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冲洗降温系统的延长轴承寿命的泵用轴承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913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06
一种内冲洗降温系统的延长轴承寿命的泵用轴承体,属于轴承体技术领域,包括泵轴、导油盘Ⅰ、导油盘Ⅱ、导入油孔、导出油孔、分油环、开式轮以及油池,开式轮安装在轴承体腔内泵轴上;集油盘Ⅰ和集油盘Ⅱ设置在轴承体腔内壁两侧水平位置上;所述分油环设置在多口轴承其中两口轴承之间,且分油环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24个导油孔;导入油孔设置在后轴承室两侧的水平位置,导入油孔一端与导油盘Ⅱ连通,另一端与分油环上设置的导油孔连通;导出油孔设置在分油环下部,导出油孔一端与分油环上设置有导油孔连通,另一端与油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达到清洗轴承磨损污垢、降低油温、减少振动、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冲洗降温系统的延长轴承寿命的泵用轴承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体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内冲洗降温系统的延长轴承寿命的泵用轴承体。
技术介绍
目前,轴承体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零部件,他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泵轴旋转,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广泛用于各石油化工领域及泵类等,但现有技术中,油浴润滑无法做到更好的散热降温;我公司在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1000万吨炼油装置的巡检维护中,发现许多泵的轴承体振动超标,轴承体内润滑油发黄,拆解发现,原因是甩油环摩擦泵轴,摩擦撞击产生铜粉与润滑油混合,磨损轴承,造成轴承游隙过大、振动超标,后换成钢制及非金属材料(聚四氟乙烯和尼龙),情况和铜质相差不多,材料粉屑混合于润滑油中,造成润滑油失效,轴承损坏,经常维修更换,维修次数增加,维修工作量增加。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泵用轴承体内润滑油经常失效、轴承温度过高、轴承体振动超标、轴承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提供一种内冲洗降温系统的延长轴承寿命的泵用轴承体,以达到清洗轴承磨损污垢、降低油温、减少振动、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冲洗降温系统的延长轴承寿命的泵用轴承体,轴承体为焊接形式,泵端为单口轴承(1),另一端为多口轴承(4),多口轴承(4)与后轴承盖(5)组成后轴承室,其特征是:还包括注油孔(16)、轴端密封(7)、泵轴(3)、导油盘Ⅰ(8)、导油盘Ⅱ(9)、导入油孔(10)、导出油孔(11)、分油环(12)、开式轮(13)、油池(14)以及强磁丝堵(15),所述开式轮(13)安装在轴承体腔内泵轴(3)上;所述导油盘Ⅰ(8)和导油盘Ⅱ(9)设置在轴承体腔内壁两侧水平位置上;所述分油环(12)设置在多口轴承(4)其中两口轴承之间,且分油环(12)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24个导油孔;所述导入油孔(10)设置在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冲洗降温系统的延长轴承寿命的泵用轴承体,轴承体为焊接形式,泵端为单口轴承(1),另一端为多口轴承(4),多口轴承(4)与后轴承盖(5)组成后轴承室,其特征是:还包括注油孔(16)、轴端密封(7)、泵轴(3)、导油盘Ⅰ(8)、导油盘Ⅱ(9)、导入油孔(10)、导出油孔(11)、分油环(12)、开式轮(13)、油池(14)以及强磁丝堵(15),所述开式轮(13)安装在轴承体腔内泵轴(3)上;所述导油盘Ⅰ(8)和导油盘Ⅱ(9)设置在轴承体腔内壁两侧水平位置上;所述分油环(12)设置在多口轴承(4)其中两口轴承之间,且分油环(12)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24个导油孔;所述导入油孔(10)设置在后轴承室两侧的水平位置,导入油孔(10)一端与导油盘Ⅱ(9)连通,另一端与分油环(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宇琦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