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及其防沉淀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及其防沉淀的方法。
技术介绍
振动广泛地存在于工程技术与日常生活中,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工程中人们利用振动的有利一面开发了振动设备,如振动输送、振动筛选、振动研磨等,极大地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率。但是,振动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不仅影响到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仪表器械的使用性能,及建筑结构的稳定程度,而且由振动产生的噪声也同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对振动进行有效的隔离控制是当务之急。如何保证一些高、精、尖技术设备在振动干扰下能正常运行,如何消除振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等,是科技工作者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目前,在减、隔振领域,人们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常见的减、隔振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陷,比如粘滞阻尼器、气液压阻尼器存在着泄漏密封和介质沉降等问题;电流变液阻尼器存在着成本高、耗电高等缺点;各类隔振支座存在着体积庞大、橡胶老化和被动复位等弊端;各种机械式阻尼隔振器虽具有长寿命、易维护等优点,但是多半呈现被动式为主,不具备根据外界受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通轴(1)、励磁线圈(2)、回转缸筒(3)、支撑缸筒(4)、丝杠轴套(5)、丝杠螺母(6)、活塞杆轴套(8)、旋转密封组件(12)、往复密封组件(13)和端盖(14),所述回转缸筒(3)位于支撑缸筒(4)内,所述回转缸筒(3)与支撑缸筒(4)的两端均与端盖(14)连接,所述回转缸筒(3)与端盖(14)之间通过旋转密封组件(12)实现密封,所述活塞杆通轴(1)置于回转缸筒(3)内,且两端均穿过端盖(14),所述活塞杆通轴(1)与端盖(14)之间通过往复密封组件(13)实现密封,所述活塞杆通轴(1)与回转缸筒(3)之间设置有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通轴(1)、励磁线圈(2)、回转缸筒(3)、支撑缸筒(4)、丝杠轴套(5)、丝杠螺母(6)、活塞杆轴套(8)、旋转密封组件(12)、往复密封组件(13)和端盖(14),所述回转缸筒(3)位于支撑缸筒(4)内,所述回转缸筒(3)与支撑缸筒(4)的两端均与端盖(14)连接,所述回转缸筒(3)与端盖(14)之间通过旋转密封组件(12)实现密封,所述活塞杆通轴(1)置于回转缸筒(3)内,且两端均穿过端盖(14),所述活塞杆通轴(1)与端盖(14)之间通过往复密封组件(13)实现密封,所述活塞杆通轴(1)与回转缸筒(3)之间设置有磁流变液,所述励磁线圈(2)缠绕于位于回转缸筒(3)内的活塞杆通轴(1)上,通过对所述励磁线圈(2)通电使磁流变液产生磁流变效应,所述丝杠轴套(5)套设在位于回转缸筒(3)内的活塞杆通轴(1)上,所述丝杠螺母(6)内侧套设在丝杠轴套(5)上,与丝杠轴套(5)螺纹连接,所述丝杠螺母(6)外侧与回转缸筒(3)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轴套(8)通过螺纹配合于位于回转缸筒(3)内的活塞杆通轴(1)上,所述活塞杆轴套(8)穿过一侧的端盖(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缸筒(3)外壁和支撑缸筒(4)内壁之间置有摩擦阻尼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通轴(1)一端穿过支撑缸筒(4)一端的端盖(14),另一端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活塞杆轴套(8)通过螺纹配合于活塞杆通轴(1)上,所述活塞杆轴套(8)穿过支撑缸筒(4)另一端的端盖(14),所述励磁线圈(2)、丝杠轴套(5)、活塞杆轴套(8)在活塞杆通轴(1)顺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通轴(1)的一端轴向钻深孔至励磁线圈(2)缠绕处,同时该线圈缠绕处径向钻孔,以便励磁线圈(2)引出与外部电源形成回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密封组件(13)包括环形磁体(13-1)与锯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田刚,朱唯丰,刘艳,钱云峰,李为,洪彦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