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层叠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极层叠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2074919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层叠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极层叠组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叠片步骤:将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带有热熔胶的隔离膜按照指定的方式层叠设置;预热步骤:对叠片后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离膜加热至热熔胶熔化;热压步骤:对预热后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离膜加压,形成电极层叠组件。由此,电极层叠组件中的每层之间均通过热熔胶进行了粘接固定,这样可以提高电极层叠组件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进而可以提高电极层叠组件的安全性能。还有,采用此种方式固定极片和隔离膜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使隔离膜和极片之间的缝隙减小,可以增加离子传导的效率,可以提升电化学装置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层叠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极层叠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极层叠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电化学装置的电极层叠组件。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寿命长,安全,环保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随着电脑、手机、电动汽车等需求的不断发展,要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制备方法主要有卷绕和堆叠两种。在圆柱形和方形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卷绕方式,而堆叠方式主要在软包电池生产中使用及在部分方形电池上使用。在空间利用率上,堆叠式电芯比卷绕式电芯具有更高的利用率,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卷绕是将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对齐后,共同卷绕在一起。其极片数量少,效率高,卷绕速度可达到几十ppm(Pagesperminute-生产数量)。但卷绕式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受力不均,电芯易发生变形,导致电池性能恶化,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另外,卷绕式电芯的电极片长度较长,极耳引出的数量少,因此卷绕式电芯的内阻较高。堆叠是将多片正极片、隔离膜、负极片交替堆叠在一起,目前叠片工艺大多采用“Z”叠片工艺,叠片后电池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层叠组件(1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叠片步骤:将第一极片(1)、第二极片(2)和带有热熔胶的隔离膜(3)按照指定的方式层叠设置;预热步骤:对叠片后的所述第一极片(1)、所述第二极片(2)和所述隔离膜(3)加热至所述热熔胶熔化;热压步骤:对预热后的所述第一极片(1)、所述第二极片(2)和所述隔离膜(3)加压,形成电极层叠组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层叠组件(1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叠片步骤:将第一极片(1)、第二极片(2)和带有热熔胶的隔离膜(3)按照指定的方式层叠设置;预热步骤:对叠片后的所述第一极片(1)、所述第二极片(2)和所述隔离膜(3)加热至所述热熔胶熔化;热压步骤:对预热后的所述第一极片(1)、所述第二极片(2)和所述隔离膜(3)加压,形成电极层叠组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层叠组件(1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步骤包括:所述隔离膜(3)按照Z字形反复运动,所述第一极片(1)和所述第二极片(2)交替层叠在所述隔离膜(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层叠组件(1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步骤包括:将所述隔离膜(3)通过挂轴(30)挂在层叠所述隔离膜(3)的叠片台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层叠组件(1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步骤包括:在所述隔离膜(3)按照Z字形反复运动的同时,机械手按照指定的顺序从两个料盒(50)取出所述第一极片(1)和所述第二极片(2),并放置在层叠的所述隔离膜(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安金省周李文成杨树涛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