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792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包括装置座、上料壳体、进料罩、转轴和紧固手轮,所述上料壳体底端的外侧设有装置座,装置座两端的外侧壁上皆设有紧固手轮,所述装置座外侧壁的一端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上料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螺旋上料桨,所述上料壳体的顶端设有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辊轴,所述辊轴表面的防护壳体内部设有从动轮,防护壳体远离从动轮的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有主动轮,所述防护壳体一侧的上料壳体顶端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上料装置的使用范围,提高了上料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而且避免了上料装置的空运行。

A Rapid Feeding Device for Edible Fungi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ast feeding device for edible fungi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seat, a feeding shell, a feeding cover, a rotating shaft and a tightening handwheel.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feed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device seat, and the outer wall of both ends of the devic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tightening handwheel. One end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device seat is fixed with a control panel, and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feeding shell is hinged. A screw feeding prope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feeding shell, and a roll shaft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inn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The inn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ll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n wheel, and the side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far from the driven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driving wheel, and the top end of the feeding shell on one side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improves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feeding device,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degree of the feeding device in use, but also avoids the empty operation of the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然而在食用菌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上料功能,这就会使用到上料装置,目前一般的上料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倾度、角度的调节功能,还有些上料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设置料位的警示功能,从而很容易造成装置的空运行,严重的缩短了上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包括装置座、上料壳体、进料罩、转轴和紧固手轮,所述上料壳体底端的外侧设有装置座,装置座两端的外侧壁上皆设有紧固手轮,且紧固手轮的一端贯穿装置座并由上料壳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装置座外侧壁的一端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上料壳体两端的外侧壁上皆固定有支撑盘,且支撑盘与上料壳体相连通,所述支撑盘远离上料壳体一侧的外壁上铰接有中通铰接球,且中通铰接球与支撑盘相连通,中通铰接球远离支撑盘一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有进料罩与出料罩,且进料罩与出料罩皆与中通铰接球相连通,所述上料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螺旋上料桨,所述上料壳体的顶端设有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辊轴,且辊轴靠近上料壳体的一端延伸至上料壳体的内部并由螺旋上料桨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辊轴表面的防护壳体内部设有从动轮,防护壳体远离从动轮的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有主动轮,且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防护壳体一侧的上料壳体顶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上料壳体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倾度伸缩杆,且倾度伸缩杆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座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与倾度伸缩杆最低点所在的平面共线。优选的,所述进料罩底部的两端皆固定有料位感应器,且料位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旋上料桨的中轴线与辊轴的中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远离上料壳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等间距的散热微孔。