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69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夹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上手柄、上夹持部和上折弯部,下夹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下手柄、下夹持部和下折弯部;上折弯部的端部与下折弯部的端部铰接在一起;上夹持部上设有上取样孔,下夹持部上设有下取样孔,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同心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将小型锭状合金材料夹持在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之间,手握上手柄和下手柄便可进行钻孔取屑样,避免了人体与样品的直接接触,提高了取样的稳定性,防止了样品的飞出,提高了取样效率,避免了人体与样品的直接接触,避免了样品打滑和发热烫手,提高了钻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A sampling and clamping device for small ingot alloy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属于小型锭状合金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合金质量或使合金达到指定性能要求,常需要在合金制备过程中熔入合金添加剂,比如,铝锶是变质剂、铝钛硼细化剂等等。但由于合金添加剂的添加量通常都比较小,一般在千分之三左右,因此,为了准确控制添加量、便于添加、便于熔化,一般厂家都要求将合金添加剂制备为小型锭状结构。取样分析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了对小型锭状合金材料进行取样做化学分析,需要分析者手握小型锭状合金材料进行钻孔取屑样(钻样),但由于小型锭状合金材料体积小,容易抓握不牢,而钻床转速又比较快,实践中时常发生样品飞出的现象,安全性差,延长了取样时间;同时在钻样过程中,钻头跟样品形成摩擦,会造成样品发热,温度过高,发热烫手,也不利于取样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型锭状合金材料钻样时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好,提高了取样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夹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上手柄、上夹持部和上折弯部,下夹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下手柄、下夹持部和下折弯部;上折弯部的端部与下折弯部的端部铰接在一起;上夹持部上设有上取样孔,下夹持部上设有下取样孔,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同心设置。本申请上下、左右、顶部、底部、内外等方位词均指夹取装置正常使用的相对位置,上夹片和下夹片之间的部分为内侧,反之为外侧。为了方便起膜,锭状合金材料一般都是上大下小的台状,也即上表面的面积大于下表面的面积。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均小于锭状合金材料上表面的面积,防止锭状合金材料掉落。使用时,将小型锭状合金材料夹持在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之间,使得锭状合金材料的上表面对准下取样孔,下表面对准上取样孔,夹紧,然后手握上手柄和下手柄,从上取样孔侧取样,钻头穿过上取样孔沿小型锭状合金材料轴向进行钻孔取屑样(钻样)。提高了取样的稳定性,防止了样品的飞出,提高了取样效率,避免了人体与样品的直接接触,避免了样品打滑和发热烫手,提高了钻样的安全性。使用时,最好使锭状合金材料与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同心放置。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同时方便制备,上夹片的上手柄、上夹持部和上折弯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上折弯部由上夹持部端部向内侧折弯形成;下夹片的下手柄、下夹持部和下折弯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下折弯部由下夹持部端部向内侧折弯形成。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下夹持部内侧沿下取样孔周边设有下定位台阶。这样可将锭状合金材料上表面的边沿卡合在下定位台阶上,防止取样过程中锭状合金材料的晃动。下定位台阶为一阶定位台阶,下定位台阶的形状大小与锭状合金材料上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吻合。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上夹持部内侧沿上取样孔周边设有上定位台阶。这样可将锭状合金材料下表面的边沿卡合在上定位台阶上,防止取样过程中锭状合金材料的晃动。上定位台阶为一阶定位台阶,上定位台阶的形状大小与锭状合金材料上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吻合。当同时设有下定位台阶和上定位台阶时,可同时将锭状合金材料上表面的边沿卡合在下定位台阶上,将锭状合金材料下表面的边沿卡合在上定位台阶上,进一步提高了取样的稳定性。实践中,可针对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锭状合金材料指定系列相适应的夹取装置。现有的小型锭状合金材料多为圆台和梯形台,圆台的上下表面都为圆形,梯形台的上下表面为方形,为了使得取样面积最大化,针对圆台的小型锭状合金材料,将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均设置为圆孔,且上取样孔的孔径小于下取样孔的孔径,下取样孔的孔径小于圆台上表面的面积;针对梯形台的小型锭状合金材料,将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设置为方孔,且上取样孔小于下取样孔,下取样孔小于圆台上表面。当然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也可以是其它多边形以适应相应形状的小型锭状合金材料。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的大小,根据上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大小制作,确保夹持稳定性的基础上,可尽可能地大,以方便取样。为了满足一般需求,当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均为圆孔时,上取样孔的孔径为38~42mm,下取样孔的孔径为48~52mm。为了方便制作和使用,上折弯部的端部与下折弯部的端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上折弯部与上夹持部之间的夹角为90~110°,下折弯部与下夹持部之间的夹角为90~110°,上折弯部的端部与下折弯部的宽度相等,均为8~20mm。当然上折弯部的端部与下折弯部的宽度可根据样品的厚度来作适应性调整,以能将样品夹紧为准。为了兼顾安全性、稳定性和低成本,上手柄和下手柄的宽度均为25~35mm,上手柄和下手柄的长度均为125~135mm,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的宽度均为60~70mm,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的长度均为70~80mm;上手柄和上夹持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下手柄和下夹持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上手柄和下手柄的外围均设有弹性层。弹性层可以是橡胶层或硅胶层。为了保证装置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上夹片和下夹片所用材料均由厚度为2±0.2mm的不锈钢板制备而成。本技术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尤其适用最大表面边长或直径小于100mm的小型锭状合金材料,如果大于此尺寸,则手握取样也一般能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利用上述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取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清洗钻头,将小型锭状合金材料夹持在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之间,使得锭状合金材料的上表面对准下取样孔,下表面对准上取样孔,夹紧;2)手握上手柄和下手柄,从上取样孔侧取样,钻头穿过上取样孔沿小型锭状合金材料轴向先去除三分之一的厚度,然后继续沿轴向钻样、并收集,直至至小型锭状合金材料厚度的三分之二处;3)按照步骤2)的方法在小型锭状合金材料上取三个点以上的屑样;4)将所得屑样混匀后,用牛皮纸样品袋封存。上述步骤2)中在样品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厚度取样,可进一步提高后续化验的准确性。锭状合金材料上上表面到下表面的方向也即轴向或厚度方向。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本技术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将小型锭状合金材料夹持在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之间,手握上手柄和下手柄便可进行钻孔取屑样,避免了人体与样品的直接接触,提高了取样的稳定性,防止了样品的飞出,提高了取样效率,避免了人体与样品的直接接触,避免了样品打滑和发热烫手,提高了钻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的上夹片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的下夹片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示意图(圆台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夹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上手柄、上夹持部和上折弯部,下夹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下手柄、下夹持部和下折弯部;上折弯部的端部与下折弯部的端部铰接在一起;上夹持部上设有上取样孔,下夹持部上设有下取样孔,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同心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夹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上手柄、上夹持部和上折弯部,下夹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下手柄、下夹持部和下折弯部;上折弯部的端部与下折弯部的端部铰接在一起;上夹持部上设有上取样孔,下夹持部上设有下取样孔,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同心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夹片的上手柄、上夹持部和上折弯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上折弯部由上夹持部端部向内侧折弯形成;下夹片的下手柄、下夹持部和下折弯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下折弯部由下夹持部端部向内侧折弯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夹持部内侧沿下取样孔周边设有下定位台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夹持部内侧沿上取样孔周边设有上定位台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锭状合金材料的取样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取样孔和下取样孔均为圆孔或均为方孔,上取样孔的孔径小于下取样孔的孔径。


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红星杨全海葛庆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开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