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液多级回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73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液多级回收工艺,属于粘胶纤维生产、造纸等技术领域。包括一级稀释、一级过滤、二级稀释、一级升温、二级过滤、二级升温、三级过滤、三级稀释和四级过滤步骤,并结合工艺特性而选用差别化设备,即在不同工艺阶段选用不同纳滤系统,更好适应碱液的回收;以及采用多级稀释及升温等处理,降低进液粘度,增大净液通量,减少膜层差压,从而保证碱液的可控、稳定、高效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液多级回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液回收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碱液多级回收工艺,属于粘胶纤维生产、造纸等

技术介绍
在粘胶纤维生产及造纸行业中,需要对原料浆粕进行浸渍处理,而处理方法一般为:通过采用碱液把浆粕中的半纤维、树脂、灰分等溶解,形成浆粥,然后通过压榨的方式去除浆粥中的半纤维、树脂、灰分等,并将压榨后的含有半纤维、树脂、灰分等碱液重复用于浸渍中。然而,碱液多次重复使用后,碱液中半纤维、树脂、灰分等含量会逐渐升高,当半纤维、树脂、灰分等到达一定的浓度(即“黑液”)后,碱液就不能再重复使用,而形成废碱液。如今,在环保及能源节约等多重要求下,大多企业对废碱液进行回收利用,将废碱液粗过滤后,再纳滤,以回收氢氧化钠。其中,纳滤阶段工艺如下:粗过滤液(含大量的半纤维素和氢氧化钠)通过浓缩管被输送至物料泵,随后再经过高压泵进入纳滤膜过滤,过滤后,得纳滤液(含少量的半纤维素,以及大量的氢氧化钠)循环使用,即重新利用到浆粕浸渍中调配浸渍碱液,循环回收及利用。在回收工艺的滤渣中,氢氧化钠浓度不断减少,半纤浓度不断上升,且在半纤维素浓度上升的过程中,废碱液粘度也不断上升,因此粗过滤液在纳滤膜中的渗透压不断下降,膜层表面的浓差极化也不断增大,导致过滤效率下降,当效率下降到一定极限时,整个碱回收系统会出现如下问题:一、废碱液粘度上升,纳滤膜的进出口压差大,造成膜芯的损坏严重(膜系统的进出膜压差超过3bar,则会造成膜芯损坏);二、废碱液中半纤维素含量高,造成膜层的浓差极化严重,使得膜层污染严重,从而降低膜的过滤效率。废碱液粘度上升,膜层渗透压下降,滤液通量也不断下降,使得过滤效率低,而不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由于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对废碱液的平均回收率水平低于60%,部分短纤厂甚至将废碱液的浓缩液直接用于黄化,以牺牲产品质量来减少废碱液的浓缩液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碱液多级回收工艺。本专利技术根据工艺特性而选用差别化设备,即在不同工艺阶段选用不同纳滤系统,更好适应碱液的回收;以及采用多级稀释及升温等处理,降低进液粘度,增大净液通量,减少膜层差压,从而保证碱液的可控、稳定、高效的回收。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碱液多级回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级稀释:将含浓度为170~180g/L氢氧化钠、浓度为50~55g/L半纤维素的粘胶废液稀释成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的一级稀释液。综合生产工艺与效率相匹配的原则,将粘胶废液稀释后,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若对应一级稀释液浓度过高,则使得一级过滤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工艺压差,进而碱液回收量小,效率低;根据粘胶生产工艺中浸渍工序对碱液浓度的要求,若对应一级稀释液浓度过低,则无法直接使用于浸渍调配中,而不能实现最大利用率,所以将氢氧化钠浓度限定为85~90g/L,半纤维素浓度限定为30~35g/L;此处,稀释以碱液浓度为标准;一级过滤:将一级稀释液以流速为35~40m3/h通入至纳滤系统Ⅰ中,设置纳滤系统Ⅰ内温度为47~49℃、压力为17~18MPa,控制膜压差≤2.5bar,得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半纤维素浓度为60~70g/L的一级浓缩液以及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的一级滤液,可将一级滤液直接回用于粘胶纤维生产的浸渍或黄化工序。