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03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包括吊圈、支腿和连接装置;支腿有结构相同的两条以上,支腿包括连接绳、上支腿和下支腿,连接绳一端与吊圈连接、另一端与上支腿的顶部连接,上支腿的底部与下支腿的顶部连接,上支腿和下支腿之间形成120°‑170°夹角;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连接装置上、且下支腿背向连接装置设置;所有的支腿沿连接装置的周边均匀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只需要轻轻转动支腿即可实现金属线圈等空心轴卷材的装卸和支撑,进而实现了利用吊装设备对金属线圈等空心轴卷材的搬运,稳定性好、效率高、强度低、成本低,可行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属于卷材搬运领域。
技术介绍
金属线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电网等领域。各种金属线材,由于断面小、长度大,在制备结束时,为了节约空间、方便使用,都会卷绕成空心轴结构的线圈。由于金属线圈重量大,因此存在搬运困难等问题。现有的搬运方法为,通过人工等将线圈搬到推车上,然后借助推车将其搬运到目的地,在将线圈搬到推车上时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存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包括吊圈、支腿和连接装置;支腿有结构相同的两条以上,支腿包括连接绳、上支腿和下支腿,连接绳一端与吊圈连接、另一端与上支腿的顶部连接,上支腿的底部与下支腿的顶部连接,上支腿和下支腿之间形成120°-170°夹角;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连接装置上、且下支腿背向连接装置设置;所有的支腿沿连接装置的周边均匀布置。本申请上下、左右、顶部、底部等方位词,均指装置正常使用的相对位置。上述下支腿相对上支腿有120°-170°的倾斜角,下支腿背向连接装置设置,也即下支腿的倾斜方向是背向连接装置的,而非指向连接装置的,所有的下支腿均布在连接装置的周边,向外扩散,形成了伞状结构(正常使用状态时,展开伞的形状)。使用时,将吊圈钩在吊装机的吊钩上,这样支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上支腿近似于竖直向下,下支腿向外扩散形成类似伞的形状(伞展开的形状),当吊装机将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运送到金属线圈的正上方时,吊装机开始带动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做竖直向下的运动直至到达金属线圈(或其它待搬运的空心轴卷材),所有下支腿的最大外接圆的直径是大于金属线圈的空心轴的直径的,因此,此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握上支腿向外转动,从而使下支腿进入金属线圈的空心轴,直到下支腿的根部(底部)达到空心轴的底部,然后操作人员手握上支腿向内转动使下支腿的根部(底部)插入金属线圈的底部,此时,启动吊装机带动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在重力作用下上支腿又恢复近似于竖直向下的状态,金属线圈被托在下支腿上,吊装机带动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达到指定位置后,竖直向下运动,直到金属线圈到达相应的支架上或支撑面上,此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握上支腿向外转动使下支腿脱离金属线圈底部进入空心轴内,然后启动吊装机带动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做竖直向上的运动直到下支腿脱离空心轴。上述指向(或靠近)连接装置(或线圈的空心轴)的方向为内、背向(或远离)连接装置(或线圈的空心轴)的方向为外。上述吊装机使用现有常用的吊装设备,作为常识,厂房内常使用轨道式的吊装机,吊装机上必然会设有吊钩,本申请对吊装机的结构、及启动等均无任何改进,直接使用现有方式即可。为了方便金属线圈的装卸,下支腿的底部为尖状结构。这样只要轻轻转动上支腿即可实现金属线圈的装卸。为了提高搬运的稳定性,支腿还包括支脚,支脚为板状结构,支脚的下表面固定在支腿的底部,支脚所在的面不与上支脚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支脚的顶部向靠近上支腿的一侧倾斜、支脚的底部向远离上支腿的一侧倾斜,形成斜面结构。这样不仅进一步方便了金属线圈的装卸,且增大了搬运时,金属线圈的支撑面,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正常使用状态时,支脚朝上或朝外的一面为上表面、另一面为下表面,上表面也为工作面。为了进一步方便金属线圈的装卸,同时进一步提高搬运的稳定性,支脚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60°。为了进一步提高搬运的稳定性,支脚的上表面设有呈矩阵排列的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圆形,防滑凸起的直径为0.5-1cm,相邻两防滑凸起的间距为1.5-2.5cm。为了方便金属线圈的装卸,上述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还配设有相应的线圈支撑装置,线圈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条,底板为圆形,支撑条有3条,支撑条的长度小于底板的半径,3条支撑条均布在底板上表面,支撑条的一端与底板的外周边齐平、另一端指向底板的圆心,3条支撑条相对底板的高度均相等。这样进一步方便了下支腿插入金属线圈底部或从金属线圈的底部脱出。为了提高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上支腿和下支腿为一体结构,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圆弧过渡。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连接装置包括圆环和连接耳,连接耳的数量与支腿的数量相等、一一对应,连接耳均布在圆环的外周边,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连接耳上。