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08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滑动架和第二滑动架。第一滑动架固定在第一输送带的下端,第一输送带上端与第二输送带下端固定,第二滑动架固定在第二输送带上端,第一输送带逆时针旋转使第一输送带下端向右移动距离L,带动第一滑动架和第二输送带的整体向右移动距离L,受输送带自身作用,第一输送带上端与第二输送带下端的连接处向左移动距离L,第一输送带上端与第二输送带下端的连接处相对于第二输送带由初始位置向左移动距离2L,同时,第二滑动架在第一滑动架上随第二输送带向右移动距离2L,因此,当第一输送带向右移动距离L时,第二滑动架相对于初始位置向右移动距离3L,输送结构紧凑,移动快速。

Conveying structure

The conveying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first conveyor belt, a second conveyor belt, a first sliding frame and a second sliding frame. The first sliding frame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and the second sliding frame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The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makes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move to the right distance L, which drives the whole of the first sliding frame and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to move to the right distance 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moves to the left from the initial position to the left relative to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ond sliding frame moves to the right with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on the first sliding frame. Therefore, when the first conveyor belt moves to the right distance L, the second sliding frame moves to the initial position. Located to the right, moving distance is 3L, conveying structure is compact and moving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制造技术的崛起,企业生产效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企业生产流水线也悄悄的从只能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流水线,向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柔性生产线过渡。由于受到工厂内设备布置的影响,料车从线下装载物料至上线供料使用的过程比较缓慢。国内外一直在寻求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搬运技术和装备,以降低搬运成本,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一种料车快速上下线输送结构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输送结构,其中包括底座、推拉机构和至少两级滑块,多级滑块逐级叠置在底座上,每级滑块的内腔设有滚轮组和绕在滚轮组上的同步带;相邻两级箱体中,位于下层的一级箱体内的一级同步带的上端通过穿过一级箱体顶部开槽上的固定件,与位于上层的二级箱体的底部连接,实现一级同步带来驱动二级箱体滑动;同时,一级箱体的顶部通过穿设在二级箱体底部开槽上的固定件连接于二级同步带的下端,从而使得一级同步带滑动L距离带动二级箱体L滑动,一级箱体滑动带动二级同步带滑动,依次向上类推设置更多级别的箱体,但位于最底层的第一级箱体的第一级同步带的下端相对于地面处于固定。此输送结构工作时,外界对位于最底层的第一级箱体施加推动力,第一箱体向前滑动L距离,使得第一同步带的上端也向前滑动L距离,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二级箱体向前滑动L,第一箱体驱动第二同步带的上端向前滑动2L,第二同步带带动第三级箱体向前滑动2L,依次类推,第n级滑块向前滑动(n-1)L。上述的输送结构若实现驱动待输送设备向前滑动3L的距离时,必须设置四个滑块,第四级的滑块内可以不设置同步带,但至少需要三级同步带,才能够驱动待输送设备向前移动3L的距离,使得该伸缩装置在高度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大,结构不紧凑;同时,三级同步带的依次被驱动而滑动,使得该伸缩装置的输送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输送结构在驱动待输送设备向前移动3L距离时,输送设备结构不紧凑且输送时间长。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分别呈闭合环绕在各自对应的滚轮组上;所述第二输送带间隔所需间距叠设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受第一驱动器的驱动而往复滑动;第一滑动架,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端;供所述第二输送带绕设的第二滚轮组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架上;第二滑动架,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上端;所述第一滑动架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滑动架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连接处靠近同侧滚轮组。优选地,上述输送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架的下端设有向上凹进的第一让位空腔,所述第一让位空腔套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端外,且所述第一滑动架的上端供所述第二滚轮组安装。优选地,上述输送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架的第一让位空腔还套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下端外,并且所述第一滑动架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闭合环的内腔中。优选地,上述输送结构,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滑动架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端固定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端上,其两侧端伸出所述第一输送带外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架。优选地,上述输送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沿第一输送带滑动方向延伸的底板,及向伸出所述第一输送带外折弯且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两侧壁上的侧挡板,两个所述侧挡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架上;所述底板上设供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端穿设的第一安装孔。优选地,上述输送结构,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下端固定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端和第二输送带的下端穿设的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优选地,上述输送结构,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滑动架随所述第一输送带在基座上做直线滑动的至少一个第一导向组件;和/或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滑动架随所述第二输送带在所述第一滑动架上做直线滑动的至少一个第二导向组件。