一级稀释液以流速为35~40m3/h通入至纳滤系统Ⅰ中,流速越大更有利于冲刷膜层表面的污染物,但由于流速越大,膜压差也就越大,对膜损坏也越严重,为了适应设备,本流速的设置,可以满足对膜层表面的冲刷、清洗,也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一级过滤过程中,起始碱液浓度较高时,半纤维素溶解度也较高,而本温度的设置(与二、三及四级过滤比较,低一些),在满足工艺需求的同时,有效节约工业成本,比如:在生产上节约蒸汽,降低挥发,减少热能的损失和水分的流失;压力及控制膜压差的限定,保护设备中模芯,延长模芯的使用寿命,提高回收工艺效率;二级稀释:将一级浓缩液稀释成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的二级稀释液。将一级浓缩液稀释至原浓度的约二分之一,即稀释后半纤维素浓度与一级浓缩液中半纤维素浓度相近,保证膜压差不超过2.5bar;此处,稀释以半纤维素浓度为标准;一级升温:将二级稀释液升温至49~51℃。由于二级过滤所使用设备即纳滤系统Ⅰ中的的纳滤膜,在强碱性条件下可承受的最高温度为60℃,在过滤过程中温度越高,流体粘度越低,过滤效率越高,但温度过高会导致纳滤膜使用寿命下降,因此,限定温度为49~51℃;二级过滤:将升温后的二级稀释液以流速为35~40m3/h通入至另一个纳滤系统Ⅰ中,设置该纳滤系统Ⅰ内温度为49~51℃、压力为1.8~1.9MPa,控制膜压差≤2.5bar,得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半纤维素浓度为60~70g/L的二级浓缩液以及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的二级滤液,可将二级滤液直接回用于粘胶纤维生产的浸渍或黄化工序。同样,该流速的设置,流速越大有利于冲刷膜层表面的污染物,但由于流速越大,膜压差也就越大,对膜损坏也越严重,为了适应设备,本流速的设置,可以满足对膜层表面的冲刷、清洗,也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与一级过滤相比,二级过滤时的温度较高,是由于碱液浓度减小,半纤维素的溶解度也相对下降,将温度设置较高一些,避免半纤维素析出;压力及控制膜压差的限定,保护设备中模芯,延长模芯的使用寿命,提高回收工艺效率;二级升温:将二级浓缩液升温至55~60℃。由于后序中的三级过滤所使用设备即纳滤系统Ⅱ中的的纳滤膜,在强碱性条件下可承受的最高温度为60℃,同时,在二级过滤完成到三级过滤中,半纤维素浓度会提高一倍以上,料液粘度比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均大,温度越高,流体粘度越低,过滤效率越高,因此设置本温度为55~60℃;保证纳滤膜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提高过滤效率;三级过滤:将升温后的二级浓缩液以流速为60~70m3/h通入至纳滤系统Ⅱ中,设置纳滤系统Ⅱ内温度为55~60℃、压力为1.85~2.0MPa,控制膜压差≤3bar,得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半纤维素浓度为100~120g/L的三级浓缩液以及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的三级滤液,可将三级滤液直接回用于粘胶纤维生产的浸渍或黄化工序。由于升温后的二级滤液与一级稀释液和二级稀释液相比,流体粘度均较大,为了冲刷膜层表面的污染物,满足对膜层表面的冲刷、清洗,将流速设置为60~70m3/h,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艺效率;同时,由于升温后的二级滤液粘度较大,需要较大的压力使碱液透过膜层,因此限定压力为1.85~2.0MPa及膜压差≤3bar;而温度为55~60℃的设置,降低流体的粘度,提升过滤效率;三级稀释:将三级浓缩液稀释成氢氧化钠浓度为10~12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的三级稀释液。此处,对氢氧化钠及半纤维素的稀释,主要是为四级浓缩液的后序利用做预处理,比如:将氢氧化钠浓度为10~12g/L、半纤维素浓度为85~95g/L的四级浓缩液进行半纤维素回收利用,即以半纤维素制备木糖,在该制备木糖工艺中,首先得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液多级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级稀释:将粘胶废液稀释为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的一级稀释液;一级过滤:将一级稀释液通入至纳滤系统Ⅰ中,设置纳滤系统Ⅰ内温度为47~49℃、压力为17~18MPa,控制膜压差≤2.5bar,纳滤后,得一级浓缩液和一级滤液;一级浓缩