定的位置即可,卡块20与第二弹簧19将会紧紧地将接线端子固定在设定位置上,需要拆卸时只需用力拔下即可,方便快捷,顶盖2的设置用来保护固定孔3内的螺钉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被无尘污染,减少被腐蚀的几率,而且顶盖2通过卡扣与壳体1相连,方便顶盖2的安装,便于该接线端子的检修及维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顶盖(2)、固定孔(3)、排线槽(4)、插线块(5)、第一螺纹孔(6)、插线槽(7)、安装槽(8)、固定片(9)、定位孔(10)、第一弹簧(11)、挤压片(12)、固定柱(13)、第二螺纹孔(14)、通孔螺栓(15)、第三螺纹孔(16)、固定螺杆(17)、卡槽(18)、第二弹簧(19)和卡块(2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端安装有顶盖(2),且壳体(1)顶面均匀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排线槽(4),所述排线槽(4)顶部两端均连接有插线块(5),所述插线块(5)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且插线块(5)顶端第一螺纹孔(6)与固定孔(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插线块(5)正面开设有插线槽(7),所述插线块(5)底部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部安装有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底部开设有定位孔(10),且固定片(9)顶部插入插线槽(7)内部,所述固定片(9)顶端底侧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底端连接有挤压片(12),所述壳体(1)底端安装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内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4),所述第二螺纹孔(14)内部安装有通孔螺栓(15),所述通孔螺栓(15)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6),所述第三螺纹孔(16)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杆(17),所述固定柱(13)两侧开设有卡槽(18),所述卡槽(18)内部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19)一端,所述第二弹簧(19)另一端连接有卡块(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修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顶盖(2)、固定孔(3)、排线槽(4)、插线块(5)、第一螺纹孔(6)、插线槽(7)、安装槽(8)、固定片(9)、定位孔(10)、第一弹簧(11)、挤压片(12)、固定柱(13)、第二螺纹孔(14)、通孔螺栓(15)、第三螺纹孔(16)、固定螺杆(17)、卡槽(18)、第二弹簧(19)和卡块(2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端安装有顶盖(2),且壳体(1)顶面均匀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排线槽(4),所述排线槽(4)顶部两端均连接有插线块(5),所述插线块(5)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且插线块(5)顶端第一螺纹孔(6)与固定孔(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插线块(5)正面开设有插线槽(7),所述插线块(5)底部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部安装有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底部开设有定位孔(10),且固定片(9)顶部插入插线槽(7)内部,所述固定片(9)顶端底侧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底端连接有挤压片(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潇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