优选地,上述输送结构,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一滑动架的滑动方向延伸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架上;至少一个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导轨上,并且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架上。优选地,上述输送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架的下端设有向上凹进的第二让位空腔;所述第二滑动架的第二让位空腔套在所述第一滑动架外,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架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让位空腔的内壁上。优选地,上述输送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架上的至少一个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待输送的设备;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定位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架的上端;夹持部,与所述定位板相对设置并围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部受第二驱动器的驱动而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板转动;和/或所述第一输送带为链条,和/或所述第二输送带为钢丝。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滑动架和第二滑动架。第一滑动架固定在第一输送带的下端,第一输送带上端与第二输送带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架固定在第二输送带上端,且第一滑动架在第一输送带的连接处和第二滑动架在第二输送带的连接处靠近同侧滚轮组。第一输送带逆时针旋转使第一输送带下端向右移动距离L,带动第一滑动架和第二输送带的整体向右移动距离L,即第二滑动架随第一滑动架向右移动距离L;受输送带自身作用,第一输送带上端与第二输送带下端的连接处向左移动距离L,第一输送带上端与第二输送带下端的连接处相对于第二输送带由初始位置向左移动距离2L,同时,第二滑动架在第一滑动架上随第二输送带向右移动距离2L,因此,当第一输送带向右移动距离L时,第二滑动架相对于初始位置向右移动距离3L,输送结构紧凑,移动快速。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架的下端设有向上凹进的第一让位空腔,所述第一让位空腔套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端外,且所述第一滑动架的上端供所述第二滚轮组安装。将第一输送带设置在第一让位空腔内,有利于保护第一输送带,第二滚开轮组安装在第一滑动架上端,便于第一输送带上端与第二输送带下端的连接。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架的第一让位空腔还套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下端外,并且所述第一滑动架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闭合环的内腔中。第一滑动架上端伸入第二输送带闭合环的内腔中,使第二输送带下端位于第一让位空腔中,便于与第一输送带上端连接,第二输送带上端位于第一滑动架上方便于固定在第二输送带上端的第二滑动架在第一滑动架上滑动。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结构,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滑动架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端固定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端上,其两侧端伸出所述第一输送带外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架。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第一输送带下端,并通过两侧端固定在第一滑动架上,不仅具有固定作用,还起到支撑第一滑动架的作用。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结构,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滑动架随所述第一输送带在基座上做直线滑动的至少一个第一导向组件;和/或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滑动架随所述第二输送带在所述第一滑动架上做直线滑动的至少一个第二导向组件。通过第一导向组件与第二导向组件的设置,使第一滑动架和第二滑动架在同一方向上沿直线滑动。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分别呈闭合环绕在各自对应的滚轮组上;所述第二输送带(2)间隔所需间距叠设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1)受第一驱动器(93)的驱动而往复滑动;第一滑动架(3),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下端;供所述第二输送带(2)绕设的第二滚轮组(21)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架(3)上;第二滑动架(4),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上端;所述第一滑动架(3)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滑动架(4)在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连接处靠近同侧滚轮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分别呈闭合环绕在各自对应的滚轮组上;所述第二输送带(2)间隔所需间距叠设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1)受第一驱动器(93)的驱动而往复滑动;第一滑动架(3),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下端;供所述第二输送带(2)绕设的第二滚轮组(21)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架(3)上;第二滑动架(4),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上端;所述第一滑动架(3)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滑动架(4)在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连接处靠近同侧滚轮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架(3)的下端设有向上凹进的第一让位空腔,所述第一让位空腔套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上端外,且所述第一滑动架(3)的上端供所述第二滚轮组(21)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架(3)的第一让位空腔还套在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下端外,并且所述第一滑动架(3)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闭合环的内腔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滑动架(3)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下端固定的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下端上,其两侧端伸出所述第一输送带(1)外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架(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5)包括沿第一输送带(1)滑动方向延伸的底板(51),及向伸出所述第一输送带(1)外折弯且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51)两侧壁上的侧挡板(52),两个所述侧挡板(52)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架(3)上;所述底板(51)上设供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下端穿设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静陈磊颜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