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08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及系统,其中,磁混凝装置包括箱体和搅拌桨,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箱体用于容纳污水,并为磁混凝反应提供场所,搅拌桨包括转轴和若干桨叶,转轴竖直设置,桨叶设置于所述转轴,箱体内设置有中心筒,转轴或转轴与桨叶设置在中心筒内,中心筒用于形成竖直向上的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可使得待处理污水、磁种以及药剂在箱体内循环流动,从而可以大大增加磁性絮体的碰撞机会,促进形成个体大而密实的磁性絮团,大大提高磁混凝效果,从而有利于节约药剂量、减少磁混凝时间、减少絮凝搅拌级数、易于使磁种与非磁性污泥的分离、使出水效果更好、处理水质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超磁分离水处理技术是将水中不带磁性的非溶解性污染物赋予磁性,然后利用超磁分离设备进行固液分离,从而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有机物、藻类和总磷等污染物,最终实现水体净化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与混凝沉淀、过滤等常规方法相比较,超磁分离水处理技术中所采用的超磁分离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水量大、流程短、可移动性等优点,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河道湖泊和景观水应急治理、市政水处理、矿井水处理、工业水处理等。现有技术中,在利用超磁分离水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时,通常包含磁混凝装置、超磁分离机以及磁种回收装置;其中,磁混凝装置主要用于使污水与向污水中投加的磁种及药剂(如混凝剂、助凝剂等)充分混合,并进行磁混凝反应,以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污染物凝聚成磁性絮团;超磁分离机与磁混凝装置相连,主要用于从污水中分离出磁性絮团,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而分离出来的磁性絮团,含有大量前期投入的磁种,需要利用磁种回收装置进行回收,最后送入磁混凝装置中实现磁种的循环利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磁混凝装置通常仅采用搅拌桨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混合效果较差,不仅使得磁混凝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磁性絮团较小,分离效果差,而且药剂量消耗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包括箱体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用于容纳污水,并为磁混凝反应提供场所,搅拌桨包括转轴和若干桨叶,所述转轴竖直设置,所述桨叶设置于所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中心筒,所述转轴或转轴与桨叶设置在中心筒内,中心筒用于形成竖直向上的流道。以增强混合效果。优选地,所述中心筒与所述转轴共轴。可选的,所述搅拌桨优先采用推流搅拌桨。优选地,所述中心筒为圆筒或方筒,或从中心筒的下端到上端的方向,中心筒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或从中心筒的下端到上端的方向,中心筒的横截面面积先减小后增大。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的下端设置有喇叭口。作为优选,所述中心筒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箱体内。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混凝池和絮凝池两部分;所述混凝池和絮凝池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搅拌桨,各搅拌桨中转轴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电机相连,所述电机分别通过设置于箱体顶部的支座板进行固定;隔板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连通混凝池与絮凝池,混凝池设置有进水口,絮凝池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絮凝池或絮凝池与混凝池内设置有所述中心筒。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未封闭。作为优选,所述中心筒的上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座板,或所述中心筒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侧壁板和/或所述隔板,或所述中心筒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底板。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一端与所述槽口连通,另一端延伸到絮凝池中所述搅拌桨的下方,并开设有竖直向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通混凝池与絮凝池。优选地,所述导流槽为梯形结构或矩形结构,所述通孔与通孔上方的搅拌桨共轴。一种磁混凝系统,包括磁种投加装置、混凝剂投加装置、助凝剂投加装置以及前述磁混凝装置,其中,所述磁种投加装置包括磁种搅拌箱和磁种投加泵,所述磁种搅拌箱通过管道依次与磁种投加泵及所述混凝池相连通,所述磁种搅拌箱用于投加磁种;所述混凝剂投加装置包括混凝剂溶解箱和混凝剂投加泵,所述混凝剂溶解箱通过管道依次与混凝剂投加泵及所述混凝池相连通,所述混凝剂溶解箱用于投加混凝剂;助凝剂投加装置包括助凝剂溶解箱和助凝剂投加泵,所述助凝剂溶解箱通过管道依次与助凝剂投加泵及所述絮凝池相连通,所述助凝剂溶解箱用于投加助凝剂。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及系统,结构紧凑,通过在搅拌桨外套设中心筒,可以使得待处理污水、磁种以及药剂在箱体内循环流动,从而可以大大增加磁性絮体的碰撞机会,促进形成个体大而密实的磁性絮团,大大提高磁混凝效果,从而有利于节约药剂量、减少磁混凝时间、减少絮凝搅拌级数、易于使磁种与非磁性污泥的分离、使出水效果更好、处理水质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中,循环流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中,中心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中,中心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中,中心筒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7的局部示意图(俯视)。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另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中,导流槽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磁混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箱体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03,隔板104,混凝池105,絮凝池106,槽口107,侧壁板108,搅拌桨201,转轴202,桨叶203,中心筒301,支架302,喇叭口303,支撑杆304,导流槽305,通孔306,电机401,支座板402,磁种搅拌箱501,磁种投加泵502,混凝剂溶解箱601,混凝剂投加泵602,助凝剂溶解箱701,助凝剂投加泵7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包括箱体101和搅拌桨201,搅拌桨201设置在箱体101内,箱体101通常是由铁板或铁皮等围成的容器,主要用于容纳污水,并为药剂(如混凝剂、助凝剂等)与污水的混合提供空间和场所(即为磁混凝反应提供场所);搅拌桨201包括转轴202和若干桨叶203,转轴202竖直设置,且桨叶203设置于转轴202,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1内设置有中心筒30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包括箱体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用于容纳污水,并为磁混凝反应提供场所,搅拌桨包括转轴和若干桨叶,所述转轴竖直设置,所述桨叶设置于所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中心筒,所述转轴或转轴与桨叶设置在中心筒内,中心筒用于形成竖直向上的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包括箱体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用于容纳污水,并为磁混凝反应提供场所,搅拌桨包括转轴和若干桨叶,所述转轴竖直设置,所述桨叶设置于所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中心筒,所述转轴或转轴与桨叶设置在中心筒内,中心筒用于形成竖直向上的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与所述转轴共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为圆筒或方筒,或从中心筒的下端到上端的方向,中心筒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或从中心筒的下端到上端的方向,中心筒的横截面面积先减小后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的下端设置有喇叭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箱体内。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超磁分离水处理的磁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混凝池和絮凝池两部分;所述混凝池和絮凝池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搅拌桨,各搅拌桨中转轴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电机相连,所述电机分别通过设置于箱体顶部的支座板进行固定;隔板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连通混凝池与絮凝池,混凝池设置有进水口,絮凝池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絮凝池或絮凝池与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青青袁华洁何嵩德黄光华肖波
申请(专利权)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