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75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包括鞍座外壳与鞍座底壳,所述鞍座底壳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活动螺丝,且鞍座底壳的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卡槽开关,所述鞍座底壳的外表面靠近卡槽开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底座,所述活动螺丝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铁支架,且铁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底座座卡和连接,所述鞍座底壳的外表面对应卡槽开关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孔,所述鞍座本体的内壁均设置有海绵,所述鞍座本体的内侧对应第一弹簧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能够使得鞍座底壳更加简捷的拆换,从而使得使用人员使用的更加简便,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Saddle Base Shell for Easy Replace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asy-to-replace saddle bottom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saddle shell and a saddle bottom shell. A movable screw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addle bottom shell, and a slot switch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addle bottom shell.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addle bottom shell is adjacent to the slot switch and both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ring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movable screw is fixed with iron. The other end of the iron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pring base clamp.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addle base shell corresponds to one side of the slot switc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add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pong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saddle body corresponds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spring base. The saddle bottom sh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is easy to replace, can make the saddle bottom shell more simple to dismantle, thus making the use of the user more convenient and bringing better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
本技术涉及骑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
技术介绍
自行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均属于骑行车辆。鞍座是骑行车辆上必不可少的承托部件。为了保证骑行舒适性,鞍座上一般具有避震结构,目前自行车的坐垫大概可分为两种,窄型细长的硬座垫,这种窄型的硬坐垫常见于运动型单车,是设计给高速巡航用的,宽大而软的舒适型座垫,这样的座垫较常见于入门车种或休闲取向的单车,是设计给慢速巡航用的。现有的鞍座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骑行过程中鞍座可能会出现变形等情况,从而使得使用人员带来不便,其次,在拆卸更换鞍座底壳时,使用人员很难去更换,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包括鞍座外壳与鞍座底壳,所述鞍座底壳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活动螺丝,且鞍座底壳的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卡槽开关,所述鞍座底壳的外表面靠近卡槽开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底座,所述活动螺丝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铁支架,且铁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底座座卡和连接,所述鞍座底壳的外表面对应卡槽开关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孔,所述鞍座外壳的内壁均设置有海绵,所述鞍座外壳的内侧对应第一弹簧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底座,所述鞍座外壳的内侧对应卡槽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口,所述卡槽开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卡槽开关的上端靠近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板,所述卡槽开关的下端靠近第一夹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板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环形滑槽口,所述卡槽开关的下端靠近第二夹板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顶端对应环形滑槽口的一侧设置有滑槽轮,所述卡槽开关的底端对应限位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卡槽口的中心处开设有对应限位杆的限位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鞍座外壳的内直径与鞍座底壳的外直径大小形状均相同,且鞍座外壳通过卡槽开关与鞍座底壳卡和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底座的数量为两组,且大小形状均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圆槽孔的内直径与卡槽口的外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弹簧底座的数量为两组,且第二弹簧底座的大小形状与第一弹簧底座均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海绵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套,且海绵通过防护套与鞍座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卡槽口的直径与限位杆的长度相同,且限位孔的内直径与限位杆的外直径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外直径与圆槽孔的内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环形滑槽口的内直径与滑槽轮的大小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内直径与连接杆的外直径大小相同,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组,弹簧的顶端与第一夹板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底端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本技术中:该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底座和第二弹簧底座,当安装弹簧时即可通过第一弹簧底座和第二弹簧底座将弹簧固定,则可以使得整体装置得到减震的作用,从而使得整体装置更加的稳定使用,通过设置的活动螺丝,从而使得铁支架稳定的固定在鞍座底壳上,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的坚固稳定,从而方便了整体装置能够进行固定在车上,通过设置的圆槽孔,从而使得卡槽开关能从圆槽孔中穿过,使限位杆与限位孔卡和,从而即可使得鞍座底壳与鞍座本来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了整体结构固定,方便使用人员对其使用,通过设置的弹簧,从而使得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能够顶住鞍座底壳和鞍座本体,从而防止了限位杆震动导致脱落的现象产生,从而大大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方便使用人员使用鞍座,通过设置的把手,从而使得使用人员能够极为方便的扭动卡槽开关,从而使得整体结构能够快速简便的对鞍座底壳进行拆换,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时也安全可靠,较为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的鞍座底壳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的外皮套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的卡槽开关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的卡槽口与卡槽开关工作示意图。