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流延膜树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48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丙烯预聚合;(2)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产物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一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反应;(3)将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与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二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4)将步骤(3)得到的聚合产物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聚合物经过滤器进入汽蒸器使残余催化剂失活,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干燥后得到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聚丙烯流延树脂具有优良的热封性能、更高的透光率和更低的雾度,成为国内流延膜厂家认可的优质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化合物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丙烯流延膜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丙烯流延薄膜(CPP)是通过熔体流延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良好,各向性能平衡性优异。同时,由于是平挤薄膜,后续工序如印刷、复合等极为方便,因而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鲜花、食品、日用品的包装。CPP的生产有单层流延和多层共挤流延两种方式。单层薄膜主要要求材料低温热封性能和柔韧性好。多层共挤流延膜一般可分为热封层、支撑层、电晕层三层,在材料的选择上较单层膜宽,可单独选择满足各个层面要求的物料,赋予薄膜以不同的功能和用途。CPP经印刷、制袋后可单独用于食品、服装、卫生纸巾、鲜花等的外包装。除此之外,由于其优良的透明性、较低的热封温度,也可以作为各种复合膜的基膜使用,如与PET薄膜、BOPP薄膜等进行复合,用于包装快餐类产品、茶叶等;与阻隔性树脂EVOH、PA、PVDC等通过粘合剂复合,来包装含油脂或汤汁类的食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流延膜的产品和所用材料也在日益更新。CPP的新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超低温热封膜、耐寒薄膜、高温蒸煮膜等。一些特殊用途的薄膜也在开发应用之中,如抗静电膜、农药膜、高透明超柔软膜等正逐渐推向市场,占领着新的应用领域。随着特殊用途的流延膜的发展,现有的CPP的透光性能已经无法高透明超柔软膜等高透明度薄膜的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CPP材料作出改进,以适应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制得的流延膜具有比现有技术更高的透光率以及更低的雾度,适用于高透明流延膜的开发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丙烯在DQ催化剂、三乙基铝和给电子体的共同作用下,在预聚合反应器中预聚合,控制预接触罐的温度为8~15℃,预聚合反应器的温度为15~25℃,三乙基铝/丙烯为0.1~0.3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30kg/t;(2)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产物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一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反应,控制一环管的氢气浓度为1500~2500ppm,乙烯/丙烯为25~40kg/t,反应温度为69~71℃,反应压力为3.3~3.5MPa,环管密度为500~600kg/m3;(3)将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与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二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控制二环管的氢气浓度为1500~2500ppm,反应温度为69~71℃,反应压力为3.3~3.5MPa,环管密度为500~600kg/m3;(4)将步骤(3)得到的聚合产物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聚合物经过滤器进入汽蒸器使残余催化剂失活,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干燥后得到熔体流动速率为7~10g/10min,乙烯含量为1~3%的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本专利技术通过HIMONT的Sphripol工艺进行聚合物的聚合反应,以DQ催化剂作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作为助催化剂。DQ催化剂在聚合反应中,对乙烯具有良好的化学选择性,结合对其他工艺条件的严格控制,得到具有优良热封性能和透明性能的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优选地,步骤(1)中控制预接触罐的温度为10~12℃,预聚合反应器的温度为18~22℃,三乙基铝/丙烯为0.2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4~16kg/t。优选地,步骤(2)、(3)中控制一环管的氢气浓度为1800~2200ppm,乙烯/丙烯为30~35kg/t,反应温度为70℃,环管密度为540~560kg/m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HIMONT的Sphripol工艺,通过控制乙烯加入量、氢气加入量,确定了三乙基铝/丙烯及三乙基铝/给电子体的最佳控制值,制得的聚丙烯流延树脂具有优良的热封性能、更高的透光率和更低的雾度,成为国内流延膜厂家认可的优质原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1)丙烯在DQ催化剂、三乙基铝和给电子体的共同作用下,在预聚合反应器中预聚合,控制预接触罐的温度为8℃,预聚合反应器的温度为20℃,三乙基铝/丙烯为0.2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0kg/t;(2)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产物与丙烯、氢气、乙烯一起进入第一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反应,控制一环管的氢气浓度为1800ppm,乙烯/丙烯为30kg/t,反应温度为70℃,反应压力为3.4MPa,环管密度为550kg/m3;(3)将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与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二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控制二环管的氢气浓度为1800ppm,反应温度为70℃,反应压力为3.4MPa,环管密度为550kg/m3;(4)将步骤(3)得到的聚合产物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聚合物经过滤器进入汽蒸器使残余催化剂失活,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干燥后得到熔体流动速率为8g/10min,乙烯含量为2.5%的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实施例2(1)丙烯在DQ催化剂、三乙基铝和给电子体的共同作用下,在预聚合反应器中预聚合,控制预接触罐的温度为10℃,预聚合反应器的温度为25℃,三乙基铝/丙烯为0.18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5kg/t;(2)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产物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一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反应,控制一环管的氢气浓度为2500ppm,乙烯/丙烯为35kg/t,反应温度为70℃,反应压力为3.4MPa,环管密度为500kg/m3;(3)将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与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二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控制二环管的氢气浓度为2500ppm,反应温度为70℃,反应压力为3.4MPa,环管密度为500kg/m3;(4)将步骤(3)得到的聚合产物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聚合物经过滤器进入汽蒸器使残余催化剂失活,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干燥后得到熔体流动速率为7~10g/10min,乙烯含量为2.8%的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实施例3(1)丙烯在DQ催化剂、三乙基铝和给电子体的共同作用下,在预聚合反应器中预聚合,控制预接触罐的温度为15℃,预聚合反应器的温度为15℃,三乙基铝/丙烯为0.2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5kg/t;(2)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产物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一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反应,控制一环管的氢气浓度为2200ppm,乙烯/丙烯为25kg/t,反应温度为70℃,反应压力为3.4MPa,环管密度为600kg/m3;(3)将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与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二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控制二环管的氢气浓度为2200ppm,反应温度为70℃,反应压力为3.4MPa,环管密度为600kg/m3;(4)将步骤(3)得到的聚合产物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聚合物经过滤器进入汽蒸器使残余催化剂失活,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丙烯在DQ催化剂、三乙基铝和给电子体的共同作用下,在预聚合反应器中预聚合,控制预接触罐的温度为8~15℃,预聚合反应器的温度为15~25℃,三乙基铝/丙烯为0.1~0.3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30kg/t;(2)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产物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一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反应,控制一环管的氢气浓度为1500~2500ppm,乙烯/丙烯为25~40kg/t,反应温度为69~71℃,反应压力为3.3~3.5MPa,环管密度为500~600kg/m3;(3)将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与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二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控制二环管的氢气浓度为1500~2500ppm,反应温度为69~71℃,反应压力为3.3~3.5MPa,环管密度为500~600kg/m3;(4)将步骤(3)得到的聚合产物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聚合物经过滤器进入汽蒸器使残余催化剂失活,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干燥后得到熔体流动速率为7~10g/10min,乙烯含量为1~3%的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流延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丙烯在DQ催化剂、三乙基铝和给电子体的共同作用下,在预聚合反应器中预聚合,控制预接触罐的温度为8~15℃,预聚合反应器的温度为15~25℃,三乙基铝/丙烯为0.1~0.3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30kg/t;(2)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合产物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一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反应,控制一环管的氢气浓度为1500~2500ppm,乙烯/丙烯为25~40kg/t,反应温度为69~71℃,反应压力为3.3~3.5MPa,环管密度为500~600kg/m3;(3)将步骤(2)得到的聚合产物与与丙烯、氢气一起进入第二环管反应器继续进行聚合,控制二环管的氢气浓度为1500~2500ppm,反应温度为69~71℃,反应压力为3.3~3.5MPa,环管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军梁胜彪封水彬黄红霞刘国禹柯君豪卢瑞真倪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