为了保证转动的通畅性,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与圆环之间的间距为1-3cm,也即支腿与圆环之间是留有1-3cm的空隙的。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每个连接耳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连接片,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位于两片连接片之间,并通过同时穿过两片连接片、及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的转轴连接,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固定在两片连接片上。也即支腿可相对转轴转动。为了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本申请吊圈、支腿和连接装置均有金属制备,连接绳为链条结构,上支腿的顶部设有连接孔,连接绳的一端套在吊圈上、另一端套在连接孔内;支腿有三条;上支腿和下支之间夹角为120-150°。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本技术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只需要轻轻转动支腿即可实现金属线圈等空心轴卷材的装卸和支撑,进而实现了利用吊装设备对金属线圈等空心轴卷材的搬运,稳定性好、效率高、强度低、成本低,可行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中线圈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吊圈、2为连接绳、3为支腿(图中为3条)、4为上支腿、5为下支腿、6为圆环、7为连接耳、8为支脚、9为防滑凸起、10为底板、11为支撑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所示,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包括吊圈、支腿和连接装置;支腿有结构相同的两条以上,支腿包括连接绳、上支腿和下支腿,连接绳一端与吊圈连接、另一端与上支腿的顶部连接,上支腿的底部与下支腿的顶部连接,下支腿的底部为尖状结构,上支腿和下支腿之间形成150°夹角;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连接装置上、且下支腿背向连接装置设置;所有的支腿沿连接装置的周边均匀布置。使用时,将吊圈钩在吊装机的吊钩上,这样支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上支腿近似于竖直向下,下支腿向外扩散形成类似伞的形状(正常使用时伞展开的形状),当吊装机将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运送到金属线圈的正上方时,吊装机开始带动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做竖直向下的运动直至到达金属线圈,所有下支腿的最大外接圆的直径是大于金属线圈的空心轴的直径的,因此,此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握上支腿向外转动,从而使下支腿进入金属线圈的空心轴,直到下支腿的根部(底部)达到空心轴的底部,然后操作人员手握上支腿向内转动使下支腿的根部(底部)插入金属线圈的底部,此时,启动吊装机带动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做竖直向上的运动,在重力作用下上支腿又恢复近似于竖直向下的状态,金属线圈被托在下支腿上,吊装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圈、支腿和连接装置;支腿有结构相同的两条以上,支腿包括连接绳、上支腿和下支腿,连接绳一端与吊圈连接、另一端与上支腿的顶部连接,上支腿的底部与下支腿的顶部连接,上支腿和下支腿之间形成120°‑170°夹角;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连接装置上、且下支腿背向连接装置设置;所有的支腿沿连接装置的周边均匀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圈、支腿和连接装置;支腿有结构相同的两条以上,支腿包括连接绳、上支腿和下支腿,连接绳一端与吊圈连接、另一端与上支腿的顶部连接,上支腿的底部与下支腿的顶部连接,上支腿和下支腿之间形成120°-170°夹角;上支腿和下支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连接装置上、且下支腿背向连接装置设置;所有的支腿沿连接装置的周边均匀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支腿的底部为尖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腿还包括支脚,支脚为板状结构,支脚的下表面固定在支腿的底部,支脚所在的面不与上支脚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支脚的顶部向靠近上支腿的一侧倾斜、支脚的底部向远离上支腿的一侧倾斜,形成斜面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脚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60°。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脚的上表面设有呈矩阵排列的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圆形,防滑凸起的直径为0.5-1cm,相邻两防滑凸起的间距为1.5-2.5cm。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心轴卷材搬运的支撑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红星杨全海葛庆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开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