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锂离子电池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18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爆锂离子电池壳体,包括电池外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体顶部的盖板组件;在所述前面板、所述后面板、所述左面板和所述右面板中的至少一个面板的中间位置纵向设置若干条直线刻痕;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圆形刻痕;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主体、极柱板、铆钉、极耳连接片、防爆阀、注液孔以及绝缘密封垫。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防爆锂离子电池壳体,具有极好的安全性,有效保证当电池内部出现异常、短路发热、鼓胀甚至爆炸等情况,且防爆阀未工作或失效时能够破裂打开,进行泄气、降温以及使电池爆炸沿设定方向进行,减少碎片向四周飞溅,避免造成更大损失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锂离子电池壳体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防爆锂离子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数码、电动工具以及动力汽车等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而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锂离子电池壳体因鼓胀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增加。具体的,锂离子电池随着循环的进行以及大倍率的充放电,在锂离子电池内部极片膨胀、电解液副反应的发生以及电池内部产气等因素,极易造成锂离子电池壳体鼓胀,甚至发生爆炸。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壳体鼓胀时,锂离子电池壳体的防爆阀不能及时打开,常常发生锂离子电池壳体继续鼓胀直至发生爆炸的现象,具有锂离子电池壳体使用的安全性有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爆锂离子电池壳体,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爆锂离子电池壳体,包括电池外壳体(100)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顶部的盖板组件(200);所述电池外壳体(100)为顶部开口结构,包括前面板(101)、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体(100)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顶部的盖板组件(200);所述电池外壳体(100)为顶部开口结构,包括前面板(101)、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102)和底板(104);在所述前面板(101)、所述后面板、所述左面板和所述右面板(102)中的至少一个面板的中间位置纵向设置若干条直线刻痕(103);其中,所述直线刻痕(103)的长度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的高度一致,所述直线刻痕(103)的宽度为0.05mm;相邻所述直线刻痕(103)之间的间距为0.1mm,所述直线刻痕(103)深度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厚度比为1:6;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体(100)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顶部的盖板组件(200);所述电池外壳体(100)为顶部开口结构,包括前面板(101)、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102)和底板(104);在所述前面板(101)、所述后面板、所述左面板和所述右面板(102)中的至少一个面板的中间位置纵向设置若干条直线刻痕(103);其中,所述直线刻痕(103)的长度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的高度一致,所述直线刻痕(103)的宽度为0.05mm;相邻所述直线刻痕(103)之间的间距为0.1mm,所述直线刻痕(103)深度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厚度比为1:6;在所述底板(104)上设置有两个圆形刻痕(105);所述圆形刻痕(105)的直径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的宽度比为1:2;两个圆形刻痕(105)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104)上;所述圆形刻痕(105)的深度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厚度比为1:5;所述盖板组件(200)包括盖板主体(201)、极柱板(202)、铆钉(203)、极耳连接片(204)、防爆阀(205)、注液孔(206)以及绝缘密封垫(207);所述盖板主体(201)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电池外壳体(100)的顶部相连成为一个整体;所述极柱板(202)包括正极柱板(2021)和负极柱板(2022);所述正极柱板(2021)和所述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蒋濛胡庆波杨六香
申请(专利权)人: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