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一侧的装置座表面安装有报警器,且报警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通过在进料罩底部的两端固定料位感应器,并通过在控制面板一侧的装置座表面安装报警器,实现了上料装置的料位警示功能,从而避免了上料装置的空运行,通过在装置座两端的外侧壁上设紧固手轮,并通过在上料壳体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倾度伸缩杆,实现了上料装置倾度的调节功能,从而提高了上料装置的使用范围,同时通过在上料壳体两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支撑盘,支撑盘远离上料壳体一侧的外壁上铰接中通铰接球,并通过在中通铰接球远离支撑盘一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进料罩与出料罩,实现了进出料的调节功能,从而提高了上料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本技术不仅提高了上料装置的使用范围,提高了上料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而且避免了上料装置的空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座;2、上料壳体;3、进料罩;4、料位感应器;5、螺旋上料桨;6、电机;7、主动轮;8、转轴;9、防护壳体;10、从动轮;11、支撑盘;12、出料罩;13、中通铰接球;14、倾度伸缩杆;15、紧固手轮;16、辊轴;17、控制面板;18、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包括装置座1、上料壳体2、进料罩3、转轴8和紧固手轮15,上料壳体2底端的外侧设有装置座1,装置座1两端的外侧壁上皆设有紧固手轮15,且紧固手轮15的一端贯穿装置座1并由上料壳体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装置座1外侧壁的一端固定有控制面板17,控制面板17一侧的装置座1表面安装有报警器18,该报警器18的型号可为FU-JS001,且报警器18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7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报警工作,上料壳体2两端的外侧壁上皆固定有支撑盘11,且支撑盘11与上料壳体2相连通,支撑盘11远离上料壳体2一侧的外壁上铰接有中通铰接球13,且中通铰接球13与支撑盘11相连通,中通铰接球13远离支撑盘11一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有进料罩3与出料罩12,且进料罩3与出料罩12皆与中通铰接球13相连通,进料罩3底部的两端皆固定有料位感应器4,该料位感应器4的型号可为KG1006A,且料位感应器4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17内部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料位的检测工作,上料壳体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螺旋上料桨5,上料壳体2的顶端设有防护壳体9,防护壳体9远离上料壳体2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等间距的散热微孔,用于散热,防护壳体9内部的一侧设有辊轴16,且辊轴16靠近上料壳体2的一端延伸至上料壳体2的内部并由螺旋上料桨5的顶端固定连接,螺旋上料桨5的中轴线与辊轴16的中轴线重合,便于旋转工作,辊轴16表面的防护壳体9内部设有从动轮10,防护壳体9远离从动轮10的一侧设有转轴8,转轴8的表面固定有主动轮7,且主动轮7通过皮带与从动轮10相连接,防护壳体9一侧的上料壳体2顶端安装有电机6,该电机6的型号可为Y112M-2,且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6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上料壳体2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倾度伸缩杆14,且倾度伸缩杆14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7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装置座1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与倾度伸缩杆14最低点所在的平面共线,便于稳定支撑工作。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7,使其控制倾度伸缩杆14工作,使上料壳体2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在通过旋转紧固手轮15将其固定,在通过调节进料罩3,使其在中通铰接球13的作用下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并将食用菌导入进料罩3内部,之后通过控制面板17控制电机6的转动,带动转轴8的转动,在时转轴8带动主动轮7的转动,从而使辊轴16表面防护壳体9内部的从动轮10在皮带的作用下转动,致使上料壳体2内部中心位置处螺旋上料桨5在旋转的同时将食用菌输送至出料罩12位置处排出,完成上料装置的使用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包括装置座(1)、上料壳体(2)、进料罩(3)、转轴(8)和紧固手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壳体(2)底端的外侧设有装置座(1),装置座(1)两端的外侧壁上皆设有紧固手轮(15),且紧固手轮(15)的一端贯穿装置座(1)并由上料壳体(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装置座(1)外侧壁的一端固定有控制面板(17),所述上料壳体(2)两端的外侧壁上皆固定有支撑盘(11),且支撑盘(11)与上料壳体(2)相连通,所述支撑盘(11)远离上料壳体(2)一侧的外壁上铰接有中通铰接球(13),且中通铰接球(13)与支撑盘(11)相连通,中通铰接球(13)远离支撑盘(11)一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有进料罩(3)与出料罩(12),且进料罩(3)与出料罩(12)皆与中通铰接球(13)相连通,所述上料壳体(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螺旋上料桨(5),所述上料壳体(2)的顶端设有防护壳体(9),防护壳体(9)内部的一侧设有辊轴(16),且辊轴(16)靠近上料壳体(2)的一端延伸至上料壳体(2)的内部并由螺旋上料桨(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辊轴(16)表面的防护壳体(9)内部设有从动轮(10),防护壳体(9)远离从动轮(10)的一侧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表面固定有主动轮(7),且主动轮(7)通过皮带与从动轮(10)相连接,所述防护壳体(9)一侧的上料壳体(2)顶端安装有电机(6),且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6)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上料壳体(2)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倾度伸缩杆(14),且倾度伸缩杆(14)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7)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快速上料装置,包括装置座(1)、上料壳体(2)、进料罩(3)、转轴(8)和紧固手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壳体(2)底端的外侧设有装置座(1),装置座(1)两端的外侧壁上皆设有紧固手轮(15),且紧固手轮(15)的一端贯穿装置座(1)并由上料壳体(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装置座(1)外侧壁的一端固定有控制面板(17),所述上料壳体(2)两端的外侧壁上皆固定有支撑盘(11),且支撑盘(11)与上料壳体(2)相连通,所述支撑盘(11)远离上料壳体(2)一侧的外壁上铰接有中通铰接球(13),且中通铰接球(13)与支撑盘(11)相连通,中通铰接球(13)远离支撑盘(11)一侧的外壁上分别铰接有进料罩(3)与出料罩(12),且进料罩(3)与出料罩(12)皆与中通铰接球(13)相连通,所述上料壳体(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螺旋上料桨(5),所述上料壳体(2)的顶端设有防护壳体(9),防护壳体(9)内部的一侧设有辊轴(16),且辊轴(16)靠近上料壳体(2)的一端延伸至上料壳体(2)的内部并由螺旋上料桨(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辊轴(16)表面的防护壳体(9)内部设有从动轮(10),防护壳体(9)远离从动轮(10)的一侧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表面固定有主动轮(7),且主动轮(7)通过皮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林厉芳张俊保庄蓝麒宋敬新郑敬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