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支护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巷道支护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压力不断加大,巷道变形难以控制,巷道支护难度不断增加,且要求巷道支护速度不断提高。目前煤矿巷道主要采用两种支护方式:一是预应力锚杆索主动支护;二是架钢棚被动支护。预应力锚杆索支护为一种主动支护方式,可有效对围岩施加预应力,抑制围岩原生裂隙的张开,维护围岩自身结构的完整,保持围岩的自承能力,在复杂困难巷道条件下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锚杆索支护施工过程包括打孔,输送、搅拌锚固剂,安装预紧锚杆索等环节,施工过程较为繁琐,用时长,成巷速度远远低于工作面回采速度,导致采掘接续紧张,不能满足煤矿高产高效的要求。架钢棚被动支护施工较为简便,成巷速度快。架钢棚为被动支护,钢棚与岩壁不能贴合,中间有空隙。待围岩发生变形,顶板下沉,两帮移近,岩壁与钢棚接触后,钢棚才能提供变形抗力,发挥支护作用。但围岩裂隙已经张开,完整性下降,自承能力丧失,其后期变形难以有效控制。支护效果较差限制架钢棚被动支护只能在地质条件简单,围岩压力较小的条件下应用。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件和充气部件,所述支撑部件沿巷道的围岩表面设置,且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巷道的围岩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充气部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间隙中,所述气囊可充气膨胀充填所述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件和充气部件,所述支撑部件沿巷道的围岩表面设置,且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巷道的围岩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充气部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间隙中,所述气囊可充气膨胀充填所述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钢拱架,所述钢拱架的形状与所述巷道的围岩表面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还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铺设于所述钢拱架与所述气囊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检测部件,所述压力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气囊与所述巷道的围岩表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部件为压力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越,姜鹏飞,杨建威,刘畅,郑仰发,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