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半纤维素浓度为60~70g/L,一级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二级稀释:将一级浓缩液稀释为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的二级稀释液;一级升温:将二级稀释液升温至49~51℃;二级过滤:将升温后的二级稀释液通入至另一个纳滤系统Ⅰ中,设置该纳滤系统Ⅰ内温度为49~51℃、压力为1.8~1.9MPa,控制膜压差≤2.5bar,纳滤后,得二级浓缩液和二级滤液;二级浓缩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半纤维素浓度为60~70g/L,二级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二级升温:将二级浓缩液升温至55~60℃;三级过滤:将升温后的二级浓缩液通入至纳滤系统Ⅱ中,设置纳滤系统Ⅱ内温度为55~60℃、压力为1.85~2.0MPa,控制膜压差≤3bar,纳滤后,得三级浓缩液和三级滤液;三级浓缩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半纤维素浓度为100~120g/L,三级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三级稀释:将三级浓缩液稀释为氢氧化钠浓度为10~12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的三级稀释液;四级过滤:将三级稀释液通入至另一个纳滤系统Ⅱ中,设置该纳滤系统Ⅱ内温度为50~55℃、压力为1.5~1.6MPa,控制膜压差≤3bar,纳滤后,得四级浓缩液和四级滤液;四级浓缩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10~12g/L、半纤维素浓度为85~95g/L,四级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10~12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液多级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级稀释:将粘胶废液稀释为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的一级稀释液;一级过滤:将一级稀释液通入至纳滤系统Ⅰ中,设置纳滤系统Ⅰ内温度为47~49℃、压力为17~18MPa,控制膜压差≤2.5bar,纳滤后,得一级浓缩液和一级滤液;一级浓缩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半纤维素浓度为60~70g/L,一级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85~90g/L;二级稀释:将一级浓缩液稀释为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的二级稀释液;一级升温:将二级稀释液升温至49~51℃;二级过滤:将升温后的二级稀释液通入至另一个纳滤系统Ⅰ中,设置该纳滤系统Ⅰ内温度为49~51℃、压力为1.8~1.9MPa,控制膜压差≤2.5bar,纳滤后,得二级浓缩液和二级滤液;二级浓缩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半纤维素浓度为60~70g/L,二级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二级升温:将二级浓缩液升温至55~60℃;三级过滤:将升温后的二级浓缩液通入至纳滤系统Ⅱ中,设置纳滤系统Ⅱ内温度为55~60℃、压力为1.85~2.0MPa,控制膜压差≤3bar,纳滤后,得三级浓缩液和三级滤液;三级浓缩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半纤维素浓度为100~120g/L,三级滤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40~45g/L;三级稀释:将三级浓缩液稀释为氢氧化钠浓度为10~12g/L、半纤维素浓度为30~35g/L的三级稀释液;四级过滤:将三级稀释液通入至另一个纳滤系统Ⅱ中,设置该纳滤系统Ⅱ内温度为50~55℃、压力为1.5~1.6MPa,控制膜压差≤3bar,纳滤后,得四级浓缩液和四级滤液;四级浓缩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为10~12g/L、半纤维素浓度为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东廖廷高刘潘官磊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