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柔性液冷散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922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05
一种耐压柔性液冷散热片,包括散热片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主体上作为进水口/出水口的铝管,所述散热片主体由两外侧铝片、位于两外侧铝片之间的中间橡胶片相对连接构成,两外侧铝片的半圆结构相对连接形成通道,两外侧铝片的平片结构、中间橡胶片的流道缝隙相对连接形成液体流道;所述铝管固定在该通道内,且该铝管上设有缺口,该液体流道的首端/尾端均汇集至通道处,且该液体流道的首端/尾端均与铝管的缺口相对应,所述铝管中段设有用于隔断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堵塞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直接放置在电池组内部,为电池组降温和升温,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韧性好,耐压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压柔性液冷散热片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热管理
,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片。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热管理技术,锂电池包括硬方形锂电池、软包锂电池、圆柱形锂电池;液冷散热片也指液冷散热,介质包含水、冷冻液、流动性好的油脂在内的液体物质,是与风冷相对应的,属于主动型高效散热技术;散热指降温和升温,可以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使之可以工作在适宜的温度。目前锂电池热管理分为:自然冷却、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自然冷却无任何散热部件,依靠自身散热;风冷散热依靠散热片和风扇,带走电池内部热量,此方式受环境温度影响,实际冷却和加热效果有限,但是价格便宜,实施简单;主动水冷散热方式,通过管道输送液体到电池内部,液体可以是加热或冷却,通过液体强制流动,将热量带入或带出电池,电池内部升温或降温,使电池工作在最佳状态,延长电池寿命,提高电池效能,这是目前仅次于直冷的最高效的热管理方式。由于主动液冷散热技术复杂,目前技术还有很多缺陷,主流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有毛细管路的铝片放置在电池之间,毛细管路出口有一个椭圆形空缺,铝片和框架的空缺叠放在一起构成主流道,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将液冷片放置在电池之间,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压柔性液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主体上作为进水口/出水口的铝管,所述散热片主体由两外侧铝片、位于两外侧铝片之间的中间橡胶片相对连接构成,两外侧铝片的半圆结构相对连接形成通道,两外侧铝片的平片结构、中间橡胶片的流道缝隙相对连接形成液体流道;所述铝管固定在该通道内,且该铝管上设有缺口,该液体流道的首端/尾端均汇集至通道处,且该液体流道的首端/尾端均与铝管的缺口相对应,所述铝管中段设有用于隔断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堵塞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柔性液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主体上作为进水口/出水口的铝管,所述散热片主体由两外侧铝片、位于两外侧铝片之间的中间橡胶片相对连接构成,两外侧铝片的半圆结构相对连接形成通道,两外侧铝片的平片结构、中间橡胶片的流道缝隙相对连接形成液体流道;所述铝管固定在该通道内,且该铝管上设有缺口,该液体流道的首端/尾端均汇集至通道处,且该液体流道的首端/尾端均与铝管的缺口相对应,所述铝管中段设有用于隔断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堵塞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柔性液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外侧铝片的平片结构、中间橡胶片可围绕圆柱形电芯或其他异形电芯进行反复折弯卷绕,包裹圆形电芯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柔性液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形成液体流道的散热片主体部分为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忠夏诗忠石润波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