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522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多孔炭材料制备领域,提出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首先将原料沥青和烟煤分别进行研磨、筛分,其次,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将沥青和烟煤使用球磨机混合均匀,并振实成形,得到预制坯,将预制坯置于坩埚炉内,在半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热解过程,随后得到多孔炭生料坯;而后将多孔炭生料坯置于烧结炉内,在真空下进行炭化过程,制得高强度多孔炭材料。该方法成本低,工艺简便,可提高制品的抗压强度,并获得形状可控,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多孔炭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孔炭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多孔炭材料在炭化、石墨化的过程中,需经2000℃以上的温度进行反应及相的转变过程,因此多孔炭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1964年由WalterFord通过热解热固性酚醛泡沫获得的泡沫炭。孔壁呈非石墨化状态,具有良好的绝缘、隔热的功能,热导率很低,小于1W/(m·K)。在惰性气氛或氧气稀薄的状态下,可以承受3000℃高温,根据多孔炭材料的这一性能,高强度多孔炭材料在耐高温、缓冲防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美国率先将多孔炭材料使用在航空航天以及军事车辆、坦克、飞机防火抑爆的填充材料等方面。近几年国内也开始了高强度多孔炭的研究,王恩民等人利用碱式碳酸镁的催化功能及易分解特性,实现间苯二酚、甲醛的快速凝胶,炭化得到孔隙发达的整体式多孔炭(MCM-Mg),其轴向抗压强度达9.4MPa;湖南大学的商玲玲选择生石油焦粉为原料,以KHCO3作为主要活化剂,并结合水蒸气活化,制备得到的块状多孔炭材料其抗压强度为4.7MPa。对于高强度多孔炭材料研发这一方面,国内目前进行的研究还较少,虽然还有不少采用到中间相沥青制备高强度多孔炭的方法,但不论是从原料中提取中间相沥青的工艺、或是直接购得中间相沥青,还是后续实验高压(6MPa左右)高温的苛刻的条件,其成本都很高,不适合工业化的生产,因此严重限制了高强度多孔炭的广泛使用。专利技术专利CN107473199A公布了一种高强度大尺寸块状炭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是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去离子水为溶剂,经溶胶-凝胶反应后,再经常压干燥和高温炭化处理获得所述高强度大尺寸块状炭气凝胶。专利技术专利CN101671192A公布了一种一种炭泡沫预制体增强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将酚醛树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固化剂,放入烘箱中加热发泡固化,得到炭纤维增强的酚醛泡沫。将得到的炭纤维增强的酚醛泡沫放在真空炭化炉中,在1~2Pa的低真空下得到炭纤维增强的炭泡沫预制体。对炭泡沫化学气相渗积致密化可以得到粗糙层、光滑层和各向同性层的热解炭结构,最后进行石墨化处理。上述方法中由于原料成本,及实验条件的等要求,使得制备的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成本更低,流程简单,操作安全的一种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炭块、板的制备方法,可提高制品的抗压强度,并获得形状可控,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多孔炭材料。首先将原料沥青和烟煤分别进行研磨、筛分,其次,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将沥青和烟煤使用球磨机混合均匀,并振实成形,得到预制坯,将预制坯置于坩埚炉内,在半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热解过程,随后得到多孔炭生料坯;而后将多孔炭生料坯置于烧结炉内,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炭化过程,制得高强度多孔炭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为烟煤和沥青,分别进行研磨以及筛分,原料粒径为109μm以下,按照沥青与烟煤质量配比1:2混合,采用球磨机混合1h以上,得到均匀的原料混合物;(2)将步骤(1)的混合物放入坩埚或模具中采用振实成形,振动直到粉末填装高度不再减小为止,制得预制坯;(3)将(2)中制得的预制坯采用半封闭体系,进行预氧化热解,热解温度取500~525℃,升温速率为5~15℃/min,热解保温时间取25~40min,制得多孔炭生料;(4)将(3)中制得的多孔炭生料置于炭化烧结炉内,将烧结炉抽真空,并保持真空泵一直运行,进行炭化升温操作,在室温至500℃的温度段,采用以额定功率的方式升温,升温时间共30min;待炉内温度升至500℃后,以5~15℃/min的升温速率,从500℃升至炭化温度800~1000℃,并保温0.5~2h,制得多孔炭材料。