图中:1、鞍座外壳;2、鞍座底壳;3、活动螺丝;4、卡槽开关;5、第一弹簧底座;6、铁支架;7、圆槽孔;8、海绵;9、第二弹簧底座;10、卡槽口;11、限位杆;12、第一夹板;13、第二夹板;14、连接杆;15、弹簧;16、环形滑槽口;17、底座板;18、滑槽轮;19、把手;20、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5,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包括鞍座外壳1与鞍座底壳2,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活动螺丝3,且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卡槽开关4,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靠近卡槽开关4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底座5,活动螺丝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铁支架6,且铁支架6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底座5座卡和连接,从而使得整体结构能够更加的坚固稳定,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对应卡槽开关4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孔7,鞍座外壳1的内壁均设置有海绵8,鞍座外壳1的内侧对应第一弹簧底座5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底座9,鞍座外壳1的内侧对应卡槽开关4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口10,卡槽开关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1,从而使得卡槽开关4能够进行卡和和拆卸,卡槽开关4的上端靠近限位杆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板12,卡槽开关4的下端靠近第一夹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13,限位杆11的底端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贯穿第一夹板12与第二夹板13,第二夹板13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板12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第二夹板1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环形滑槽口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包括鞍座外壳(1)与鞍座底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活动螺丝(3),且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卡槽开关(4),所述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靠近卡槽开关(4)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底座(5),所述活动螺丝(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铁支架(6),且铁支架(6)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底座(5)座卡和连接,所述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对应卡槽开关(4)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孔(7),所述鞍座外壳(1)的内壁均设置有海绵(8),所述鞍座外壳(1)的内侧对应第一弹簧底座(5)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底座(9),所述鞍座外壳(1)的内侧对应卡槽开关(4)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口(10),所述卡槽开关(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1),所述卡槽开关(4)的上端靠近限位杆(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板(12),所述卡槽开关(4)的下端靠近第一夹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13),所述限位杆(11)的底端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贯穿第一夹板(12)与第二夹板(13),所述第二夹板(13)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板(12)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1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环形滑槽口(16),所述卡槽开关(4)的下端靠近第二夹板(13)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板(17),所述底座板(17)的顶端对应环形滑槽口(16)的一侧设置有滑槽轮(18),所述卡槽开关(4)的底端对应限位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9),所述卡槽口(10)的中心处开设有对应限位杆(11)的限位孔(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的鞍座底壳,包括鞍座外壳(1)与鞍座底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活动螺丝(3),且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卡槽开关(4),所述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靠近卡槽开关(4)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底座(5),所述活动螺丝(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铁支架(6),且铁支架(6)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底座(5)座卡和连接,所述鞍座底壳(2)的外表面对应卡槽开关(4)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孔(7),所述鞍座外壳(1)的内壁均设置有海绵(8),所述鞍座外壳(1)的内侧对应第一弹簧底座(5)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底座(9),所述鞍座外壳(1)的内侧对应卡槽开关(4)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口(10),所述卡槽开关(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1),所述卡槽开关(4)的上端靠近限位杆(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板(12),所述卡槽开关(4)的下端靠近第一夹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板(13),所述限位杆(11)的底端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贯穿第一夹板(12)与第二夹板(13),所述第二夹板(13)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板(12)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1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环形滑槽口(16),所述卡槽开关(4)的下端靠近第二夹板(13)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板(17),所述底座板(17)的顶端对应环形滑槽口(16)的一侧设置有滑槽轮(18),所述卡槽开关(4)的底端对应限位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9),所述卡槽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嘉邦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