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45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抑制害虫(蚊类)、小动物(猫等)的接近,能抑制蚊类在形成于轮胎内的积水中的繁殖的充气轮胎。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1,在轮胎周向延伸且形成环状;一对侧壁部2,配置于所述胎面部1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3,配置于这些侧壁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其中,在轮胎最内表面设置对害虫具有驱除性或者忌避性的防虫层30,或者在轮胎外表面设置对害虫或者小动物具有忌避性或者驱除性的忌避层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抑制害虫(蚊类)、小动物(猫等)的接近,能防止蚊类在形成于轮胎内的积水中的孳生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作为与充气轮胎、车辆相关的虫害,已知例如蚊类在废弃轮胎等中进行繁殖而使轮胎成为蚊类的孳生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即,由于蚊类具有在水中、水边进行繁殖(产卵、孵化、羽化)的生态,因此,当充气轮胎放置于室外时,雨水等会积于轮胎内而形成积水,蚊类在该积水中进行繁殖,而使轮胎成为蚊类的孳生源。此外,由于蚊类的卵耐受干燥,因此即使在产卵后轮胎内的积水蒸发/干燥,而只要再次在轮胎内形成积水,就能从卵孵化为幼虫(孑孓),当以蚊类的卵附着于轮胎内的状态输送轮胎时,可能会在输送目的地孳生蚊类。已知在蚊类之中,特别是白纹伊蚊、埃及伊蚊、按蚊(Anopheles)等传播热带病(寨卡病毒感染症、登革热、疟疾、西尼罗河热、黄热病等传染病),近年来,报告出这些蚊类的栖息地域因温室效应等的影响而扩大,因此要求抑制使充气轮胎成为蚊类的孳生源。此外,如上所述,充气轮胎不仅可能成为蚊类的孳生源,而且可能会通过轮胎输送而扩大蚊类的栖息地域,鉴于近年的物流网的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且形成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配置于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其中,在轮胎最内表面具备防虫层,所述防虫层对害虫具有驱除性或者忌避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15 JP 2016-159114;2016.09.08 JP 2016-17527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且形成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配置于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其中,在轮胎最内表面具备防虫层,所述防虫层对害虫具有驱除性或者忌避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层为由涂布于轮胎内表面的、对害虫具有驱除性或者忌避性的药剂形成的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层为设置于轮胎内表面的橡胶层或者树脂层,在构成所述层的橡胶组合物或者树脂中混合或者配合对害虫具有驱除性或者忌避性的药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层为涂布于轮胎内表面的脱模剂,在构成所述脱模剂的化合物中混合或者配合对害虫具有驱除性或者忌避性的药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层为构成轮胎最内层的内衬层,在构成所述内衬层的橡胶组合物或者树脂中混合或者配合对害虫具有驱除性或者忌避性的药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层为至少一部分露出轮胎内周面的胎圈包布,在构成所述胎圈包布的橡胶组合物中混合或者配合对害虫具有驱除性或者忌避性的药剂。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层的至少一部分被水溶性保护膜覆盖。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被封入水溶性微囊中。9.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被封入压敏性微囊中。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具有水溶性,所述防虫层局部地设置于轮胎内表面的带束端部区域。11.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具有挥发特性,所述防虫层局部地设置于轮胎内表面的胎圈区域。12.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且形成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配置于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其中,在与构成轮胎最内表面的橡胶层或者树脂层邻接的位置具备防虫层,所述防虫层对害虫具有驱除性或者忌避性。1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野笃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