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半封闭体系为预制坯置于带有压盖的容器内进行热解,既不是完全抽真空或者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也不是完全敞开与空气接触,确保预制坯在热解前有预氧化过程。上述步骤(4)优选,待炉内温度升至500℃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500℃升至炭化温度1000℃,并保温2h,制得多孔炭材料。上述步骤(3)制得的多孔炭生料的抗压强度达10~14MPa,孔隙率为45%~47%,BET比表面积为4.5~20m2/g,BET平均孔径为4.787nm。上述步骤(4)制得的多孔炭材料,抗压强度达14.3~15.57MPa,比表面积为40~52m2/g,中孔和微孔占BET可测总孔径的比值达95%,平均孔径为3.33nm,总孔容为0.02499cm3/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原料采用是沥青与烟煤,原料易得,经济成本低于同类高强度多孔炭原料:中间相沥青、酚醛树脂等。(2)原料沥青与烟煤采用振实成形的工艺制得预制坯,操作方便;(3)在原料热解过程中,采用半封闭体系,半封闭体系使原料与氧气发生的预氧化作用,材料的强度得到提升。(4)炭化过程采用真空条件,无需加额外正压,易于操作,安全性较高,炭化后多孔炭强度、孔隙率、比表面积大幅度提高。(5)多孔炭为无序的通孔结构,孔径为多级孔径,是由沥青与烟煤黏结以及沥青挥发形成的孔隙,主要以大孔为主,孔径为50~100μm,其间也含有纳米孔隙,BET平均孔径3.33nm。(6)主要应用于铝液的深度净化,过滤掉氧化物及硼化物等。以及在其他高压强流体的过滤领域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继续描述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例1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原料为烟煤和沥青,分别进行研磨以及筛分(140目),原料粒径为109μm,按照沥青与烟煤质量配比1:2混合,采用球磨机混合1h以上,得到均匀的原料混合物;(2)将步骤(1)的混合物放入坩埚或模具中采用的是振实成形,将定量的粉末装在振动的容器中,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振动,直到粉末体积、高度不再减小为止,制得预制坯;(3)将(2)中制得的预制坯进行热解,采用半封闭体系,热解温度取500℃,升温速率为5℃/min,热解保温时间取30min,制得多孔炭生料,其抗压强度可达10~14MPa,孔隙率为45%~47%,BET比表面积为4.5~20m2/g,BET平均孔径为4.787nm;(4)将(3)中制得的多孔炭生料置于炭化烧结炉内,将烧结炉抽真空并保持真空泵一直运行,进行炭化升温操作,在室温至500℃的温度段,采用以额定功率的方式升温(升温时间共30min);待炉内温度升至500℃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500℃升至炭化温度1000℃,并在1000℃保温2h;BET结果表明,通过真空炭化法制得的多孔炭试样BET平均孔径3.33nm,BET比表面积40~52m2/g,测量抗压强度为14.3~15.57MPa之间。实施例2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原料为烟煤和沥青,分别进行研磨以及筛分(140目),原料粒径为109μm,按照沥青与烟煤质量配比1:2混合,采用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为烟煤和沥青,分别进行研磨以及筛分,原料粒径为109μm以下,按照沥青与烟煤质量配比1:2混合,采用球磨机混合1h以上,得到均匀的原料混合物;(2)将步骤(1)的混合物放入坩埚或模具中采用振实成形,振动直到粉末填装高度不再减小为止,制得预制坯;(3)将(2)中制得的预制坯采用半封闭体系,进行预氧化热解,热解温度取500~525℃,升温速率为5~15℃/min,热解保温时间取25~40min,制得多孔炭生料;(4)将(3)中制得的多孔炭生料置于炭化烧结炉内,将烧结炉抽真空,并保持真空泵一直运行,进行炭化升温操作,在室温至500℃的温度段,采用以额定功率的方式升温;待炉内温度升至500℃后,以5~15℃/min的升温速率,从500℃升至炭化温度800~1000℃,并保温0.5~2h,制得多孔炭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解-真空炭化制备高强度块状多孔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为烟煤和沥青,分别进行研磨以及筛分,原料粒径为109μm以下,按照沥青与烟煤质量配比1:2混合,采用球磨机混合1h以上,得到均匀的原料混合物;(2)将步骤(1)的混合物放入坩埚或模具中采用振实成形,振动直到粉末填装高度不再减小为止,制得预制坯;(3)将(2)中制得的预制坯采用半封闭体系,进行预氧化热解,热解温度取500~525℃,升温速率为5~15℃/min,热解保温时间取25~40min,制得多孔炭生料;(4)将(3)中制得的多孔炭生料置于炭化烧结炉内,将烧结炉抽真空,并保持真空泵一直运行,进行炭化升温操作,在室温至500℃的温度段,采用以额定功率的方式升温;待炉内温度升至500℃后,以5~15℃/min的升温速率,从500℃升至炭化温度800~1000℃,并保温0.5~2h,制得多孔炭材料。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洪杰吴林丽崔鑫穆永亮徐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